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清明作文匯總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作文7篇,歡迎大家分享。
清明作文 篇1
“吳山楚驛四年中,一見清明一改容”,歲歲清明,今又清明。——題記
清風細雨——大概只有這種天氣才襯的上清明吧!經過一場溫潤的江南雨的洗禮,清明算是到了。
“梨花風起正清明”。早在幾天之前,燈籠、紙錢、蠟燭等就在各大小店鋪出現。人們拿著這些東西,去給逝者掃墓,在逝者的安息之所,掛上燈籠,點著蠟燭,焚燒紙錢,磕頭跪拜,在心中默念著想要對逝者說的話。通過這些物品、動作,人仿佛與逝者建立了某種意義上的聯系,憑此來表達對逝者的敬意與追思。微風與細雨相生,陰天與薄霧相伴,綠草與黃土相襯,人間與地下相連——這也算是清明所獨具的藝術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雖說是個節日,但卻一點也不讓人感到輕松,雖說這個節日是在春季,卻似乎還未褪去冬季的沉重。一年之中,也許只有清明這一天,是特意為人預備的,可以讓人如此遠離塵囂、遠離世俗,面對逝者,心中所存,也許只是懷念、悔恨、遺憾、淡然,抑或是僅僅想問一問逝者在那個世界是否安好。佇立在墓前的人們啊,那微紅的眼眶中所含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情感?
“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是為祭奠逝者而設的,逝者?死者。人對于死,總是有不同的見解的,就如“逝”和“死”二字,同樣的含義,表達卻截然不同,而“逝”更加詩意、更加坦然。逝去的過程,就如如煙一般散去,無拘無束,了無牽掛。所以我一直相信,人是有靈魂的。在人即將西去之時,靈魂會脫肉體而出,如煙一般漂浮在空中,無形無影,來去自如,在眾人為其逝去而悲痛時,靈魂會在一旁如釋重負般地微笑——就如出生時,生者在啼哭,而眾人在歡笑一樣,之后便隨風散去。然后,在每年的清明時節,靜靜地接受人們的悼念,感受人們的祝福。說不定,在那個逝者的世界里,人們還能留有塵世的記憶,還能找到同樣已在那個世界中的親人,甚至認識不少新朋友,閑暇時能聊聊天,這樣,在那個世界的人們,就不會寂寞孤單了吧!我如是希望著。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歲歲清明,今又清明。
清明作文 篇2
4月5日是清明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也是包青團的日子。
奶奶打來電話,叫我和姐姐一起去包青團。接到這個消息,我興奮不已,一蹦三尺高。爸爸帶著媽媽、姐姐和我開著紅色的汽車,飛奔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
來到奶奶家,桌上放著面粉,綠色的不知道什么東西(后來知道那叫艾靑,是做青團必備的東西),還有一把剪刀。先把綠色的東西倒進面粉里,攪拌好,就變成了“綠面粉”。再將“綠面粉”做成一個個小碗的形狀,里面放些咸菜或芝麻,還可以直接把這個洞用面粉填滿。然后,把口子填滿。
還能做花樣式的。如綠刺猬、綠兔子、綠蘋果……
最簡單的是做綠刺猬,圓身體,小腦袋還長刺。圓身體就是一個圓青團,小腦袋可以用手輕輕捏一個小小的,尖尖的小橢圓形。而刺不是用手的,是用剪刀一刀一刀地剪出來的。眼睛、嘴巴、鼻子,可以用剪刀刻出來。一只小小的'、綠綠的、圓圓的、長刺的小刺猬就這樣誕生了。它小巧玲瓏、非常可愛。
清明作文 篇3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苦。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天空中綿綿的細雨,黯然的氣氛,莫名憂傷的心,似乎在不約而同的傳遞者著一個清冷的信息;清明到了。
其實,自從父親去世,我對清明節是很敏感的,敏感到聽到心會絲絲的疼,就像聽到父親這兩個字一樣。不知是想念父親太重還是我太固執,一年多了,我至今都還不愿意相信父親走了。但又從我每次回到家的落寞中,從與媽媽通電話時媽媽那無言的思念中,我又確信我的父親真的走了,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不管我們如何的想念,如何的呼喚,他都不會再回來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我親愛的父親,雖然現在我有了富足的生活,但我現在已沒有了孝敬您的機會。我恨自己,恨自己沒能在您活著的時候給您足夠的愛,恨自己沒在您想念女兒時及時的回去看您,哪怕能陪您待上三兩天,我想您也會很開心,很滿足的。
