- 重陽節登高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重陽登高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登高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登高作文1
高山直插云霄,為的是能夠看到更遠的地方。站的更高,才可以看得更遠。
站在山下的人,總想要攀上上山頂,想要看到更遠。可登山的路途,不會陽光明媚,舒適平坦。只有成功的走過那充滿陰暗的登山路,才會登上山峰,才可以登高望遠。
然而那漫長的旅途中,又不是每個人都有毅力走下去的。很早的時候,鳥兒是不會飛翔的。可有一只鳥兒,它向往著藍天,想要有一天能飛向天空,俯視下面的世界。它和別的鳥兒說自己的夢想,別的鳥兒笑它不切實際,都離它遠去。它只有自己,執著的相信這個夢想,默默的努力著。
它一次又一次的爬上高處,再跳下時身體用力的向上,可是沒有用,它還不懂去張開翅膀,所以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受傷。但它依然沒有放棄,日夜思考著,怎么才能飛向藍天。
所有的鳥兒都笑它癡傻,朋友也離它遠去。它還沒有放棄,是一種想要望到遠方的信念,它一直執著著。
終于有一次,它在從高處跳下時,用力的張開了翅膀,借助翅膀的力量,是身體在空中上升了一個高度。雖然還無法觸及自己的夢想,但這一發現,讓它更加的自信了,因為它發現自己的翅膀,有著那么大的力量。
它又開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于有一次,它找到了成功駕馭那雙翅膀的方法,成功的飛向藍天,看到了它曾經夢想著看到的遠方。
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曾經被嘲笑的夢想,會成為現實。它只是一只平凡的`鳥,不過有著不平凡的毅力,讓它超越了其他人,可以登高望遠。
其實每個人都有著一雙翅膀,只是要尋到駕馭它的辦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真正做到登高望遠的,能夠一覽眾山小的只是那些堅持不懈的人。
登高望遠的夢想,每個人都有,只是攀登的路途,要不畏艱辛,一直走下去,最后才能望到遠方。
重陽登高作文2
重陽節這天,秋風送爽、天高云淡,父母帶我去縣城南爬山,感受暮秋的景色。
我們來到媽媽熟悉的一個村——小張家口村,她告訴我們這個村是明清時代的重要關卡,山里保存著山、石、土、磚四種長城,今天我們的目的地就是土邊長城。隨著村里的向導爺爺一路往前走,到了山腳下,才發現原來的路早已經過封山育林長滿了荊棘,可是不死心的我們,硬是踩著枯枝敗葉一步步往山頂爬,時不時被腳下的棗針、枯草扎進褲腿、扎進腳底,既痛又癢,很不舒服,走到半山腰我真想放棄,這時我想起了《爬天都峰》里的'老爺爺和小男孩,相互鼓舞爬上峰頂的情景,便回頭大聲喊落在后面的媽媽,鼓勵她繼續往前爬。就這樣,我們艱難地爬了兩個多小時,終于登上了土邊長城。回頭望去,已經有條明顯的小路,難怪魯迅先生說:“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了路。”我們不正是為這山造路之人嗎?再看看這些殘留的長城,經過幾百年的風雨沖刷,依然堅強地屹立山頂,真叫人佩服啊!站在城頂四處望去,遠處高樓林立,那是媽媽單位的一所大學,看樣子面積好大好大;近處層林盡染,這一片金黃、那一片火紅,還有翠綠、橘黃等等各種絢麗的色彩,那一樹樹的葉子更是五彩繽紛、形態各異,有圓形的、五角形的、鋸齒形的、針形的、心形的……令人目不暇接。我和爸爸每遇到一種不同形狀、顏色的葉子,就采下來,放進袋子里,回來時采了滿滿一袋子。小酸棗的葉子已經全部落下,青青的枝干上掛滿紅彤彤的小圓棗,貼近地皮出,還偶爾有一些紅色、紫色、藍色的小花競相開放……忽然一陣風吹來,耳邊響起嘩啦啦的響聲,各種顏色、形狀的葉子撲面而來,隨后飄向大地母親,讓人感覺到了落葉歸根的溫暖。
啊!秋天,你是美麗的象征,你是絢麗的色彩,你是成熟的季節,我愛你,秋天!
