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氣象站作文

時間:2023-03-24 11:49:44 賽賽 作文寫作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參觀氣象站作文600字(精選3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參觀氣象站作文6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觀氣象站作文600字(精選32篇)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

  大家好,我們一起來關注天氣。北京終于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降雪,近五個月來沒有降水的日子。降雪過后,北京、天津及河北北部將會迎來大霧天氣……3月17日晚,CCYV-1播出由霍佳主持的天氣預報。天氣是怎么預測出來的呢?帶著疑問我來到了秦皇島氣象站尋找答案。

  首先王站長告訴大家:秦皇島市氣象站始建于1953年12月1日……緊接著開始講解了測天氣的一些奧秘,第一個是有五種系統組織成的`不常規的觀測器。還是繼續說我可以介紹的觀測儀器吧!比如閃電定位儀,它可以檢測出閃電位置、一共打了多少個閃電。

  再往遠處一看一個塑料盤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問王站長:您好,請問那個塑料盤是干什么用的?其實它不是塑料盤,它是觀測酸雨用的,酸雨?我驚訝著!我們目前雨水中酸堿含量PH值小于7,如果PH值大于7會腐蝕人體皮膚,那樣就會對人類造成影響的。天啦!我們怎樣保護它呢?怎樣可以不超過7呢?王站長也告訴大家了,目前12000年內不會超過的,但是也需要大家一起保護環境,不污染環境。具體的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怎樣去做保護環境呢?

  我再往前一看,眼前還有:日照、百葉箱、風向儀、測雪儀、凍雨儀等看得我眼花繚亂的,大家都感嘆道:也看不出來這個設備多么高級,怎么就有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如果你來到氣象站,可千萬不要小看它們哦!假如沒有氣象站,沒有他們就不知道,明天是否大雪紛飛;不知道明天是否晴空萬里;還是烏云密布;更不知道那天會來新一輪寒潮……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

  “耶”,就在上個星期五,我們澧源鎮一小四年級全體師生參觀了“桑植國家基本氣象站”。

  天氣陽光明媚,我們戴著鮮艷的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伍,邁著輕盈的步伐,就開始出發了!

  到了氣象站的出入口,伸縮門的旁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國家基本氣象站”,過了出入口,就來到了一片空曠的水泥地,正前方是講解牌,背面是石頭砌成的.墻,往下是整個桑植縣城,左邊是用藍漆涂成的房屋,右邊是一排郁郁蔥蔥的小樹,綠的可愛,長得正旺。

  講解員叔叔給我們介紹了一個有幾個小杯子的儀器,學名叫:“風向風速傳感器”,顧名思義,當然是測量風向和風速的。下一個介紹的是火箭發射器,不要害怕,那只是人工降雨的好幫手,當干旱季節時,讓人工降雨來濕潤大地吧!

  有同學提問:“火箭發射儀最多一次能發射幾個火箭炮呢”。

  講解員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可以發射四個”。

  又一個同學問:“怎樣發射的?”

  講解員回答說:“首先空管一定要讓做決定,決定后再發射”。

  接二連三的同學問問題,講解員都一一解答。

  往前走,觀完解說牌,走上臺階,到了一個草坪上坐在上面玩,可舒服了。這次換了一個講解員姐姐給我們介紹,這一個像水井的儀器,學名叫:“水蒸氣傳感器”,是測量水蒸氣的,我們認真地聽著,卻不知時間在飛快地流逝。

  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許多花草,感覺聽到它們正在向我們點頭微笑,更像是在說:“下次再來哦!”我心里裝著滿滿地遺憾,但又是一次美好的回憶。

  雖然過了一星期,但是記憶猶新,回味無窮,不想忘記!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3

  這天天氣晴朗,陽光燦爛。我們興高采烈地排好隊,在老師們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地向天門氣象站出發了。

  我們來到氣象站,只見氣象站四周圍著鐵柵欄,中間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草坪上擺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儀器,有的似塔、有的像箱子、有的如鐵桶……千奇百怪。

  這時,氣象站的工程師帥叔叔把門打開了,我們走了進去,首先看到了一個高高的鐵塔,上面有三個像小杯子一樣的東西,還有一個像蒼蠅拍,好像旁邊正好有一只“蒼蠅”,“蒼蠅拍”左拍拍,右拍拍,可就是打不到“蒼蠅”,大風吹來幫了一下它,就在馬上要打到的時刻,“蒼蠅”飛走了,真可惜呀!我們議論著,卻說不準它的名字,帥叔叔告訴我們:“那個像杯子一樣的東西是風向標,是測風力的。要刮風時,風向標會隨著風速的`大小轉得快或慢,那頂端的箭頭是測風向的,風從哪一方吹來,箭頭就指向哪一方,我們就知道風向了。”我們聽了,頓時恍然大悟。

  我們繼續往前參觀,“這是什么?”我們指著一個箱子似的東西,滿臉疑惑地問道。帥叔叔微笑地說:“這是百葉箱,里面有四支計量器,第一支是測空氣干度,第二支是測空氣濕度的,第三支和第四支是測量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快看!那是什么?”不知哪位同學大叫一聲,帥叔叔急忙走過去耐心給我們介紹起來:“這像超大保溫杯的東西叫雨量器,是用來測量降水量的。”

  這些琳瑯滿目的氣象儀器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啊!這次參觀,學習了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氣象科學知識,真是受益匪淺啊!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4

  星期五,林記者通知我們周六帶上裝備去參觀氣象站。我聽了,興奮得睡不著覺,一直躺在床上想象著明天的情形。

  第二天,我們這些小記者跟著大記者前往氣象觀測場。一踏上草坪。我們便迫不及待的隨著工作人員走向一塊觀測場地。

  咦,是哪個小笨蛋,把一根根溫度計安在土里呢?原來,這是用來測量地面溫度的地表。如果出現高溫,地表溫度就會升高,出現冰雪地表溫度就會降低。

  接著,工作人員帶著我們去看了幾個大鐵箱子,他的們上有一片一片的鐵片,像葉子一樣,真是箱如其名——“百葉箱”。百葉箱的肚子里掛著一兩根溫度計和一個小小的量杯,溫度計是測量溫度的,量杯是計量雨量的。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看著那些測量工具時,一個工作人員突然對另一個同事說:“待會兒下雨呢!”我不信,心想:這大太陽的,怎么可能呢!過了一會兒,我無意瞟了一眼天空,原來晴朗的天空已經變得灰蒙蒙的啦。接下來的事更讓我心服口服,“嘩啦啦”一滴滴豆大的'雨點兒打在我們頭上,嚇得我們趕緊跑回大樓。緊接著,天空就像破了一個洞似的,不停地往外漏水,不時還伴著一聲聲響徹云霄的雷鳴。我不禁佩服起氣象站的工作人員來。我們又在屋里搜起了資料:有怎樣預防沙塵暴、冰雪,雷電的分類,真是應有盡有。我們如餓狼一樣搜尋著“獵物”,又跟著楊臺長看了幾個PPT,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氣象站。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5

