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端午的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的作文600字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1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里,人們不僅以龍舟競渡來歡慶,而且有吃粽子的習慣。吃著清香的粽子,人們不禁要問:粽子是怎么包的呢?包粽子大致可分以下五步:
首先是浸米。包粽子要用糯米,米要事先浸泡一下,這一步工作最好放在包粽子的前一天進行。浸泡時,要先把糯米淘干凈,然后倒入容器,假如稍多的水,靜放即可。
再次是拌料。當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粽子時,拌料的選材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國民族眾多,各地風貌人情、地方口味各不相同,因此拌料方法也數不勝數,無法一一說明。這里,我只講講溫州地區常見的方法。
最簡單的是“白粽”,只有純糯米一樣東西。較簡單的'有豆棕,花生粽等,只要把紅豆或蠶豆、花生等東西和在糯米中,以糯米為主即可。較難配的是肉粽,也就是夾肉粽。肉最好是稍咸的,精多肥少。和時,把肉切成小塊,米中倒入少許醬油、味精、放置待用。最復雜的是嘉興的“百寶粽”,它用料很多,如花生仁、松仁、核桃仁、火腿絲、蓮心、棗肉等,這些適量即可,用得最多的是豆沙,豆沙中要多放些糖。包前,要先把前面說的東西包在豆沙中,揉成球狀。
拌料結束接著是包粽。包法也多種多樣,而且隨粽葉不同而不同。就粽子的形狀來說,有夾角粽、小腳粽、秤砣粽、三角粽、八角粽、魔方粽等等。包法不一,各有千秋。包時注意:豆棕里的餡要均勻;肉粽的餡心要在中間,但不宜太大、太多,否則會隔斷糯米。包粽子是一門看來容易、實際卻很難掌握技巧的技藝,得下一番功夫才能學會。
最后一步是煮粽。煮粽時,把粽子都放在高壓鍋中(溫州老店都是放高壓鍋里的),但不同味道要放到不同的鍋中,加上浸沒粽子的水,先用旺火把水燒開,再用文火加熱半小時。煮好后,千萬不能馬上開鍋,而要悶上半天才行,這樣才能熟透。
粽子吃起來清香、味美,殊不知,包粽子還有大學問呢!不論何事,持之以恒才是硬道理啊。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2
年年歲歲節相似,歲歲年年節不同。國家將端午節列入法定假日,這使得大部分國人都能在假期中享受端午節的快樂和風光。
在端午節,我們更忘記不了一個人,那就是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為此人們認為端午節起源于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投江自殺這一事件,魏晉時期,周處撰《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記載了屈原投江自殺后,楚國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貯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隨著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忘記,國家將端午節列入法定節日,就是保護我國的傳統節日,更是發揚光大我國傳統文化,讓我國優秀文化傳統萬古長青,似水長流。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鼓,滿街路。”可見端午節不僅僅是吃粽子,祭祀屈原,還有門前插柳放艾葉=,手上脖子上戴上香囊,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當然地方不一,文化形式不一。我們農村端午節除每個人能穿上新衣服外,還能吃上各種各樣的綠豆糕。大人小孩子圍坐在周圍互話農桑,拉著家常。孩子們只顧玩高興。當然還要五月五走親戚,定了親的'姑娘會收到婆家一份精致的禮物,婆家的好朋友借機會到親家看看媳婦什么樣。
如今,似乎在人們的心目中,端午節卻成了粽子節,或者屈原節,而沒有挖掘出真正的端午節的文化傳統。端午節,既不是粽子節,也不是屈原節。端午節就要真正挖掘出其傳統文化的深意,進行傳承,不能簡單的一個“吃”,更不是一個“祭”,而要的是文化內涵。
在文化的傳承上更應把文化內涵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結合起來。在關注人們的生活、關注人生命的質量和關注親情友情上下功夫,在文化方式和形式上來些創意,更要繼續傳統。確實讓端午節豐富起來,活躍起來,讓節日轉起來,唱起來,傳下去,形成中華民族特色的文化節日理念。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3
一年又一年,屈原離我們而去已經兩千多年了,歲月的塵埃里,人們并沒有遺忘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如今,紀念屈原的端午節已經成為我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很久以前,人們就不進行向河里投粽子這種浪費的事情了,現在的端午演變成了一家團圓,享受美味的節日。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團里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不怎么喜歡這種肉粽的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粽子原有的`滋味。
我家鄉的甜粽味道非常清香,不加修飾,更容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干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媽媽還會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折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桿,載入锃亮的瓷盤,看著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片的濃綠被這波濤淹沒,媽媽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扣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桿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欲。撈入盤中,松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托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幾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仿佛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向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愿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要掛蒲艾、吃粽子、喝雄黃酒,有些地方還有賽龍舟的活動。這些習俗可是經過20xx多年的演化而來的。
相傳偉大的屈原就是在農歷五月初五那天跳進汨羅江的,人們劃著小舟在江上尋找并希望能夠救出屈原,這樣的形式最后就演化成賽龍舟。屈原的尸體沒有被找到,人們為了怕江中的魚兒啃食屈原的尸 體,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汨羅江里,善良的人們相信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后來,這種活動不斷的變化,到現在就演變成了農歷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俗。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也漸漸變成了 一種民間風俗。
吃了早飯,奶奶端出浸好的糯米、紅棗、赤豆和粽葉準備裹粽子。我一看,來了興致,搬來小椅子也要湊熱鬧。奶奶教我先用三片粽葉圍成一個小漏斗,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放一些紅棗和赤豆 ,然后再在上面添上一些糯米。我看了一下就說:“哎!這個太簡單了!奶奶,讓你既聰明又能干的孫子包個粽子給你看看。”我三下五除二的.就做好了,可是,后面的步驟讓我洋相百出。一會兒,米 就從粽葉的縫里露了出來,堵了這邊就漏了那邊,忙得我手忙腳亂、汗流浹背的。還有一個好不容易扣好了線,可等我一拎它就都全散架了。
我可是越戰越勇,毫不氣餒,在“犧牲”了無數粽葉之后,我終于裹了一個比較像樣的粽子。嘿,別提我的高興勁了!