重陽登高作文3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一個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名字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的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我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镲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的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是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陽登高作文4
今天是國慶第二天,又是九九重陽節,我和媽媽決定去爬相對不怎么擁堵的蓮尖坪。
清晨,我們做足了防曬功課:太陽鏡,草帽,雨傘,口罩,一切準備就緒,我們整裝待發!
我們沿著山村的羊腸小道一路向前,路兩旁亮油油的青桔掛在枝頭,彌漫著青澀的桔香,路旁有點雜草叢生,想來應該人跡罕至的.緣故吧!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山腳下,抬頭仰望遠處的山巒仿佛近在眼前,巍然屹立,因為隊伍里只有我一個小孩,我就成了“領跑者”。我一路像導游一樣地在前面帶隊,腳步快步如飛,簡直停也停不下來,就好像施了魔法,上臺階的時候更是三步并兩腳,大人們都佩服得五體投地。
到了半山腰,山越來越陡,也越來越險,空氣也變得異常濕潤新鮮,我就做了一下深呼吸,不經意間,傳說中的“石大人”突兀地出現在眼前,靜靜地,仿佛在訴說著幾千年的風雨滄桑,又仿佛在訴說著幾千年的風雨滄桑,又仿佛跟遠在溫嶺的“石大人”遙遙相望,我們的目的地是山頂上的尼姑庵。經過半小時的攀登,兩座锃亮的“天梯”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只要爬過這“搖搖欲墜”的天梯,這次登山就成功了!
終于有驚無險地爬上了頂峰,站在山頂,感覺自己很渺小,俯瞰我們的家鄉黃巖城更渺小,房屋像火柴盒,一輛輛汽車像螞蟻爬行,河流像仙人遺落在人間的一條絲帶……我不由自主地吟起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我們在山頂稍坐片刻,就下山了。為什么人們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和媽媽對這種說法不敢茍同,因為我們既快速又輕松地下了山。
重陽登高作文5
深秋的一天,爸爸帶我去爬山。這對于我這個長時間活動在家庭———學校、學校———家庭直徑范圍的孩子,簡直是“大解放”,我不禁歡呼起來:“太棒了!
”這是一個秋高氣爽的清晨,太陽從東邊的山頭露出它紅艷艷的笑臉,好像告訴我:“孩子!
今天適宜出游,祝你開心。”我們沿著綠樹成陰的濱河大道緩緩進發,路旁園圃一個連著一個,金黃的菊花、紅艷艷的一串紅,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它們都迎著朝陽,展開笑臉,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不覺間我們來到了白塔山麓。
白塔山,是我熟悉的地方,一年多未曾來過,似乎陌生起來:門前柏油大道點綴著一座座街心花園,寧靜、優雅,代替了以往攤販成群、沿街叫賣的雜亂。臨街的一幢古建筑,雕梁畫棟、修葺一新,拾級而上,倍感登山的步伐輕快、愜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我們在飽覽沿途奇花異草和各種雕塑造型的興奮中,不知不覺就到了聞名遐邇的古白塔園址,站在白塔山頂放眼望去,真是豁然開朗,美麗的蘭州城盡收眼底:幾條寬闊筆直的主干道,汽車川流不息;一幢幢流光溢彩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取代了過去一片片黑壓壓的低矮建筑;,藍天白云的各種廣告牌,使人酷感市面的繁榮;奔騰的黃河增添了大量游艇和一些彩旗招展的輪船,河面上古老的母親河更加生氣勃勃;對面的皋蘭山頂峰,又出現了大片新綠,綠樹叢中,電視發射塔也似乎增高了許多。這一切的一切,使我心情異常激動。這時,我想起爸爸過去對蘭州的印象不怎么樣,便有意將他一軍:“爸爸,你看蘭州怎么樣?”“變了,大變了!
”對,蘭州還會變得更美麗!