  在人人知曉的天門烈士紀念碑后面,有一個600多平方米的地方,四周由鐵柵欄圍著,里面的草地上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我從來都沒見過的儀器。草坪的背面聳立著一棟小樓,墻上的幾個大字寫著“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這兒的'機器是干嘛的?為什么要有這些機器?這些機器叫什么?我們帶著一肚子的問題來到了這里。

  我一進去,就看見了一棟大樓,我們先走到了大樓的后面,只見大樓的后面有一塊草坪,放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機器人”,草坪上還有花,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美麗極了。這里的工作人員帥老師介紹了所有機氣的功能。

  第一個是bl-1型防雹火箭彈,它穿著一身銀灰色的衣服,形狀和我們看到的大炮沒兩樣。在干旱時,發射火箭彈來增雨;在下冰雹時,可以把冰雹變成雨滴。再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有傳感器、采集器和太陽能電池板,傳感器保存資料到芯片內并上傳,芯片是像手機卡一樣的“內存卡”。當然有采集器陪著它,它就不孤單了,采集器可以采集地下土壤水分的情況,最淺二三十厘米,最深地下一米。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用來提供電力。

  然后是風向標,風向桿長十幾米,像柱子,測量風速的像小風車,測量風向的叫“小箭女”。

  最后我們還看了“日照鏡”、“雷電探測儀”……

  這次參觀我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感受了天氣預報的不易,受益良多。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6

  當冬天的寒冷還未完全消退,春娃娃已經悄悄走到我們身邊。抬頭看看天,萬里無云,一塵不染。在這么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當然也不會閑著,今天,我們班要去美麗的麒麟公園春游了!

  剛剛踏進公園的門檻,一股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和煦的陽光沐浴著我的臉頰,遙遠的山坡上座落著一座小巧的亭子,兩旁是郁郁蔥蔥的樹,伴著紅得似火的太陽和碧藍的天空,我好像看見了一幅迷人的畫。

  我們跟隨團隊的'步伐來到了傳說中的氣象站,它可厲害了,我們電視上的天氣預報就是根據它的數據播報的。這個方方正正的鐵盒子就是數據采集器,是用來整理所有數據的,埋在土里面的是地溫觀測場,用來測量地面溫度……那個講解員說話聲音太小了,加上我們人多太吵,要本記不過來啊,只好邊走邊記了。

  只聽“咚”的一聲,我的腦門撞在一個龐然大物身上,抬頭一看,哇!一座威武雄壯的白色高塔聳立在我的眼前,塔頂有兩支小箭,是用來測當前風速的,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風速風向傳感器,好厲害!

  看完白塔,講解員叔叔還給我們一一介紹了蒸發皿、翻斗式雨量傳感器、能見度觀測儀……

  終于把氣站看完了,筋疲力盡的我們休息了一會,之后又參加了報紙拔河、背起背坐地等游戲,都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想起來,在氣象站里還學到了許多知識了呢,說不定我將來就是國家氣象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呢!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7

  這是一個難忘的星期六,秋風送爽,我們幸運星小記者班的全體師生一起去參觀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一路車輪滾滾,一路歡聲笑語,我們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

  一到氣象站,天門市國家基本氣象站幾個大字就撲入眼簾。走進站內,大約600平方米的草坪綠草如茵,上面還有許多小花,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十分美麗。

  我們先進入一個20多平方米的機房,房內有10臺電腦。9臺電腦主要是接收外面各種氣象儀器的氣象數據,1臺是監控操作電腦。

  接著,我們來到戶外,看到了很多名副其實的機器人。

  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器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傳感器,二是采集器,三是太陽能電池板。傳感器是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器的核心,主要是將采集到的資料保存到芯片,并上傳;采集器是一根白色的.水管,專門采集地下土壤水分的情況;太陽能電池板是為它們提供電力的。

  再往前走,BL&1型防雹增雨火箭彈閃亮登場了。它的外型和自行火炮沒什么兩樣,呈銀灰色,用途是在干旱的時候,發射火箭彈來增雨;在下冰雹的時候,它可以把冰雹變成雨滴。

  我們還參觀了負離子觀測器、風向桿、百葉箱……各種設備讓我們眼界大開。

  這次采訪讓我們增長了知識,也帶給了我們快樂。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8

  我校的少年氣象站是課外活動的組織和場所之一。在老師和高中同學的輔導下進行活動,可以學習氣象知識、鞏固和擴大地理課學的知識,還進行實地觀側,這里也培養了成員的組織紀律性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因為擔任觀測值班期間,不管刮風下雨,必須堅持每天早、中、晚三次觀測,在印好的記錄表中填上觀側結果,有氣溫、氣壓、濕度、風向、風力、燕發最、降水量、云量、能見度、夭氣狀況等項目。還要根據觀測結果做出天氣預報,最后簽上自己的名字。工作是很有秩序的,要求是嚴格的。大家做得很認真。

  氣象站開始在會議室外,長十米有余,寬約八九米。后來學校又開辟了一塊較大的地方,在兩排實驗室平房之間的空地上。除了新建的百葉箱,還增加了幾支測不同深度地溫的`地溫計,還建了一個十米高的鐵架,人可以上去以便視野更大些,便于觀測云蛋和能見度。盡管爬高有點膽怯,但為了完成觀側任務,同學們還是勇敢地攀登上去。還建了一個一立方體積的水泥垛,以便使同學們對一立方米有個直觀感受。氣象站地面種著草,周圍是一圈木柵欄,柵欄雖不高,但同學們從不隨便闖人。觀側員也是從門口出人。

  我們的氣象站雖小,做天氣預報還是相當認真的。記得有一年五一節,全校師生準備參加游行,但卻擔心下雨,因為報紙上預報當天有雨。我們根據自己的觀測,認為盡管早晨天是陰的,但下不了雨,可能轉晴,結果中午晴了。我們多么高興啊!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9

  你所在的地區的一般天氣預報不能反映你所在地的實際天氣嗎?你想知道他們從哪弄來的天氣預報說昨天有雨,但他真的出現了嗎?不可能不在我家,你經常想知道他到你所在的城市的天氣數學。最高最低溫度降雨量等的確。妹紙,因為它似乎與你的經歷有著明顯的不同,我們都知道,天氣預報,永遠不會是一門精確的科學,但為什么,他們似乎經常弄錯的,有時為了謹慎行事,他們也會在天氣惡劣的時候發出警告,而事實上,這是毫無道理的,指揮,導致可信度問題,讓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展榮,懷疑,我們都知道,天氣,在一個預報,區域內,變化很大,降雨可能被譽為一種可能性。

  當然如果他是一個高概率,人們期望的發生但通常情況并非如此,對于向媒體傳達什么樣的數據,來展示她們的天氣預報,這肯定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因為他們必須將信息提煉成幾分鐘的演示文稿,從而使我們在某種程度上,缺乏當地的具體情況,另一個問題是,天氣,統計問題,我想知道的,昨天的,我所在,地方的,最高最低溫度。或者暴風雨期間的風速或者過去一天或一周的降雨量等等,我非常有興趣,不知回顧過去的一個月或者一年并將數據與去年或去年的數據進行比較上一年的同一個月。