最近一段時間,我總會不間斷的想起您。恍惚的夢里,看見您像我走來,您還是老樣子,戴著深藍色的`老式的帽子,深藍色的中山裝,黑色的褲子,黑色的布鞋。我驚喜的喊,爸,突然,您不見了,我瘋狂的四處尋找,抽噎著從夢里醒來,望著天花板,再也無心睡眠。寂靜的夜,往事歷歷在目浮現在眼前,我不禁潸然淚下,思緒萬千。懷念您在田間忙碌的身影,懷念您親切和藹的笑容;忘不了在南京看病時,您站在病房的窗前望著外面的那一聲長嘆,忘不了您和媽因為想我半夜還打來電話,您說白天怕影響了我工作,放下電話,我已泣不成聲。我更忘不了您和媽媽對我說,四個孩子當中最對不起的就是我,說那時讓我退學也是沒辦法,聽您說這些,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委屈還是什么,竟然像個孩子一樣的哭起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您讓我退學我不甘心,但我也從心里理解您,理解您和媽媽。為了我們姐弟四個,您和媽操碎了心,起早貪黑,辛勞奔波。雖然日子不算富裕,但你們卻給了我無私的愛和溫馨百倍的家。
自從您走以后,我都不愿意和別人談論您,更不想聽到爸爸這兩個字,因為我怕它會觸動我心底里的痛。捧著您的照片,我有好多好多的話要給你說,說我的工作,我的家庭,還有這一年多來你不在的日子里所發生的一切一切,可是,爸爸您能聽到嗎?
又是清明到,紛紛雨花落。可知道,這綿綿的細雨是我想念親人的淚滴,這絲絲的涼風是我訴與親人的心語,這漫山遍野的花草則是我對天堂里親人的祝愿和祈禱。
清明作文 篇4
清明節前四天,天高云淡,風輕日麗。由于擔心清明時節天氣下雨,于是決定提前上山去掃墓祭祀祖先。車在山脊中穿越,公路隨山勢起伏忽上突下,雖說人在車內有點沉悶,但親和的春風吹拂臉面,讓人薫香微醉。兩邊的山坡上一派綠意,花卉、苗木、盤景一路風景園林基地,姹紫嫣紅,爭奇斗艷。層層梯田里,芳草萋萋,星星點點,去年收割機留下的禾樁還在田中豎立,醒目張揚,仿佛在訴說著歷久彌新的陳年往事。
我記得當年下放農村,每年此時,稻田里的紫云英開得鮮嫩光亮,濃綠匝地。乍眼一看,疑似綠色地毯。花開傘形花序,呈現出紫色花朵,猶如蜻蜓點水,在大海般的綠波中搖曳蕩漾。分外妖嬈。紫云英主要用作稻田冬季綠肥和花卉,還可用作動物的飼料,口感甚佳,成本低而養分高。更大的作用是一味中藥,名稱翹搖,主治破血、止血生肌。利養五臟,明耳目,袪熱風等功效。不知什么原因,現在冬閑稻田不見綠色如茵,更難尋覓紫色妖姬的身影。現代種田全靠化肥和農藥當家,圖省事、快捷、方便,土地化學元素養份越來越少,很難保證我們進“口”的糧食安全放心。
慎終追遠,清明時節,感恩先人,祭掃生離死別的悲酸,繼承先輩蓽路藍縷的開創精神,體味繁衍生息的艱辛歷程,都會讓我們唏噓不已。“參天之樹,必有其根;長江之水,必有其源。” 祭拜先祖,緬懷故人,從古至今,歲歲年年,我們不應忘卻,更應傳承發揚,綿延流長。
融合古代寒食節和上巳節,清明將其合而為一,“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灌穢游黃河。” 反映了人們經過一個沉寂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求,又是人們在上巳節被褉(臨河洗浴、祈福消災)、踏青的生動寫照。唐代大詩人王維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所以,清明節又可稱之為踏青節。感受春天生機萌發的時光,滿眼青綠,養神怡情。處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氣溫變暖,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一年之計在于春,春霄一刻值千金。人誤工一時,地誤人一年。所以珍惜春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但“清明前后,點瓜種豆。” 還有“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清明時光,既有和風麗日,又有春雨連綿,植樹造林成活率高,成長快。自古以來,就有植樹的習俗,發端于清明插柳的風俗,就是祈求長壽的意蘊。