重陽登高作文6
重陽節登高的這一習俗由來已久,當這一天到來的時候,我與爸爸也來了一場登高。
我們一清早就朝著我們這兒有名的一座山峰走了去,在這個登高的日子里,山腳下有不少的人,想來也是來登高的。
人們前前后后的往山頂上爬去,一路上的人影都不少,大都都是說說笑笑的,他們三三兩兩的走在一起,在這個秋日的涼爽季節里,今天是一個不錯的日子,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日。我與爸爸并肩走著,也并不著急著登上山頂,反倒是這個登高的過程讓我們感到一種愉悅。
我們悠閑的朝著山頂上走去,中途還瞧見了開在道路旁側的菊花,菊花開的很是茂盛,一簇簇,一叢叢,金黃的顏色將道路兩旁都帶上了熱鬧。
“聽人說,山頂上還有一個菊花展,待會倒是可以去仔細觀賞。”爸爸突然說話,我突然也有點期待著山頂上的菊花展,不過現在還是老老實實的往上爬的好。
往上爬的過程中,不是有陣陣秋風吹了過來,秋風從道路一旁的林子里吹出來,還帶上林子里秋天的味道,風中夾雜著一種枯葉的`腐味,淡淡的,一點都不濃,有時候風里還帶上了一種不知名的清淡花香,這種融合之下,反倒合出了一種別樣的秋味來。
一段時間過去了,我和爸爸的呼吸聲都有些微的急促起來,爸爸走到一旁的石塊上,朝著我說道:“先歇歇。”我欣然同意了,我與爸爸背靠著背,在這個重陽節里,突然想起里古人登高,那時候的人們也只有那些有著閑情雅致的人才會在這個節日里,去登高,去賞菊吧。心里稍作了一下感慨,我和爸爸起身,接著朝著山頂爬了去。
登高,等我們登到山頂才能望盡山景。
重陽登高作文7
初秋已至,重陽節緊跟國慶節的腳步來到了廣州。想必,許多同學都會登上白云山,度過一個美好的重陽夜晚。今天,小記者王珮伃來向大家說說重陽登高的來歷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打聽到在東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溫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廣州雖然是出于北溫帶和熱帶的過渡區,但是夜晚也畢竟涼颼颼的,所以請大家去登山時記得一定要注意保暖,帶足衣服,不然非常容易感冒。
重陽登高作文8
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我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座山——香山,我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同時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
我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
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镲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如今雖已難得一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陽登高作文9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自古以來,重陽佳節就有登高的習俗。今年的重陽節,我與幾位同學相約去登海口的.最高點——火山口。
我早早來到火山口,只見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郁郁青青,生機勃勃,雖說是秋,但絲毫無秋之寂寥感,反之,一派春和景明之象。人數到齊,買好票,出發登山。
我們一路打打鬧鬧,說說笑笑。兩條道路間立著一塊石碑,石碑正后方,是一只昂首挺胸、形象逼真的大金雞,金雞張著嘴巴,仿佛要叫出聲來。金雞旁,是許多紅艷艷怒放的三角梅盆景。
我們挑了一條極陡的羊腸小道來走。我們體力充沛,沒多久就上來了。可家長們在后面,按著膝蓋,“呼哧,呼哧”地慢慢爬。“快點兒!快點兒!”我們手做喇叭狀,放在嘴邊大喊道。“你們先走!”我們又飛快地出發。過了一會兒,我們看到火山口,下去一探究竟。
坡度很陡,70度左右,我們試圖扶著欄桿下去,但欄桿上全是螞蟻,只好作罷。我們把身體斜成45度,一步步,小心翼翼地慢慢下去。下到洞口,才知這是風爐嶺當年噴發時,留下的塌陷洞口。洞口黑黝黝,仿佛是個無底洞。洞口旁長滿了蕨類植物。參觀完洞口,我們繼續向上爬行。
終于爬上山頂,放眼望去,四周小山上,皆是林海,極目遠眺,依稀可見一群飛鳥。微風拂動,林濤陣陣。我興奮地吟誦《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登高望遠的感覺真好!