  我發現真正有用的解決方案是在家里安裝一個無線氣象站,因此,我沒有,一般的數據而是有特定于我所,地區,v區后的數據,我可以在,重大事件后,回顧和比較,我的'數據,現最有趣的不僅是我自己,而是作為,與朋友和家人交談的話題,家庭氣象站的功能各不相同最簡單的單位大多指測量溫度和相對濕度,但更先進的家庭,氣象站也可以測量,上述數據,再加上降雨量和風速風向,有些模型,通過提供的專用軟件連接到PC,這樣數據就可以,儲存,并繪制起來,以便以后查看,作為對天氣感興趣的人,在這里,強烈建議您考慮使用無限極,二,新西蘭天氣,謝。她在旅行時,只用手機上有多個天氣,應用程序還有一個無線氣象站可以隨時建設,所在地的天氣。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0

  光陰荏苒,時間就像指尖流淌的思緒一般悄悄涌動,轉眼間3月23日這一天來臨了。今天我們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乘車去氣象局參觀,一個時刻感受“天恩”的地方。

  我將“天恩”解釋為上帝的臉色,雖然我不是嫉妒教徒,但我認為這個解釋很合我的心意。上帝在笑,天空便晴空萬里;上帝生氣了,天空便開始下起瓢潑大雨或者稍降甘露;但上帝決不會總是一個表情的。如果我們無法阻止上帝突變的表情,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預先知道呢?古時人通過經驗來觀天象,而今我們用更發達的儀器來觀察上帝的臉色,而氣象站正是我們有放“秘密武器”的地方,在這里有先進的計算機設備,一流的氣象監測儀器,還有一群兢兢業業的工作人員。走進氣象局,里面的儀器讓我們看的眼花繚亂,有風向標,百葉箱,蒸發筒,量雨器,地面溫度計,還有風杯,傳感器,避雷針…… 聽氣象工作人員說,這些儀器的作用可大惡劣!百葉箱能測出空中的溫度,量雨器能測出今天的雨量是多少;地面溫度計能測出地面的溫度;風向標能告訴我們今天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

  當我們觀看電視天氣預報節目的時候,看著節目主持人三言兩語就把未來兩三天的天氣娓娓道出,顯得輕松自如,其實這短短幾分鐘的節目,卻凝露了氣象工作者的勞動和心血。據工作人員說,有各種天氣雷達,多顆氣象衛星組成的天氣監測網會在每天規定時間內進行觀測,從地面到高空,陸地到海洋,全方位多層次地觀測天氣變化,并將觀測數據迅速匯集到氣象中心,氣象臺的`計算機會將收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和運算,得到天氣圖,為預報員提高預報依據,預報員作出預報后及時發送給電視節目制作單位進行制作,這才有了節目主持人“指點江山話風云”的那份瀟灑和自信。

  這次參觀不僅豐富惡劣我的氣象知識,還使我大飽眼福,真是一舉兩得!我深知,在宇宙中還有無數的神秘等待我們去探索,無數的“天恩”等著我們去體會,所以,讓我們為了探索更加美麗的神秘而努力吧!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1

  “今天,我們要去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參觀!”老師說,同學們高興得“啦啦啦”哼起歌來。

  我們一路上都在想象:那里會有什么?有衛星?有導彈?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儀器?一會兒就到了,“下車嘍!”大家迫不及待地喊著。我們爭先恐后地從狹小的車門擠了出來。我們站好隊,老師講解天門國家氣象站的基本情況:天門國家氣象站建于1954年,位于天門市革命歷史紀念園,主要承擔地面氣象觀測任務。我們邊走邊聽,經過綠蔭蔭的竹林,看過五顏六色的野花,來到了氣象站內的氣象災害監測中心。

  “哇!火箭哎!你看!你看!那個東西好像葉子。”老師一帶大家進門,有些同學就開始亂闖了。“哎!這里面的水有毒不能碰!”老師和工作人員花費了好大力氣才把我們早已飛出的好奇心給壓了回來。安靜下來后,工作人員就開始講解那些奇形怪狀的儀器。離我們最近的那一個,是土壤水分觀測器。“咦,這個好像是個太陽能電池板?旁邊還有一個像傘把一樣的柱子?”,我說的太陽能電池板還真說對了,那是提供電力的.;方方正正的箱子里面有避雷針,有像電話卡一樣的芯片;插在地上的白色柱子是傳感器,達一米深,主要用來搜集土壤里的數據。

  看完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器,繼續往前走,可以看見風向桿,它高十幾米,聽工作人員說,那是測量風速大小和風的方向的。難怪像個柱子,風吹過來就像搖頭娃娃一樣擺來擺去。風越大,旋轉器轉的越快,它被放在一個60平方米的小園子里。工作人員還說測量風速的是“小風車”,測量風向的是“小箭女”。

  再往左看,就是雨量器,安裝在水泥基座上,它長得像一個大水瓶,上面是凹進去的,直徑20厘米,高70公分,用來測量降雨量。我們還解剖了它呢!打開一看,原來是幾個漏斗,下面竟然是個礦泉水瓶。

  再看看,還有火箭似的大氣水氣監測器,像眼珠一樣的大器蒸發皿,像信箱一樣的百葉箱……

  這次采訪我收獲了很多,看到了未見達的東西,增長了知識。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2

  陽春三月,萬物復蘇,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綠色。那些郁郁蔥蔥的樹木,就猶如一把把綠色的大傘。深深吸一口氣,空氣中雜夾著大自然的氣味,也是春天的味道。春日里的一個下午我們來到了──水城國家氣象觀測站。

  隊伍來到了一個差不多600多平方米的草坪上,定睛一看,草坪上有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儀器,我心中不禁疑問+好奇,這些東西是用來干什么的呢?好稀奇,就這些東西就能測量天氣?準嗎?這時,出現了一位高高瘦瘦的解說員叔叔,他為我解開了疑問。解說員叔叔指著一個最高的儀器說:“這是風速風向傳感器,是用來測量風力和風向的儀器。”我抬頭仔細一看,兩個像杯子的東西和兩個像箭頭一樣的東西在那上面,那“杯子”上還有個小小的螺旋槳,這兩個東西分別是風杯和風向標。這時正好吹來一陣清爽的`風,只見那風杯上的螺旋槳動了起來。那風向標的尖尖角也指著風吹來的方向。

  跟隨著解說員叔叔的腳步,他指著高處一個像兩邊歪了的廣播器說:“這是能見度傳感器,是測量大霧天氣時可以見到多遠的儀器,要以米為單位。”我想:這東西都可能測量大霧天氣時能看多遠,真的好厲害,比人還好使。

  接下來,一個鐵箱子引起了我的注意,講解員叔叔說這是溫濕度傳感器,里面有許多設備,為了防止太陽直接照射、風力等因素影響數據,所以給它造了一個“房子”。“房子”上有一行行“洞”,來讓里面的設備測量外面的溫濕度,不知道這個東西是什么的人,可能還會以為這是一個郵箱呢,沒準還有可能會投信呢!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我們的參觀也結束了,歸途中,那些各式各樣的儀器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現在的科技發達了,天氣預報精準無誤了,可這背后有著一群人,在無私奉獻著,如果有機會,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讓人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美好。為報答國家,為社會服務,貢獻我的一份小小力量。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3

