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作文[精華4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作文 篇1
記得我小時候我看到過一次彩虹,但彩虹一會兒邊消失了,為了再次看到彩虹,我開始查找彩虹生成的原因。我開始以為是附近有人用彩光照到天上而形成彩虹的。但我去問了鄰居們,他們都表示沒有那種東西。后來我去問了爸爸和媽媽,他們有都表示不知道。我便開始獨立思考起來。
只上小學四年級的我根本理不出任何頭緒來。那次,我在上課時還在想這個問題,被老師發現了,下課了老師問我:“你今天上課在干什么事情?”我回答:“我在思考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老師說:“下回別在課堂上思考和課堂無關的問題明白嗎?對了你可以去《小學生十萬給為什么》上去找一找,說不定回有答案。”
放學后,我便要求媽媽給我買這本書。媽媽不答應,她說:“你會看嗎?待會兒買來了有不看當擺設啊?”我說:“不會的',我看的,您就相信我一次吧。”最終媽媽從哥哥那里借來了這本書。我便迫不及待地打開書終于找到了答案。這本書里一個個有趣的科學道理讓我著迷。
后來,我又向哥哥借了幾本科學書籍來看。媽媽見我真的喜歡看科學書,便也放心的買來書給我看。有《小學生十萬個為什么》,《少兒百問百答》,《小學生自然百科》。
中學生作文 篇2
在寒假里,我看過《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本書,作家是美國的海倫*凱勒。作家從小就失去了視覺、聽覺,還不能說話。盡管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她還是熱愛學習,熱愛寫作。雖然她失去了好多,但她心中的堅強一直沒被打跨過。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第一天,我會去美麗的海南看看。看那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清清的水;看那無邊無際的`大海和沙灘。我和家人一起在沙灘上撿貝殼,盡情地玩耍;我還要去潛水,去那神秘的海底世界看看。天色漸漸暗下來,我躺在沙灘上,看著夕陽西下。多好!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在這第二天里,我要回自己的母校:教學樓高了嗎?跑道大了嗎?教室寬廣了嗎?桌椅換新的了嗎?另外,我還要和同學們一起上課,一起學習,一起做作業,一起嬉戲。美好的時光在母校度過。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最后一天,我什么地方都不去,靜靜地呆在家里,看媽媽干家務活,擦掉她臉上的汗珠;看爸爸打電腦,幫他打字;看弟弟玩玩具,和他一起分享快樂;看外公外婆下象棋,幫他們捶捶背揉揉肩。雖然我又要回到我的黑暗世界里,但是我的生活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希望。
中學生作文 篇3
煮一杯清茶,我們便能侃侃而談,上及天文地理,下及國際大事。我們談人生,談夢想,談未來;撐一只小船,我們便能泛舟游湖,談李白杜甫,談古朝舊都,指點江山。我們既是師生也是朋友。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哪個人不是你的老師?天下之大,又何患無師?但在學校之中,只有她——張老師——在我心中,唯一的好老師與我們學生之間的關系是微妙的,像朋友,像上下級,像家長與孩子……
張老師是中等個子,烏黑的頭發乖巧地貼在耳后,從不搗蛋,一雙眼睛有著非同一般的穿透力,任憑你怎樣掩飾在她面前都沒有用,高挑的鼻梁下是她那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從她嘴里說出的話永遠是那樣的動聽,悅耳。同學們都說,聽張老師的課就是一種享受。
我們之間可以是認真與燦爛。張老師平日里給人的感覺就是很嚴格,很認真。每當考試沒考好,都會被“問訊”,她會很仔細地幫助分析原因,尋找原因,從不懈怠。我們要有什么問題把她問住了,她從不敷衍了事。不知道的問題就努力去找答案。張老師是個樸素的美麗的女人。一次教師節,我心血來潮地送了張老師一束康乃馨并夾上自己親手制作的賀卡。她說:“謝謝你。”并送了我一個燦爛的陽光般溫暖的微笑。那一瞬,我覺得她好漂亮,陽光般的耀眼動人。
我們之間可以是別扭與矛盾。張老師有時會很生氣地指責我們怎么怎么不好,我們有時也會很不滿地發牢騷。可是在別人面前誰要說我們不好,張老師就會跟誰急,這時我們會送給她一個大大的.笑臉。有時他會在班級大發雷霆,遷怒到每一個人;可是她下課以后又不露聲色地關愛著每一名同學,而我們也會很極力地維護老師的高大形象……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不懂得尊敬師長,不懂得師生之間的情誼,可是他不知道我們曾經因為張老師的緣故是多么努力地去做好那一件件事;有人說師生之間就像貓與老鼠,水火不相容,可是他不知道我們曾經因為張老師的緣故是多么認真地為這個集體的成績而共同努力著;有人說師生之間就像上下級,可是他不知道我們一同度過的日子是那樣不求利益,惟有真誠;有人說師生間……
于是我漸漸懂得我們與張老師之間有一種特別的關系——愛與被愛。
張老師給予我們的,不單單是知識,更多的是人生啟迪。
當我們失敗時,她教會我們勇敢面對,勇往直前,把失敗看作是成功的起點,她會帶你到達成功的彼岸;當你成功時,她會叫你不要驕傲,要再接再厲。與她交流,你的生活會更美好,因為她會教你分辨真善美,假惡丑。