重陽登高作文10
重陽節的一天,秋高氣爽,天清云淡。爸爸約了朋友一起去爬玉泉山,也帶上了我。
我們很快就來到了山腳下,映入眼簾的正面墻壁中央書寫著“玉泉山公園”五個漂亮的大字。我們把車停在山腳下,沒找到爸爸約的人,于是我們便自己先上山了。剛開始,我沿著石階飛快的向上跑著,可以說是三步并做兩步,心里想:玉泉山不是很陡,容易的很,看我跑得多快。爸爸遠遠地被我甩在后面,我仿佛看見了山里的大樹在向我招手;石階旁的小草在向我彎腰;聽見樹上的小鳥對我唱著歌……他們都好像在贊美我的飛快的速度。可是沒跑多久,我的腳步就逐漸慢了下來,邁不開步伐了。
爸爸不緊不慢地趕了上來,看見我這個樣子,有點幸災樂禍地對我說:“怎么樣,你不是挺會跑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懂得全盤統籌考慮安排的結果就是這個下場。”
我豈能服輸:“還不到最后時刻怎么見分曉,雖然現在有點累,但我最終還是會到山頂的',不信你等著瞧。”
“有這種拼博精神難能可貴,要保持下去,更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爸爸鼓勵我。
就這樣,我走走跑跑,累了就慢慢走,走了一會兒又開始跑,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很快到了半山腰,我已經累得有點虛脫了,抬起腳好像有千斤重,邁不開腳步,走一步就會鉆心痛。爸爸又說:“既然你累了,就休息一會兒吧!我在上面等你。”
“我才不要呢!”我還是堅持努力的往上挪著不聽使喚的腳,真是變成了兩步都要分作三步走了。這時候,大樹、小草、鳥兒好像都在看我的笑話了。
慢慢地,終于熬到了山頂,在山上平地的健身器材處,我聽見了陳勁航弟弟的呼喊聲:“你今天怎么這么慢,我都到很久了。”
“爬山真是太累了。”我說:“能不慢嗎?你看我,雙腿你灌了鉛一樣。”
陳勁航卻不當做回事:“這山一點也不高、不陡。你看我都沒什么汗。”說著還扒開衣服給我看。
爬玉泉山讓我有了新的收獲:爬山不但要堅持不懈,還要合理安排好體力。
重陽登高作文11
九月菊花飄香。落葉紛飛,我們迎來了重陽節,這也是登高節,我和哥哥,姐姐們第一次到鳳凰山登高。真是感觸頗深。
登高之前我們就做好了準備,一人帶一瓶礦泉水,還拿著可口的零食。心想一邊爬山一邊享受美味,真是幸福!當然,我們每人手中都有塑料袋,垃圾會丟在塑料袋中,這樣就不會破壞鳳凰山秀麗的風景了。
剛到山下,這里早就擠得水泄不通了,來登高的人真不少。有三五成群洋溢幸福的`家人;有成伙結隊活潑調皮的小孩;有一對對兩鬢花白相互攙扶的老人;更多的是精力旺盛,一路飛奔的小伙子……
我們三人順著山勢一路往山巔爬去。走著走著,哥哥、姐姐竟然像頑童一樣跑起來,他們一邊跑一邊喊:“來追我啊!哈哈!追不上了吧!”我只好使出全身力氣追他們。無奈平時我缺少鍛煉,才跑一會兒就氣喘吁吁,但我并不泄氣,拼了命地狂奔。可我又不是田徑運動員,我一個“小胖墩”怎么追得上身手敏捷的哥哥姐姐們呢?跑到半山腰,我只能大聲喊著:“哥哥、姐姐,我跑不過你們,你們別跑了!”哥哥、姐姐停了下來,笑嘻嘻地向我走來。我雙手撐在膝蓋上,滿臉通紅,大口喘著氣。他們看見我這副模樣,笑著說:“你看看你,平時不好好鍛煉,現在不行了吧?”我慚愧不已,不好意思地說:“那我以后好好鍛煉就是了嘛!”話音剛落,我們不約而同地笑了起來,笑聲飄蕩在山腰間,傳得很遠,很遠……
一路上,我們不時看見人們這里一堆,那里一伙,吃著帶來的水果,涼菜,涼面,但沒有一個人亂扔、亂吐,大家都把果皮垃圾扔在垃圾桶里,或放在塑料袋帶走。人們素質提高了,都自覺地保護環境。我們不禁會心地笑了。
爬到山頂,我們飽賞了鳳凰山美麗的風景之后,就高高興興地下山了。
這次登高,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不僅要成績優異,而且還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更上一層樓!