  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天地人社團到宿州市氣象站進行實地考察。每個人都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這來之不易的活動。

  從校園出發,沿途是宿州的大街小巷,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校車緩緩停在氣象站附近,在老師的帶領我們進入了氣象站的大門。

  從外貌上來看,著實覺得這與普通的老城區沒什么不同,只是門上寫著“宿州市氣象站”,這六個字讓這座園子也有了不一樣的色彩。

  七扭八拐地,我們到了真正的觀測站,這與我想象中的大相徑庭——略有些荒蕪的園子中,分散著高端的儀器,各司其職,互不干擾。站長細心地向我們解釋著每個儀器的用途、規格以及使用方法。外表看似簡單的儀器卻能測出能見度、降水量等精確的氣象數據。氣象站剛建成時,所有的數據基本上都需要人工測量、人工觀測,與現在精密的儀器所得出的數據是沒有辦法得到的,那時的困難程度比現如今大的多。

  參觀完戶外設施,站長邀請我們到氣象站的工作室去看一看,只見每臺電腦上都顯示密密麻麻的'圖像和數據。站長說:“我們所得的數據就是每分每秒數據統計的結果。”接著,他又向我們介紹了如何去觀察圖像,分析數據。在這個過程中,我看到了氣象站工作人員的宣言與守則——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這也是我們中學生應有的態度,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件小事,積累下來就會成為我們前進的階梯。

  我離開氣象站后,我想我不但學到了專業知識,提高文化素養,更多的是氣象站工作人員言傳身教給予我們的態度。這種對工作的熱愛,認真做好工作上的每一件事,將會成為我們心中最美麗的風景線。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4

  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3月20日這天,新鄉市氣象站對市民開放。難得有如此機會,我們一家人早就商量著星期日去氣象站參觀。

  我們坐車去氣象站。因為路不太熟悉,所以路上問了兩三個人才到了氣象站。我一下車,直奔風向標。那里已經圍了五、六個小學生了,個個滿臉好奇,摸摸這兒,看看那兒,還在爭辯著什么。風向標以前在電視里我倒是見過,不過見實物這還是第一次。你看這家伙,象個標竿,其貌不揚的,可誰知它竟會準確測出風向風級。過了一會兒,氣象站里一個頭發黑里有白的伯伯,帶我們進入觀測站進行參觀。

  我們先來到一個百葉箱旁邊,伯伯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四個測量管。雖說看起來和溫度計差不多,可實際差遠了。這些管子是測量一天中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

  我們來到第二個百葉箱旁,這里放的是自動測量儀,而且能畫線,能畫出一天中不同時間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曲線。

  第三個百葉箱,我們一看,是一個像一根短棍似的東西。伯伯一講,我才明白,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氣監控裝置 。它把每一分鐘的數據及時傳進室內的.電腦,由電腦加以統計,結合人腦分析,就能準確地給出天氣情況。

  其他還有測降水量的、測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直到地下3.6米)的溫度的,還有測霧冖測蒸發量的儀器,等等。伯伯說,準確預報這些天氣情況,能為農業生產和生活提供許多方便。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5

  ”這個是干嘛的?“”那個叫什么名字?“哦,原來是同學們在問老師!星期天的下午,張老師帶我們到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采訪。

  我們坐公交車來到北環路的西端,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矗立在眼前。往后走,一座大約600多平方米圍著鐵柵欄的寬闊場地映入眼簾,里面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儀器,這里就是天門氣象站。

  張老師首先帶我們來到了BL-1型防雹增雨火箭系統前。它的外形像一個火箭,蓋著一層深綠色的布,用細繩綁著,放在一個白色的底座上。氣象站的帥老師說:“它的作用是在烏云多,快下雨的時候,可以讓它增大雨量。以前在農村,干旱季節的時候,農民伯伯怕地里的莊稼干死,就會提著水桶,到田頭水溝里去弄水,然后去灌溉莊稼。現在有了防雹增雨火箭系統,他們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張老師和帥老師繼續帶著我們向前走。我們看見了一個形狀奇怪的儀器,它有一根紅色的`柱子,和我們差不多高,上面固定了一個白色的箱子,箱子上面有一個像帶子一樣的東西,整體看起來像一個手提包,帥老師說:“它的名字叫空氣負離子監測站,就是監測空氣中的負離子。負離子越多,空氣就越清新,像森林、瀑布周圍的負離子就比較多。”

  看!風向風速傳感器閃亮登場了。遠遠望去,它像一個高高的鐵塔,頂端有3個像電風扇里的葉扇一樣的東西,突然一陣大風吹來,它飛快地轉了起來,都只能看到它的影子了。還有一個像蒼蠅拍一樣的東西,不停地左右擺動,像在打蒼蠅,卻怎么也打不著。帥老師又為我們講解:“你們看,最上面的圓盤上有一個避雷針,是因為它太高,怕遇到雷雨天氣時,被雷電劈到,損壞這個儀器。”

  接著,我們又看到了大氣水氣監測站、稱重降水傳感器、百頁箱……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

  帥老師還帶我們來到了辦公室,這里有許多電腦,沒有一個人在這里工作,從以前的人工操控到現在的全自動化,可以直接通過電腦發送天氣信息。

  這次采訪讓我了解了更多關于氣象的知識,我相信未來氣象科技一定會更發達。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6

  參觀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五年級作文

  “氣象站是什么樣子的呢?”“氣象站里有衛星嗎?”“氣象站是怎樣預報天氣氣象的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幸運星小記者穿過高大雄偉的烈士紀念碑,來到了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

  這是一個由鐵柵欄圍起來的長方形氣象觀測場,大約有600多平方米,里面有許多各種各樣,奇形怪狀的氣象觀測儀器。

  首先最吸引我眼球的是GPS/MET大氣水汽監測站,它利用GPS理論來遙感地球大氣,來測定大氣溫度及水汽含量,監測氣候變化等。它的外形就像一個火箭一樣,上面還有一個像球一樣的物體,叫做氣象接收器。氣象接收器是通過天上的氣象衛星傳遞到手機,稱為“微波信號”。

  往前走,我們看到了一塊傾斜的板子。氣象站的工程師帥叔叔告訴我們,這個儀器叫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這塊板子叫太陽能電池板,里面的電池是一塊一塊地拼接在一起的。我們很好奇地問:“帥叔叔,為什么這個太陽能電池板要傾斜45度,而不是直立著呢?”“因為只有把太陽能電池板傾斜45度,才能讓它更好地吸收太陽光啊!”“原來是這樣啊!”我們這才恍然大悟。

  為了讓我們更仔細地觀察它,帥叔叔打開了它后面的一個箱子,箱子里放著電路板和蓄電池,箱子下面還有一個防雷接地線。這個箱子的作用是收集土壤水分氣象數據后,通過數據采器傳遞到數據中心。

