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古箏的說明文

時間:2023-05-07 02:20:52 關于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特別是其中的說明文,更是常見,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這種類型的作文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1

  關于箏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說乃是有瑟分劈而來,另一說乃是因發音錚錚而得名。《集韻》就持“分瑟為箏”之說:“秦俗薄惡,父子有爭瑟者,人各其半,當時名為箏”。當然除了父子爭瑟的說法而外,還有兄弟爭瑟,以及姊妹爭瑟的說法。這些大同小異的傳說也正好說明這些說法的不可靠。此外就常識而言,瑟分為二就就成了破瑟,豈能算箏?若將瑟破為二而修補成箏,恐怕遠比制作箏、瑟要難吧?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其發音的性質而得名,劉熙《釋名》中“箏,施弦高,箏箏然”,就持此說。說箏因“施弦高”而發音“箏箏然”,這音色顯然乃是對瑟的音色舒緩而言的,這就把箏與瑟聯系起來了。確實,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因樂器的來源而命名(例如胡琴),也可以因研制方法而命名(例如琵琶),更可以因為音色而得名(例如巴烏),這兒的`箏因音色發音“箏(錚)箏然”,而得名也未嘗不可。從后文來看,起初的箏與瑟并不密切,這就失去了箏瑟音色對比的意義,從而使此說顯得難以使人全信。

  以上所說箏的命名,也涉及到箏的起源。既然“分瑟為箏”之說不可信,那么出事的箏呀就不是破瑟而成的了。那么箏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漢·應邵《風俗通》載文:箏,“謹按《禮樂記》,五弦,筑身也。今并、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2

  我非常喜歡彈古箏。幼兒園中班時就參加了南京藝術學院的古箏訓練,經過幾年的訓練,我經常參加少年宮的表演。去年暑假去大連參加古箏比賽時還得了全國金獎呢!

  你知道嗎?彈古箏是要付出辛勞和汗水的。記得有一次,練習比賽曲《井岡山上太陽紅》時,想起老師說搖指能得高分,要我多練習搖指。我想搖指是我的長處,這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一看,我大吃一驚。啊!那搖指長達兩頁樂譜,不是簡單的搖一下就了事,而是搖五分鐘!當時,因為搖指時間特別長,練習時老出差錯,媽媽又出差不在家,沒辦法,只好埋下頭一遍又一遍的彈,一句一句地背樂譜。經過無數次地刻苦練習,我終于嘗到了成功的.喜悅。現在那段搖指已不在話下。我以搖指的特長加了分,拿下了全國金獎。我為我自己驕傲自豪!

  今年,我還參加了古箏八級考試,要考樂理了,要求很高,如果平時不認真練習,是不容易過關的,嘿嘿!這個可難不倒我!最后考試樂理和曲子一起通過了哦!

  我暗暗對自己說:“我真棒!”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3

  “古賢存六藝,大游宣四方”聽一曲古韻,所有的苦惱便隨風煙消云散了。

  下午又要去學古箏了。我的心也隨之“噗通、噗通”的跳起來,我的古箏老師是個男士,姓徐,個子很高,是那種細高細高的,他的臉圓圓的.,鼻子有一點點塌塌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眼睛下面總是帶著濃濃的黑眼圈,節假日時他的課特別多,都和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呢,有時候,他連飯都吃不上。我非常喜歡聽他彈古箏曲。

  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哪里,我今天又要學新曲子了,一首曲子對我來說意味著一個生活調味劑——酸甜苦辣咸,酸:學習的時候,我總是有一些小小的錯誤,老師總是會幫我改正。甜:每當我成功的彈出了一首曲子,每當我的一些小小的成功被老師、家長表揚時,我在舞臺上表演后,臺下的觀眾鼓掌時,我會在心里歡呼雀躍,像鳥兒一樣歡騰。苦:有一次,我在談《將軍令》的時候,突然收一痛,原來彈出了水泡了……

  我今天學的是《陳杏元落院》,它是河南箏的曲子,曲子中的陳杏元和王昭君一樣為了民族遠嫁他鄉,我十分敬佩他們的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但是因為語言不同等種種原因,嫁過去的女孩一般都要嫁給五、六十歲的老者。一本最后都是過著俘虜的生活,陳杏元最后郁郁而終了。

  我十分敬佩陳杏元,又十分同情她,所以我彈這首曲子時總是帶了一些悲哀的情緒在內,這樣彈出的效果就特別好。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4

  人生在世,匆匆的來,匆匆的走,生命再長也不過一百年的功夫,人生一代一代地過去,這個世界上就有了一些稱為“人文”的歷史產物,經過幾代的發展,又成為了供人類把玩的東西。箏,恐怕就是如此而來的。

  對于箏的起源,各家有各家的說法,有人說瑟即是箏,有人說古琴即箏,種。種諸如此類的說法,在這個華夏大地上爭執了將近幾百年。

  箏的歷史不長,不過幾千年,不過由于流傳較廣,漸漸劃分為兩大派:南派和北派。又細分為:山東、潮州、湖南、客家、蒙古、朝鮮、河南、浙江等九大流派。其中,最為耀眼奪目的一支,應是后起之秀——浙江箏派。

  浙江箏派歷史很短,但經過幾代浙派傳人的努力,浙江箏派在北派、南派技法的基礎上移植,融匯,創新,逐漸由衰敗走向興盛,成為在百家爭鳴的箏壇“一枝獨秀”的箏派。

  對于南北兩派技法上的不同,我幸運地師從于兩位老師,我的啟蒙老師屬于北派風格,而我后來的王老師則是地道的南派風格。因此,我應該說比較清楚的知道南北兩派的風格差異。

  在這之后,箏曲又逐步增加,有些箏曲甚至移植了打擊樂的`演奏方式,在彈奏間歇加入敲擊、拍打等動作。古箏的表現力也進一步增加,從樂隊的伴奏樂器,發展到能獨奏、從奏、合奏、齊奏的全面的樂器。箏,雅俗共賞,才會流傳到今天,在一批一批演奏家的努力下,我相信,這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箏,會繼續壯大,發展。

小學生關于古箏的說明文400字5篇5

  我愛古琴古箏,大家都不陌生吧,它可以彈出優美的音樂,可以跳出優美的舞蹈!我愛古箏,我的夢想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古箏演奏家。

  古箏是一個很古老的樂器了,韓國叫伽耶琴,越南叫十六玄琴,最晚也在200秦朝以前。在戰國時期已經廣為流傳。古箏有24根琴弦,其中有4根是綠色的,現在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古箏又名"秦箏"。弦樂器,木制長形。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箏父徐振高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zu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陜西箏九個流派。

  在我很小的`時候,聽到電視里傳出空靈的古箏曲是,就會被深深吸引。每次從古箏教室門前走過,我就會被美妙的聲音勾住腳步。一個個音符就像小精靈似的蹦出教室,飛入我的耳朵里。于是我夢想自己長大后成為一名優秀的古箏演奏家,在寬闊的舞臺上展示自己熟練的演奏技藝!

【小學生古箏的說明文】相關文章:

我與古箏的小學生作文05-01

古箏和我小學生作文04-27

學古箏小學生作文范文04-27

古箏的作文07-08

古箏的作文09-08

古箏考級04-30

小學生作文:幽默的古箏老師05-01

古箏優秀作文12-23

古箏表演作文08-04

古箏比賽作文05-31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一道丝袜国产一区高清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 在线不卡日本v一区ⅴ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欧黑人 | 日本午夜片源在线看免费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