重陽登高作文12
重陽節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重陽節在秋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每到重陽節,我國都有登高賞秋,敬老的傳統。故而重陽節又稱老人節。
我國唐朝的大詩人王維,曾作過一首關于重陽節的詩,名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繪了在重陽節這個傳統節日作者對親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陽節,我和爸爸媽媽為了感悟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咱們來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咱們沿著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勝收的景色。咱們也看到了許多老人都在沿著山麓攀爬,咱們登上山頂,看見了許多老人在香山頂峰上慶祝自己的節日——老人節。他們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慶祝。在他們中間坐著一個老爺爺和幾個老奶奶,老爺爺坐在凳子上用手風琴拉著《歡樂頌》,曲調歡快、優美,令人陶醉;旁邊的老奶奶則用小镲和小鼓等樂器為老爺爺伴奏,樂曲在這個小樂隊的演奏下顯得非常動聽。周圍許多老人圍者這個小樂隊盡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一般。
游覽完香山,我和爸爸媽媽就出發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咱們深深的祝福送給了老人。按照每年的習俗,今年重陽節村委會又給爺爺奶奶發放了慰問品,這體現出全社會對老人的關心和關愛,敬老、愛老之風傳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陽節“又見花糕處處忙”的景象也已不見。但時逢佳節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鄰居在庭院吃著花糕,喝著清茶說笑聊天的溫馨,思念童年一起歡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陽登高作文13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終于讓我盼來了。大家學校首次組織五、六年級的同學到野外進行一次登高活動。
這一天大清早,大家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上山去,大約走了半小時就到了目的地。吃過了早飯,我便和幾位同學去觀看風箏比賽。
風箏競賽場的人可真多呀!把整個賽場圍得嚴嚴實實,真是里三層外三層。突然一聲哨響,風箏陸陸續續飛上天空,不一會兒,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蔚藍的天空翱翔。有翩翩起舞的花蝴蝶,有忙忙碌碌的蜜蜂,有展翅高飛的蒼鷹……最吸引人的那還要數栩栩如生的龍和蜈蚣了。那條龍抬起頭來,尾巴高翹,擺出一副神氣的樣子。蜈蚣也不甘示弱,不一會兒,就超越那條龍啦!場上的.人都為它喝彩。我剛揉了揉眼,可不知怎么的,那龍和蜈蚣糾纏在一起了,也許是龍害怕自己比不上蜈蚣吧,而作出兩敗俱傷的做法。不一會兒,它們倆都斷了線,掉進了山谷,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都埋怨龍不應該那樣自私。它們的主人像箭一樣沖下山谷,尋找自己的風箏,好不容易找到了,可時間非常緊迫,但是它們的主人一點也不灰心,把風箏重新安上線再放飛……到了最后還是蜈蚣取得第一名,龍獲得第二名……風箏比賽在一陣陣熱烈的歡呼聲、掌聲中結束了。
吃了午飯,就到大家學校的運動員大顯身手的時候,登山活動開始了,只見運動員們在半山腰上摩拳擦掌,做好預備姿勢。又是一聲哨響,運動員爭先恐后地向上攀登。你看,我班的小玲同學就要拿到紅旗了,“哎呀”,真糟糕!她被石頭絆倒了,摔得個四腳朝天,惹的大家哈哈大笑。她爬起來再跑,可是來不及了,紅旗被五〈2〉班的同學奪走了。
這時,太陽漸漸地西下了,金色的陽光照在同學們的笑臉上好像盛開著朵朵鮮花。