  再往里走,我們看到了高達10米的風向風速傳感器。最中間的那根鋼管叫風桿,它的上面是白色,下面是橘色的。旁邊還有幾組傾斜的.拉桿,是用來固定風桿的。風桿的最上面有一個像風車一樣的東西,帥叔叔告訴我們說,那叫風杯,沒有風時風杯就會停下來;有風時風杯就會轉,風越大它就轉得越快,是用來測風速的。風杯的旁邊還有一個像拍子的東西,帥叔叔又說,那是風向標,是用來檢測風的方向的`。

  接下來,我們被一個奇怪的箱子吸引住了,它的四周就像百葉窗簾一樣,帥叔叔告訴我們它就是百葉箱。打開百葉箱,里面有兩組探頭,每一組都可以用來測量溫度和濕度。

  咦,那是什么?原來是人工雨量器,它就像一個大號的不銹鋼開水瓶,打開上面的蓋子,里面是一個玻璃杯,原來就是用這個在測量雨量!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很快采訪結束了額,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氣象站。這次采訪,讓我大開眼界,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氣象知識,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采訪。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7

  今年的春天,真是難以琢磨,時熱時冷,時晴時陰,偏偏趕上去氣象站的這天下起了毛毛雨,天公不作美,但社員們一個個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一個個如脫韁的野馬,對這次的氣象站之旅充滿了期待。

  大巴車在城區行駛了十幾分鐘,最后停在了二中的老校區,我忍不住詫異,怎么?難道氣象站一直潛伏在學校?在我的想象,氣象站這個,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地方,應該建在人煙稀少的,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過了馬路,一所有年代氣息的氣象站就赫然出現在眼前。

  進入院內,一片空曠的綠地,正是觀測點的所在。右手邊的一排房是工作室。我們兵分兩路,編輯部和實踐部在站長的帶領下,直奔觀測場,宣傳部和后勤部則先去了工作室。

  乍一瞧,這只不過是一片空曠的草地,半青半黃的雜草在夾雨的寒風中顯得格外凄涼。然而,就像武俠小說里所寫的那樣,真人不露相。進院里,左手邊就是風塔,當時有微風,風擺一上一下地來回的轉動。據站長說,那是用來測風速的,通過電線傳到下方的機器里。再向前就是一排罐頭似的小鐵桶,旁邊是一個長筒,用于測量降水量的。為了便于我們觀察,站長細心的打開兩個蓋子,拎出來兩個玻璃瓶子,讓大家親身體驗。

  第一種儀器名為“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我國氣象站對固態降水以人工觀測為主,存在時效差等諸多弊端,不可全面連續的反映降雪的變化情況。而稱重式降水傳感器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它基于載荷測量技術原理設計通過對盛水筒內質量變化來測量降水量。目前,稱重式降水傳感器所采用的測量技術主要分兩種,一基于電阻應變測量技術,二是振弦測量技術。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了固態、液態和混合性降水的自動觀測,提高觀測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公眾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第二種儀器是“翻斗式雨量傳感器”,是用來測量自然界降雨量。降水時雨水通過盛水器,再通過過濾斗流入翻斗里。當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便會翻轉,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每次翻轉通過干簧管轉成脈沖信號傳輸到采集系統來進行測量降水量。由于摩擦力小,翻斗部件翻轉靈敏,承雨口光潔度高,滯水產生的誤差小,為我國廣泛使用。

  氣象站還有很多有趣的設備,就不一一介紹了。

  在室內觀察的時候我注意到里面有一個工作日志本,里面是每天的氣象記錄,詳細周密而認真。我心一下暖起來,每天就是這些人,在這個地方記錄下這個城市的風雨冰霜,默默地奉獻著。這樣想來外面的冷風細雨都染上了人情味。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8

  一走進氣象臺,一位大姐姐就微笑著向我們走來。

  "小朋友們好!"

  "大姐姐好!"

  "來,我們看一下上方在轉的東西,它是由三個"風杯"做成的。風杯也就和水杯杯子差不多,形成一個弧形,用來測風速?"

  接著,她給我們介紹了太陽能板、全自動測水量、空氣溫度、紫外線……桿子、兩種測水量的。我最喜歡的東西有三個一一量水器、百葉箱、和測地溫計。

  量水器

  這個量水器和其它的水量器不一樣。其他的只有一個功效一一測水量。可這個卻有兩個功效:測水量和測下雨的'時間。

  方法:打開蓋子,中間是漏斗狀的。雨從中間漏下去,漏到一個圓柱形的鐵盒里。鐵盒上有一只筆,筆前有一個可以轉動的折線統計圖。筆根據水有多少,會向上畫。由于"圖"也在轉,所以筆其實是在向左上畫。雨流進鐵盒里不會流下來,當雨裝滿后,會一次性落下來。落在一個可以拿動的瓶子里。折線統計圖豎軸是雨量,橫軸是時間。

  百葉箱

  用來測量空氣濕度和溫度。

  方法:因為百葉箱有可以流通空氣的地方,所以測的時候可以不用把"門"打開。里面有四根又粗又長的溫度計,兩根豎著放,兩根橫著放。豎著放的兩根溫度計用來測濕度。左邊一根的"頭部"球上,什么也沒有,叫做干球。右邊一根的"頭部"球上用紗布裹著,下面用一個很小的.瓶子裝著水,叫濕球。它們兩個溫度計叫"干濕球"。

  橫著的兩根,一根中間有一條藍色小短橫,是測空氣質量最低溫度的。又一根是測最高溫度的。最低溫度溫度計的最低度數是零下三十五度。最高溫度溫度計的最低度數是十五度。

  測地溫計

  可以測地面溫度和測地里不同深度的溫度。

  方法:在一個"小草園"里,平放著三根溫度計:一個是在百葉箱里的最低溫度計,一個是在百葉箱里的最高溫度計,一個是普通溫度計。每個溫度計必須是放在平坦的土地上,溫度計"頭部"插進土里。這是測地面溫度的。

  有4根普通溫度計,都是豎著插在土里的。溫度計尾部是在一個水平線的,可溫度計的長度卻不一樣,所以它們插進去的深度也不一樣。分別是:五米、十米、十五米和二十米,分別測地里不同深度的溫度。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19

  今天我和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參觀氣象站,對于氣象站我充滿了好奇和向往,很想知道氣象站是怎么測出天氣變化的。帶著猜測和同學們興高采烈的往氣象站出發。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的不知不覺就到達了氣象站。呀!好雄偉的建筑。里面分漢濱區氣象局和安康氣象局。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機器,就像是機器的天堂

  氣象站的工作人員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各個機器的作用及特點,比如:體溫變暖器的作用是測地面溫度的,降水傳感器的作用是測量雨水的,風杯是測量風度的。通過學習我還知道了雷達可以說出位置,還會看天氣預報了:今天晚上陰轉小雨,明天白天中雨,高山氣溫7度,低溫1度,不適宜晨練,感冒指數3級,易發感冒,注意預防,22日小雨轉多云,23日多云。我們每個人都記了很多筆記,老師說記這些對我們以后學習有幫助。

