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
導語: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希望大家喜歡!
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1
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佳節——端午節。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前的南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一天都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端午節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等少數民族地區。
每逢端午節,人們都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廚房里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上吃飯,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晚飯,我看見電視里面在比賽龍舟,他們一邊喊著:“一二,一二。”媽媽跟我講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那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姣蝦蟹吃飽了,就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啊,端午節真是太有趣了!
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2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并不是為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為了在觀眾面前展示他們嫻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糯米和棗子。煮熟后,剝開蘆葉,只見米團里仿佛鑲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著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膩。
粽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是君王不采納。后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粽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粽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么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3
在我們的中國有著許許多多古老的傳統節日,現在我為大家說說端午節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qiang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習俗三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2-27
端午節習俗作文12-29
端午節習俗作文01-23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12-26
端午節習俗作文04-18
端午節習俗11-13
端午節習俗作文(優選)08-01
紹興的端午節習俗10-13
浙江端午節的習俗06-06
臨沂端午節的習俗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