重陽登高作文14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龍港!我最喜歡家鄉的重陽節了!每到九月初九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扶老攜幼,背插茱萸,上附近的山登高望遠,熱鬧非凡。
那天上午,爸媽們都陪著爺爺奶奶悠然緩步登山,有說有笑。山中一條大路彎彎曲曲伸向山頂,道路兩旁郁郁蔥蔥,景色宜人。老人們不時做在青石凳上,小憩一會,閑話家常,欣賞著四周的美景,上空飄蕩著歡樂的氣息。我們小孩子可以不管那么多,盡情奔跑,盡情探險,在人縫間穿梭、嬉鬧。
咦!一陣濃濃的花香飄進我們的心間。“是菊花開了!”我們喊叫著,觀賞著,仿佛也成了一朵美麗的菊花仙子在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菊花叢中翩翩起舞了。
最有趣的要算中午了,我和爸爸廣闊的草地放起紙鳶來。
我站在遠方,握著線,爸爸舉著我最喜歡的“燕子”紙鳶。我喊了聲:“放!”爸爸立即放手,我就快速奔跑起來。紙鳶一下子就飛了起來。我將自己的紙鳶線漸漸放長,“燕子”紙鳶也越飛越高,似乎飛到了云彩上。天上也成了紙鳶的世界。飄揚著各種各樣、琳瑯滿目的紙鳶,有:“蝴蝶”“大灰狼”“小兔子”……
飛了好久,我就從屋里拿出剪刀,“咔嚓”一聲,紙鳶線斷了,“燕子”紙鳶帶著我們的'憧憬、希望、夢想,自由自在地隨風飄向海角。
玩累了,跑倦了,當然還有美味小吃等著你哦!到了傍晚,奶奶拿出珍藏的重陽糕,形狀多樣,三角形的、圓形的、星形的。顏色各異,每種顏色的口味各不相同。吃了一口,保準你會還想吃一口。我一口氣就吃了好幾個!大人們還品起了菊花酒來……
重陽節健身、熱鬧、噴香、迷人,我喜歡重陽節!
重陽登高作文15
上城區衛生局工會舉辦職工重陽登高活動在我國,重陽節又被稱為登高節,在民間歷來有“九九重陽、登高望遠”的習俗.10月15日下午,上城區衛生工會組織職工舉行了玉皇山...
買好東西,我們一行人就開始登山了。瞧,一馬當先的是大表哥,后面緊跟著姐姐和表妹,后面就是我和小表哥了。我和小表哥真是羞愧不已,自己的年齡、個子都比小表妹大、高,竟然爬山還追不上小表妹;但最讓我佩服的還是外公了,今天就是外公的70歲生日了,看他身上背一個大包,手上抱著小表弟,還時不時扶扶外婆,望著外公矯健的步伐,根本不像一位70歲的老人,在我的想像中就像一位年輕的小伙子。
一路上還有很多人叫賣飲料和食物,還看見了許多人挑著擔子往上爬,我心里想,這些人挑著擔子,我們一點東西都不拿,兩腳都像灌了水一樣,很難走動了,他們挑著擔子,還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他們當然就比我更累,但從他們一步一步的腳印里我打心眼兒里的敬佩他們。
在半山腰我碰到了同學朱堅定,從我們的談笑中,我更加堅強了,于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爬上山頂。可能是我的決心打動了老天爺,我們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是向下望,清風徐徐吹來,這感覺真好。
我們下了山,坐在車上,我一次又一次的回頭,心想: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還在我們身邊流傳下去,下年我一定還來。
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登高節、菊花節、茱萸節。我國古代把九定為陽數,農歷九月九日,月日并陽,兩陽相重,兩九相疊,故名“重陽”...
茱萸香刺心,難以接近.桓景揮劍斬瘟魔于山下.傍晚,人們返回家園,見家中“雞犬牛羊,一時暴死”,而人們因出門登高而免受災殃.自此,重陽登高避災流傳至今.久而久之...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起源于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
【重陽登高作文】相關文章:
重陽登高作文02-05
關于重陽登高的作文10-10
重陽節登高作文02-04
重陽登高作文550字10-10
重陽節登高作文02-04
重陽登高優秀作文550字10-10
重陽登高賦500字作文10-10
關于重陽在登高的作文450字10-10
重陽節登高的詩句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