  參觀結束了,對我來說收獲不少,至今回味無窮也令我們受益匪淺,也不由得對氣象站的工作人員表示敬佩,正是你們默默的付出才給大家帶來了方便。我決定在今后的學習里一定要加倍努力才是啊!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0

  星期天是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日子,我有幸參加了池州小記者團組織的探氣象社會實踐活動。

  早上九點半,我愉快地帶上小記者裝備,來到青陽國家氣象站。首先,我們來到一間會議室,一位氣象站的叔叔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本本子和一支筆,然后開始耐心地講解基本的氣象知識。這些知識平時我們在課堂里是學不到的,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聽得津津有味,當然手也沒有閑著,個個都在奮筆疾書。

  了解完氣象知識,我們隨著帶隊老師來到了氣象防災減災中心。在這里我知道了如果沒有氣象工作人員的'辛苦勞動和提前預報,人們遭到的損失和傷害會特別大。

  后面我們還了解到天氣預報是怎么制作出來的,還認識了百葉箱、風塔、雨量計……

  小小的氣象竟包含了這么多豐富的知識!通過這次實踐活動,不僅讓我了解到了氣象的知識,還明白了氣象工作人員是多么的不容易。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1

  在星期二,學校組織我們去參觀安康市氣象站。

  從學校出發我們走了很長一段路,走的腳都麻了,終于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安康市氣象站。我們來到氣象站的操場整齊的站著聽學校老師講參觀注意事項,然后把我們分成兩個組,隨著氣象站的工作人員去參觀,我們先去了第一個地方,因為地方小,一次只能去四十個人,于是我們又被分成幾個小組,隨著工作人員進去參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說:“地下埋有電纜。”我們認真的聽工作人員的介紹,他說:“晚上他們會放帶著監視器的氣球,在電腦上一看就知道天氣情況。”我們又去了一個園子里,我們看到許多地方都有機器,地里還有地溫探測器,能探測0-12厘米的溫度,還有酸雨檢測器,能檢測酸雨。

  我們又去了一個高樓里,在一樓放著許多的'模型,在四樓我們看到了許多的電腦,上面顯示著地圖,綠色區域代表著好天氣。

  這就是我的觀察記錄。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2

  氣象站里有三個“勺子”。我看見它們圍著一根根柱子跳舞,節奏非常一致。突然一陣大風刮來,它們便發瘋似地轉起來,不一會兒,風停了,它們便非常緩慢的繞圈轉,我覺得它們的速度與風相關。

  老師帶我們來到“勺子”下面,聽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些勺子是用來測風速的。風越大轉的越快,風越小轉的越慢。

  “這不是勺子嗎?”

  “不,這只是長的.像勺子而已。”

  我仔細一看,原來它和勺子還是有一點點區別的。普通勺子都很小巧,很別致。而測風速的“勺子”很大,而且黑,這就是它們的區別。

  “勺子”是掛在一根細細的柱子上。如果一陣臺風來了,風速是測到了,可是柱子一下子被刮斷了,還怎么看啊?

  我仔細觀察著柱子,我從上往下看,發現上面有兩個掛鉤,鉤子上有兩條繩子,一直扎到地上,如同一顆大樹一般深深的扎到土地里。這樣風就吹不走它了。

  可是,舊的問題一去,新的問題又來了,勺子是怎么動的呢?老師說“勺子”的中間會凹下去,風吹到凹的地方,“勺子”就會轉動起來。

  “那勺子是什么材料做的?它不會壞嗎?……”我好像問題沒完沒了了。“下次有機會再給你一一講解吧”老師說。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3

  3月21日下午,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伴著春風,聞著花香,舉著校旗,排著整齊的隊伍,興高采烈的去青陽氣象局參觀。

  大約四十分鐘之后,我們來到了位于四中西邊大約兩千米的氣象局,只見門口的牌子上面寫著:“青陽縣國家氣象局”幾個大字。一進門,這兒綠草依依,鮮花盛開,環境潔凈而美麗。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先來到了氣象局觀測站,講解員打開了一個如電視機屏幕大小的顯示屏,說:“大家看,顯示屏上顯示的是今天的天氣情況,今天是晴天,所以降水量這一個刻度表就顯示在”0“這個位置。同學們再看,這個數據是記錄風向的。”通過講解員耐心細致的解說,我們還知道了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

  然后,我們來到了位于室外的正方形觀測場上,呀!上面的儀器好多呀!工作人員說:“這里有百葉箱,它裝有干、濕球溫度表,可以測量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還有濕度。”解說員叔叔又向我們介紹風向標,只見風向標像我們小時候玩的大風車一樣,卻有掌握風力和風向的作用。還介紹了測量地下溫度的土壤溫度儀,測量降雨量的雨量桶……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4

  為了配合自然課的第一單元—天氣的變化,自然課老師王世杰老師辦了一次戶外,地點就在歷史悠久的臺南站。

  戶外教學那一天的中午,全班都坐上分配好的車子,我是坐王老師的車,過了大約五到十分鐘,就到達目的地了。首先,是本站歷史,氣象站旁有一個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測候站,比學校老一年,當時在臺北、臺中、墾丁和澎湖都各有一個,所以共有五個測候站,但僅存的就只有這個了!當然,建在這裡也是有原因的,由于以前這附近都沒什麼高樓,地勢高,前可見中央山脈,后可見安平,沒什麼東西可以阻擋天氣預測,所以就建在這裡,而且,這個測候站是十八角型的,上面也很像胡椒粉的罐子,所以也稱「胡椒館」,很特別吧!也因為科技發達高樓增加,現在都改在旁邊那棟新建的氣象站測天氣。

  進到氣象站,老師就帶我們去看地面的觀察設施,那些設施主要是在:溼度、雨量、水氣、風速、風向、溫度和氣壓。而高空則是用火箭等,由于火箭是從下到上,但要如何上到下呢?就是用降落傘,而火箭測量數據就用紅外線傳到觀測所囉!但早期高空是如何測量的呢?是用探空氣球,它可以飛到三十公里高,測量方法也跟火箭差不多!