我們之間有喜,有憂,有歡笑,有悲愁,有誤解,有坦誠,有同甘共苦,有風雨同舟……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之間有一種特別的情誼,是任何人也無法更改的。
中學生作文 篇4
傳統的教學法指導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教學生認真觀察感受生活,仔細觀察人們的言談舉止和神情心態,著力抓住人物特征,細致摹寫細節,從而表現人物獨特的個性,這些方法雖也能奏效,但有其局限性。其一,學生不易迅速抓住人物特征,流于共性,例如:同樣是愛嘮叨,氣質個性不同的婦女嘮叨的內容方式都會有所不同,而學生往往僅抓住其愛嘮叨的共性,不作個性上的區分。其二,不善于積累素材,以求進一步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往往僅限于認真的觀察這一個或那一個人物,寫出具鮮明特征的個別人物,就人寫人,當寫作需要虛構故事時,常容易因脫離實在人物而使的筆下人物流于空洞,不能集個性相似人物的特征于一人之身,達到藝術的真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嘗試教給學生有關氣質性格的心理知識,培養學生運用氣質分析,迅速將人物分類,抓準特征,培養他們由共性到個性,再由個性到共性的觀察方法和積累習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體訓練步驟如下:
一、教給學生關于氣質和性格的基本心理知識,特別是四種不同氣質類型的典型特征。如多血質的反應迅速、行動敏捷,高可塑性,強適應力,易變活潑;粘液質的寧靜,克制,溫和,可靠。并列舉形象的例子:例如蘇聯心理學家達維多娃的形象舉例,同樣去戲院看戲遲到,遭守門員阻攔,膽汁質的人會大聲吵鬧硬闖而入,多血質的人會想辦法溜進去,而粘液質的人可能耐心等候幕間休息,抑郁質的則嘆惜不走運,郁郁回家。
二、為學生做氣質類型小測驗,使學生對自身氣質及同學有所了解,并在測驗過程中加深對不同氣質人遇事不同表現的印象,激發他們濃厚的興趣,使他們有意的觀察身邊氣質類型明顯的同學的言行舉止,討論判斷。
三、指導學生分析文學作品中個性鮮明人物的氣質類型。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與賈寶玉,《水滸》中的李逵、林沖,《三國演義》中的張飛、關羽,他們的氣質類型比較明顯,學生們根據已有的知識稍加分析就可得出結論,繼而產生對其它人物作氣質分析的興趣,引入對綜合氣質的分析,使學生探討人物個性的欲望增強,激發其求知欲,并能在閱讀中感悟寫作技巧。
四、指導學生運用氣質分析方法觀察人物。首先定人觀察,觀察氣質明顯同學的.特征,自己選定觀察對象,根據特征判斷氣質類型,再依據氣質類型觀察他言行舉止、神情心態,既饒有趣味,又能迅速把握特征。然后定位觀察,比如同樣是回答老師提問,膽汁質同學如何表現,而粘液質同學又會有什么神情動作,從比較中發現明顯特征。另外還可以定格觀察,這個格指的是性格,比如同樣具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性格特征,膽汁質的同學如何行動,表現在粘液質的同學身上又會如何?觀察后及時練習寫作,相互交流。
在觀察訓練基礎上,還可以提供范例,訓練學生情景想象推理,例如設計這樣一個課題:三個氣質不同的人,一為粘液質,一為膽汁質,一為多血質,同樣見義勇為,富正義感,如果路遇歹徒行兇,情勢危急,他們分別會有什么表現?同樣得知一個好消息,譬如高考上榜,分別會有什么行為與表現?要求學生聯系觀察(包括間接觀察)所積累的素材,發揮想象力,想象出真實生動的細節,并寫出來,用這樣的訓練方式無形中培養學生歸類分析能力。使得寫作復雜記敘文時即便虛構也能使筆下人物具生活的真實而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最后還需提示學生擴大觀察范圍,由學校、家庭、到鄰里、社會并且注意不同環境同一人或不同身份同一氣質類型人的較穩定特征和其中細微差別;分析特殊情況下氣質類型穩定的人的反應。例如粘液質的人一般溫和、安靜,但在特定情況下會暴怒,其暴怒表現又會和別的氣質的人的暴怒有什么細微區別。
我感覺這樣的訓練方式學生不光興味盎然,而且感到有法可依,易于操作又效果明顯,作文水平明顯提高。有個同學在同格觀察訓練中選定了兩個同樣熱愛集體、勤快的同學作為觀察對象,經過同一行為觀察后寫出了這樣兩段文字:
張賽邊走邊唱著歌咣啷一聲開門進來,一看到教室里亂七八糟的樣子,一疊聲大嚷起來:嗨吆,教室怎么會這么臟嘛/剛剛我才打掃過,你們怎么搞的?真沒勁,快快快,跟我整理,同志們哪,別光啃書本,發揚點風格好不好?不等有人回應早拿了工具丁零咣啷干起來了。
張弛低著頭慢吞吞的走向教室,輕輕推門進去,發現剛剛打掃好的教室又弄臟了,有幾個同學在角落里埋頭看書,桌椅散亂,地面狼籍,他皺了皺眉,輕輕擺起桌椅來,發現又有個同學起身幫忙,他朝對方笑笑,又埋頭干起來。
類似這樣的片段練習絕大部分同學都寫得很不錯,寫媽媽爸爸也不再除發型體型眼睛大小不一外千人一面了,觀察和寫作能力都有了明顯提高,說明這種訓練方式還是行之有效的。
【中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中學生作文09-14
中學生作文10-31
中學生作文08-10
中學生的作文09-25
中學生作文05-02
中學生作文07-21
中學生的作文04-30
中學生作文(經典)08-02
中學生作文[精選]07-20
中學生作文【經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