遙想春秋戰國時代的古人介子推,明志守節,寧死不屈,“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焚于柳樹下,讓晉文公痛心疾首的悔恨不已。而本已焚毀的.柳樹次年卻又死而復生,重新煥發青春,綠蔭大地。楊柳有頑強的生命力,“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柳條入土能活,即使插到水里,也能成活,處處插柳,處處成蔭。能屈能伸,隨遇而安。“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走出戶外,觀鳥賞花,種下綠意。領悟生生不息的傳承。
春和景明,出游踏青。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天氣物候的特點,“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清明啟發人們關于生命與自然的思索。這是一個看似矛盾的結合體,傷感與愉悅和諧交融,情感與歡樂相應交換。感嘆之余,我們更應感念我們的生息之母—大自然。
下車步行,轉過一個彎道,老遠便看到一條橫幅懸掛在樹梢上,明示上山禁止燃放鞭炮,下面站著兩名工作人員。見此情況,不待執勤人員查詢,主動拿出鞭炮奉上,感動得他們連聲說道:“謝謝合作,謝謝支持!” 往年此時,這里早已是鞭炮齊鳴,震耳欲聾,驚天動地的聲響延續不絕、此起彼伏;騰騰火焰竄起,煙霧迷漫、甚囂塵上,籠罩整個山林。由此引發的森林山火事故不斷,造成人為災禍的損失無法統計。顯然是違背初衷,結果適得其反。
虔誠禮拜,靜靜默思;感懷先祖,撫慰今人。文明祭奠、鮮花祭祀已是當今時尚。寂寥山林,偶爾有鳥語鳴叫;樹梢頭,蓓蕾初現新鮮亮麗。地上,黑褐色的蕨菜出土拔節,根莖粗壯、肥大,支撐起拳頭似的頭孢卷曲欲伸,星羅棋布地點綴山頭,惹人喜愛。招引女士忙于采擷,生在林間山野,是無任何污染的綠色野菜,不但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還有清腸健胃,舒筋活絡等醫藥功效。蕨菜經沸水處理后,口感清香滑潤,爽口粘膩,是難得的上乘佳肴。春未夏初,卷曲的拳頭盡情伸展手掌,如傘似的細密綠葉濃蔭蔽日,展示出勃勃生機,秋冬時節,莖枯葉黃,莖葉歸根,輪回往復。源于自然,歸于自然,自始自終,始終如一,自然是故鄉。
清明風至,“清明風”,是清爽明凈之風。喚醒沉睡冬眠的大地,蕩滌沉郁積重的濁氣。清明日麗,艷陽天,是明媚和暖之天。萬物生長靠太陽,沐浴陽光,走向自然,享受輕松敏捷的快感。
清明作文 篇5
外婆家住在安吉的一個小山村,那里的春天格外美麗,溪水清潔明凈,滿山翠竹亭亭玉立,茶樹也開始爆出嫩芽……
“清明時節雨紛紛”,春天總是伴隨著綿綿的細雨,但是今天卻是個好天氣,外婆挎著小竹籃,竹籃里放上兩把剪刀,說要帶我去剪蒿菜,做青團子。
我跟在外婆身后,走在鄉間的田梗上,田間地頭里,三三兩兩的.人蹲在那里剪蒿菜。和煦的春風迎面吹來,暖烘烘的,濕漉漉的。這個時節油菜花已經開了,一眼望去是滿山遍野一片金黃,成群的蜜蜂正忙活著采蜜,它們一下子嗡嗡地飛到這里,一下子嗡嗡地飛到那里,一副忙得不可開交的樣子。蒿菜和許多野菜、雜草生長在一起,外婆很熟練地把蒿菜找出來,左手扶著蒿菜,右手把剪刀貼在地上,把蒿菜齊根剪下,再拿起來輕輕抖抖泥土,放進竹籃。而我卻總是分辨不出蒿菜和野菜,外婆總在籃子里翻出一些野草、野菜,笑我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還不到中午,我們就滿載而歸了。外婆將蒿菜清洗干凈,倒進鍋里,加上水把蒿菜熬出汁,接著將汁倒進米粉里一起揉,面團就變成淡淡的草綠色。外公早已經從竹園里挖來了早園筍,外婆將筍切成筍粒,再加上肉丁和咸菜丁,一起炒熟做成餡。接下來就是做青團子,外婆做的青團子圓溜溜的,大小均等,放在剪好的粽葉上,整整齊齊地排列在蒸籠上,而我卻包的個個奇形怪狀、獨一無二。
包好的青團子放在鍋里蒸,一會兒就香氣四溢,掀開鍋蓋,原來淺綠色的青團子變得碧綠,一個個閃著誘人的光,彌漫著蒿菜獨特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團子,咬一口,滿嘴生香……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還有團子還有糕。”吃著青團子,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外婆教我的這首歌謠,這首歌謠里唱的“團子”就是青團子嗎?