  現在我們看到的雷達回波圖和衛星云圖是用什麼拍的呢?是用人造衛星和雷達,有兩顆人造衛星,一顆是華衛一號,另一顆是華衛二號,但現再只有華衛二號有用而已,還有和日本GMS人造衛星買衛星云圖,所以有些是日本的衛星拍的。衛星云圖中,只要有很多云的地方都會下雨,而旋轉的云就是颱風。雷達回波圖則是用雷達來偵測水氣,只要偵測到就會反彈回來形成數據,而臺灣就有四個雷達,五分山、花蓮、七股和墾丁。老師還教了冰雹,大氣環流、颱風、季風和柯氏力。冰雹是很大的.上升氣流所形成的,越大的上生氣流冰雹就越大。大氣環流是大氣中的大規模流場,南、北極附近是由西向東,南回歸線是往西北邊吹,北回歸線是往西南邊吹。最近有許多颱風,你們知道颱風是如何形成的嗎?一、北、南緯五度到二十度。二、溫暖水氣。三、寬廣洋面。四、熱帶擾動,只要有這四個條件就可以形成颱風。我想大家都知道臺灣的季風吧!夏天吹西南風,冬天吹東北風,而東北風又稱新竹風,因為它可以風乾新竹米粉,而這些風會因柯氏力而旋轉,柯氏力是一種因地球自轉而改變方向的力量,很多天氣、自然現象都因柯氏力而改變。

  這次戶外教學讓我受益良多,有專業的王老師指導氣象,我幾乎都聽得懂,希望下一次也有那麼好玩的戶外教學!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5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天一大早,我們小記者們來到了焦作氣象局來參觀。

  啊哈!我們是來得最早的,我們排好隊,領了一些關于氣象的資料,先簡單了解一下氣象知識。不一會,氣象員阿姨帶著我們開始參觀。

  首先,我們來到了一個小花園里,這個小花園可不是普通的花園,里面有許多的儀器,講解員阿姨一一地為我們講解:風向風速傳感器是測量風的方向和速度的。雨量器是觀測降水量的儀器,百葉箱是安裝溫、濕度儀器用的防護設備,閃電定位儀是探測閃電發生的強度和方向的……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室內,講解員又為我們在大屏幕上展示了各種氣象知識,為我們演示了天氣預報制作的流程。我們又來到了天氣預報演播室,這里是錄制天氣預報的',有三位同學還進去體驗了當天氣預報員,神奇的是演播室后面的屏幕上是一塊藍色的布,但在電視機上看,卻是一片藍天白云,原來這都是高科技的原因呀!

  最后,我們參觀了走廊上的宣傳知識。我知道了什么是人工降雨,原來,有時候下的雨,不是大自然降下來的,而是人工輔助降雨。但人工降雨的時候必須要有云和降水形成的天氣條件,然后向天空發射一枚炮彈,這樣,雨就嘩啦啦地下起來了!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6

  人們常說,童年的時光總是美好的!我的童年時光也是美好的,歷歷數來,家鄉的氣象站就象一顆燦爛的明珠,深深地烙在我的記憶之中。

  小時候,因為爸爸媽媽工作繁忙,不在我身邊,我從小就在奶奶家長大。奶奶家在一座古老的縣城郊外,那里沒有像樣的公園和游樂場所,但附近有一個頗有名氣的氣象站。這個聽起來與童年無關的氣象站,卻給我的幼年帶來了無數歡樂。可能是對環境有特殊的要求吧,家鄉的氣象站就好像一個小園林,就連風向標也是建在鳥語花香的花園里的。記得我經常問爺爺,電視里的'阿姨是怎么知道天要下雨的?爺爺總會說,這都是我們全國各地的氣象站的功勞啊!童年里的我充滿了無限遐想,每當我看到那高大的風速風向儀、潔白的百頁箱和各式各樣的溫度濕度計……內心總是充滿無限的好奇。氣象站里的各種復雜難懂的設備和儀器,一直激蕩著我的好奇心,也始終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直到現在,我一看到小朋友玩的風車,就會聯想到氣象站那高大的風速儀。

  氣象站花園旁邊有個水塘,水塘里種著荷葉,再外面是大片的樹林。這里可是我和小伙伴們嬉戲的天堂啊!春天,那里百花齊放,我常和弟弟去采野花,撈蝌蚪;夏天,園內樹木蔥綠,我們常去觀荷花,捉青蛙;秋天,四周層林如染,我們就去摘菊花,找紅葉;冬天,遍地素裹銀妝,我們去堆雪人,打雪仗。記得有一年夏天,我和弟弟去捉青蛙。說來也怪,有些青蛙趴在岸邊一動不動,我的手離它只有一厘米了,它還是沒反應,我很容易就抓到了它。回到家后,我向家人不止一次地炫耀我捉青蛙的本領,但心里感到很奇怪,為什么我的手離它那么近它還沒有反應呢?終于有一天,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青蛙的眼睛對活動的東西很敏感,對不動的東西反應遲鈍。我之所以輕易捉住青蛙,是因為我下手很慢。再后來,我知道了青蛙是保護莊稼的衛士,從此以后我自己再也不捉青蛙了。每當看到別的小朋友在捉青蛙時,我都會上前制止,實在制止不了,我就教他們下手迅速,因為我心里知道,這樣青蛙是很容易逃掉的!

  感謝你,家鄉的氣象站,你給我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也激勵了我對科學知識的無限渴望,那里存有我成長的足跡,更有我無盡的親情和向往……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7

  日前,我參加了邵陽市小記者協會組織的氣象局探秘之旅。這之前,我還從沒見過氣象局是什么樣,今天終于可以掀開這神秘的面紗了,我興奮得手舞足蹈。

  14時30分,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了邵陽市氣象局。首席預報師給我們講解了天氣知識以及天氣預報是如何預測的'。他說:這些儀器和裝置都跟天上的衛星相連接,衛星把整個云層的變化過程全面記錄了下來,傳送到這些裝置中,再經過工作人員對資料進行整理后,就變成我們每天看到的天氣預報。但天氣是瞬息萬變的,而我們的氣象站又太少,所以天氣預報也有不夠準確的時候……聽著叔叔的精彩講解,看著周圍電腦上顯示的風級、雨級等數據庫,真讓我們眼花繚亂。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奧秘真是無處不在!然后,小記者們還提出了各種問題,叔叔都細心地為我們一一解答,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神秘的氣象知識。

  接著叔叔又帶我們參觀人工造雨炮臺。哇!雄偉的大炮,昂首向天,仿佛在向人們展示著它的神威。叔叔介紹,其中一種人工降雨是利用高炮、火箭從地面上發射,炮彈在云層中爆炸,把炮彈中的碘化銀燃成煙劑撒在云層中,云兒遇冷又變成小水珠落下來,就產生了人工降雨。人工降雨可以給大地帶來滋潤、緩解持續的高溫,給我們人類帶來了多大的便利!

  不知不覺中,活動結束了,可我們還意猶未盡地看著這些神奇的儀器,心中眷戀著有機會再來看看它們。這一次氣象局探秘之旅真是一堂有意義的課外科技課!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8

  天氣是千變萬化的,它與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

  古人抓住這一聯系曾經總結出很多關于關于氣象的諺語,比如:夜里星光明,明朝依舊晴。螞蟻搬家或蜻蜓低飛馬上要下雨……可現在這些諺語似乎不是那么靈驗了。

  一天夜晚,小明看到滿天都是星星,心想:明天天氣一定很好吧!因此,第二天,他便叫上幾個小伙伴一起到河里去游泳。剛下水不久,天空突然烏云密布下起了傾盆大雨。小朋友們發現河水越漲越高,趕緊想爬上岸,可是已經來不及了,河水已經沒過了他們的頭頂……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我急忙找來幾個會游泳的大人來幫忙。真是不幸中之萬幸啊,幾個差點喪命的小朋友最終還是得救了!