中午吃粽子的時候,我拎著粽子向每一個人炫耀:“看,這是本少爺我親自動手裹的粽子,怎么樣,厲害吧?呵呵,我真是可愛又聰明呀!哈哈……”大家看著我得意的樣子都抿著嘴偷笑!
這個端午節真快樂,因為我又學會了一樣本領,同時我也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要有耐心!因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5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日的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它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便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大眾心間。如今,每到,大眾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咱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6
今天是端午節,一大早爸爸就把早已買好的排骨、青菜、酒等裝上車,急急忙忙的帶上我和媽媽往鄉下奶奶家趕,因為今天奶奶家雇用了七、八個人和她們幫忙套果樹袋。
一路上,我們一邊聽著優美的流行歌曲,一邊欣賞著車窗外的自然風光,不知不覺來到了奶奶家。
只有奶奶在家等候我們,爺爺和姑姑早已領著他們去了果園套袋,不一會,奶奶給我們每人舀上了一碗用艾蒿、蛀牙草、小麥棵等熬好的荷包蛋,聽奶奶說:端午節吃了這種荷包蛋,喝了這種湯,不僅能治頭暈、頭疼,還能斬除妖魔,延年益壽。我趕忙端起碗來聞一聞,確實香味撲鼻,清香四溢,嘗一口,甜滋滋,咬一口荷包蛋,潤滑、香嫩,奶奶的手藝還真不錯來,感覺舒服、好吃極了!
吃完荷包蛋,奶奶又從大鍋里端出了熱騰騰的粽子,我三下并作兩下的撥開粽葉皮,又狼吞虎咽的吃了個香味四溢的八寶粽子,奶奶又遞給我個肉餡的粽子我又吃上,本來我還想嘗嘗葡萄干的、黑米的.、大紅棗的……每樣嘗一個,這時媽媽說;“小杰,你不留點肚子,中午可有頓豐盛的午餐”。其實我的肚子早已撐的鼓鼓的,也沒胃口再吃了。
我問奶奶說:“奶奶,你們這兒端午節為什么吃荷包蛋和粽子”?奶奶理直氣壯的說:“當地風俗唄”。我告訴奶奶說:“每年的五月五日定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又把屈原為什么跳汩羅江自殺,當地人們又怎樣紀念他、懷念他……統統給奶奶講了一遍,因為奶奶沒文化,奶奶聽后連聲說:“奧!奧!奧!……”。
奶奶說:“現在生活好了,家家都包粽子,這種是你四奶奶送來的,那種是你五大娘送來的,還有......不一會,果園里打來電話,讓再給他們送些果樹袋子去,我就和爸爸去了果園送袋子,媽媽和奶奶在家當廚師,準備飯菜招待雇傭的套袋的人。
看看這有趣的端午節,展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愛國詩人屈原的緬懷之情,這種民族節日將發揚光大,源遠流長。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7
一股濃濃的粽香,飄入我的鼻子。一聲聲強而有力的擊鼓聲,伴隨著堅定的吶喊聲傳進我的耳朵。不錯,今天就是一年一次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它的活動項目有很多。吃粽子、吃咸鴨蛋、賽龍舟、撞蛋……在這些活動中,我最喜歡的還是有趣的“賽龍舟”。
據說,賽龍舟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投江,人們不想讓魚群吃掉屈原的身體,所以開船驅散魚群而由來的。還有的說是漁夫捉到了一條小水蛇,剝掉了它的'一片鱗,解除了它的封印,結果小蛇變成了一條龍。為了紀念這件事,人們就舉行了賽龍舟。
龍舟比賽快要開始了。選手們個個都摩拳擦掌,信心十足。徐徐吹過的微風,仿佛在為選手們加油助威。河面上,水流靜靜地流淌著,也靜靜地期盼著比賽的開始。天空中,云朵悠閑地飄著,好似也想看看這場激烈的比賽。快看!運動員那健壯的體魄,有力的雙手,正蓄勢待發,準備書寫一篇新的龍舟篇章。
比賽開始了,一隊又一隊的隊伍出發了,我數了數,一共有六隊。每一隊都穿著統一的服裝,戴著統一的帽子,齊頭并進。看,他們那整齊劃一的動作,好似只有一個人在操作。他們的手不停地揮舞著,一會兒快,一會兒慢,一會兒往前,一會兒往后,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他們的眼神是那么堅定,動作是那么賣力,在擊鼓手一聲聲響亮的擊鼓聲中,奮起直追前面的隊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一轉眼已經到了后半段了。人群的歡呼聲越來越響了,選手們又進入了他們的“戰斗”。龍舟的速度越來越快,仿佛龍群在江水中急速飛騰。漸漸的,漸漸的,50米,20米,10米,終點越來越近,只最后6號隊伍把后面的五條龍舟遠遠地甩在后面,沖線了!
賽龍舟真是一項激烈的比賽啊!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8
端午節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的作文600字 篇9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節日——傳統端午佳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傳統端午佳節,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奶奶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把四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四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的時候,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傳統端午佳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的作文600字】相關文章:
端午的作文02-18
端午作文11-22
端午作文07-28
端午作文07-28
作文 端午07-30
端午時節話端午作文08-20
端午游玩的作文04-06
過端午作文05-07
端午的粽子作文05-11
端午風俗作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