清明作文 篇6
今天是清明節,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回老家大冶祭祖。
車開到了老家街頭時,街道兩邊都擺滿了鮮花、爆竹等等,擠滿了人購買。爸爸也下車去買,我好奇的問媽媽:“清明節,人們為什么要買這些東西?干什么用的?”媽媽告訴我說:“買這些東西是為了祭拜我們的祖先,是對去世的親人一種思念。”我似乎明白了,連忙下車拿出自己的零用錢買了一束鮮花,緊緊地抱在懷里。
我們來到爺爺的.墓碑前,看到爺爺的墓碑前方對著一條長長的水庫,水庫旁邊有樹、有草、有黃燦燦的油菜花,散發出陣陣清香,空氣特別清香、特別清新。爸爸小心的拿出爆竹、香和紙錢來拜祭爺爺,我把鮮花獻給爺爺,磕了幾個頭,雖然沒見過爺爺,但這是不知道為什么,心里特別難過。希望爺爺在地下永遠快樂。
拜祭完了爺爺之后,我們一路欣賞著家鄉的山、水、田園風景,太迷人了,讓我感受到家鄉的美,也讓我感受到我們中華民族孝道精神的偉大。
清明作文 篇7
說到清明節,就讓人想起了我們剛學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這個節日,我們不僅祭祖掃墓,還去踏青游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的習俗有很多,有祭祖、掃墓、踏青、蕩秋千、插柳、放風箏等等,大家都會參加一些體育運動來鍛煉身體。祭祖、掃墓是最主要的風俗,人們在這一天祭拜祖先,思念親人。
最近,我們家也過了清明節。大人們拿上水果、清明團子和紙錢,帶著我們來到公墓,祭拜逝去的親人,路上我看到很多人和我們一樣,都拿著酒、糕點等東西來掃墓,大家都很安靜,我猜是在思念親人吧!公墓是在山腳下,公墓周圍種著很多小松柏,整整齊齊,像是小列兵一樣,我問了大人種這些小松柏的原因,原來松柏壽命很長,大家希望死去的人的精神也能這樣長久,這個愿望真美好!我們來到姥姥、姥爺的`墓碑前,先把墓碑清理一遍,然后把水果、點心放在碑前,點上了無煙蠟燭,奶奶本來還像燒紙錢,但是現在掃墓要文明,所以就收起來了,最后我們一起給姥姥、姥爺鞠躬。
回到家里,我們又祭拜了一次,桌子是圓的,北面擺了一排酒和飯,中間有魚、雞和其他菜,還有好幾盤水果,南面擺了蠟燭和幾柱香,我們輪流拜祭了祖先,然后又燒了紙錢,這樣好像逝去的親人就在們身邊。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天我們祭祖、思念親人,會有點難過,但是我們還可以去踏青、植樹、放風箏,這是開心的,清明節讓我們更珍惜身邊的親人。
【清明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的作文10-09
清明的作文11-06
清明作文11-14
清明作文11-14
清明作文11-14
清明作文11-10
清明作文11-15
清明的作文08-09
清明作文10-20
清明作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