  剛種下的禾苗最怕干旱。一日,一位農民伯伯正想到菜園里地給剛種下的菜苗澆水,剛走出家門,就看見許多蜻蜓飛得很低,他開心地自言自語道:“看來今天用不著自己去澆水了,老天爺會給咱的菜苗澆水了。”于是,這位農民伯伯就放下手中的活去干別的事情了。沒想到,等到晚上,還是沒有等來這場雨。第二天,這位農民伯伯趕緊去菜園給菜苗澆水,看到菜苗的葉子都變得枯黃萎焉了。

  古代流傳下來的那些看天識氣象的至理名言,為什么現在都不靈驗了呢?還不是因為現在的'環境改變的緣故嗎?還不是因為人類對大自然污染得太嚴重所造成的嗎?

  保護好我們生存的自然環境才能使得我們的氣候變得正常!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29

  你知道天氣預報是怎么來的嗎?你知道霧霾是什么嗎?你知道雷電災害的防御嗎?

  今天,我們實驗小學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一起去參觀縣氣象局,聽到這個消息后,同學們都興奮不已,喜形于色。在一片片歡聲笑語中,我們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氣象大樓的門口。

  這座大樓看起來既威嚴又氣派,一位講解員叔叔先引領我們來到了大樓的二層,告訴我們這里是氣象探測室,里面有很多探測設備,比如說溫濕度、降水量、風速、太陽輻射等等都是從這里監測到的。這真是太神奇了!原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天氣預報都是從這里發出來的啊!

  參觀完了二樓,我們又返回來到了一樓的大廳,大廳的墻壁上掛了許許多多關于天氣的小知識。在這里,我知道了霧霾是由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組成的,它們會讓空氣變得陰沉灰暗,它還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而我們的.應對方法就是要避免霧天晨練,盡量減少外出,出門要戴口罩。同時我還知道了雷電防御指南。例如:雷電天氣的時候在空曠地不能打傘,不能把農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要切斷危險電源,不能在樹下、電桿下、塔吊下避雨;盡量不使用無防雷裝置或者防雷裝置不完備的電視電話等電器……

  不知不覺我們的參觀就接近了尾聲,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戀戀不舍地返回了學校。在回去的路上,我在心里默默地想:在災害發生之際,也許一個防災救災的小知識,都有可能成為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甚至保護他人的“生命急救箱”。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30

  星期天,我和六安小記者團一起參加了靚眼行動和小小氣象家活動。

  我們首先來到開發區醫院,醫護人員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眼科主任詳細地給我們介紹了眼睛的結構,怎樣保護眼睛,還有近視、遠視的形成原因。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如何保護眼睛這個“心靈的窗口”,如何更好地科學地用眼。

  我們又來到各科診室里參觀,哇!好多器械啊!有一次性輸液器、聽診器、大型拍照器……現代技術可真先進啊!

  下午,我們來到市氣象中心,這里是我非常有興趣的地方,因為我一直都對天文很感興趣。在這里,我知道了如何觀察氣象來判斷天氣情況,如何識別預警信息,如何躲避自然災害。

  在中央公園里的氣象監測點,我看到一個很高的'“鐵塔”,上面有一個正在旋轉的“勺子”,旁邊還有一個“扇子”擺來擺去的,還有一根像玉米棒一樣的設備,真是奇怪啊!聽氣象志愿者介紹,這是測量風速和風向的。在旁邊還有一個測量水量的儀器,看起來像是一個大水池里放了一個電風扇,如果第二天下雨了,水量變化,我們就可以測量出每天的降雨量,同樣的方法,還可以收集冰雪,測量出每天的降雪量。原來我們平時所知道的天氣預報都是這樣測量出來的啊!

  通過這次參觀,我既了解了有關眼睛的科學知識,還了解了氣象的一些相關知識,真是大開眼界啊,讓我度過了難忘的一天,希望以后有機會能更深一步地了解它們。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31

  氣象局是以天氣預報、氣候預測、人工影響天氣、干旱監測與預報、雷電防御、農業氣象等服務項目為主要工作的政府部門。

  今天,我跟同學們一起來到氣象局聽講座。活動共分四個環節:第一個是“雷電災害及其防護”的講座;第二個是“氣象科普知識”的.講座;第三個是有獎問答賽活動;第四個是參觀氣象局。

  很快第一個環節開始了,張叔叔講了一些關于雷電的知識,我知道了夏天雷電比較多,東至縣年平均雷暴日40。4天,極端雷暴日有57天。我還知道了積雨云表示有雷雨,雷云閃電有云內閃電、云際閃電和云地閃電之分。

  接著,活動進行到第二項。姚叔叔給我們講了氣象科普知識,讓我知道了什么是天氣,什么是氣候。

  然后,來到了最激動人心的環節——有獎問答賽。叔叔們問了一些問題,全被別人答對了。叔叔接著問:“為了安全,飄在天空中的氣球充的是什么氣體?A、氫氣;B、氦氣;C、氮氣。”我第一個舉手,叔叔找到了我,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回答:氦氣。我答完就后悔了,好像答錯了。但沒想到,答案真是氦氣。太棒了!我答對了,獲得了獎勵。

  最后是參觀氣象局,我們參觀了叔叔們的辦公區域、氣象實時監控系統、氣象預報預警平臺,體驗了科技帶來的發展。

  這次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不僅讓我玩了一天,也學到了很多關于氣象的知識。

  參觀氣象站作文 篇32

  氣象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每天,我們都會關注天氣預報,天氣預報中的氣象資料是怎么得到的呢?今天,我帶著疑問參加了“參觀氣象局”的活動,了解其中的奧秘。

  在氣象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一個小山坡,這個小山坡和普通小山坡唯一的不同是這個小山坡放置著許許多多十分專業的測量天氣的機器。

  在一個“長著四條腿”的機器前,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它的名字和功能:“這叫淺層低溫測量儀,它可以測量地下5、10、15、和20厘米的溫度。”“那么地下20厘米以上要用哪個儀器呢?”我問。“這就要用深層低溫測量儀了,它可以測量地下20厘米以上的溫度。”說完,工作人員帶著我們來到另一個儀器前,并告訴我們這個是深層低溫測量儀。接下來,我們還參觀了“生物舒適度測量儀”,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我知道了它是通過測量溫度、濕度、風速等,從而來計算生物的舒適度指數。最后,我們還參觀了“百葉箱”,從工作人員的'口中,我了解到了百葉箱的用途,它是保護溫度計和濕度計的,我們平時看天氣預報的溫度和濕度就是從這里得到的。

  參觀完了儀器,工作人員還給我們上了一節《氣象安全講座》,讓我懂得了更多的氣象知識。

  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參觀活動,它不僅讓我認識了許多的氣象測量儀器,還豐富了我的知識,開拓了我的視野,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

【參觀氣象站作文】相關文章:

參觀氣象站作文05-03

參觀氣象站作文07-12

參觀氣象站作文04-15

(優)參觀氣象站作文08-11

[精華]參觀氣象站作文08-08

[優秀]參觀氣象站作文08-13

【精】參觀氣象站作文2篇07-21

參觀天門國家基本氣象站作文07-04

宿州氣象站游記作文08-23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韩国偷自拍拍 |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 一级欧美一级日韩中文片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自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