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姐姐劇情片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姐姐劇情片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姐姐劇情片觀后感1
剛剛看完《我的姐姐》,想來抒發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看法。
這部電影真的是無時無刻戳中我的淚點,姐姐的無奈及弟弟的做法,真的'是反映了這個社會對姐姐的“惡意”。
首先,這部電影共有三對姐弟,張子楓飾演的安然姐弟一對,安然父親一對,安然母親也是一對。其實說實話,我到最后還是不曉得為什么他們的父母為了生個兒子,讓女兒成為一個“殘疾人”,難道兒子真的這么好嗎,我一度以為后面會有個什么反轉,解釋再生一個相差十幾歲的兒子的原因,但到了后來都沒有,也許,也解釋了,就在那個十三號床孕婦的那里。
而對于姑媽這個姐姐,剛開始真的一度以為這個人是個爛好人,結果到了后面,我發現,原來姑媽也有自己的夢想,就在即將碰到的時候,卻被弟弟生了孩子,被自己的母親強行喚回來照顧自己的侄女。當看到姑媽對著那組俄羅斯套娃講俄語時,我再一次哭了,好像知道了最外面的套娃底座丟了的“背后深意”。
最后一對安然母親這一對姐弟,其實沒有講太多,但看到舅舅每個月都會去看望姐姐的墓地時,安然對他說“有時候我真以為你才是爸爸,不對,是想”的時候,再想起安然爸爸對安然的“教育”時,我好像知道了也許舅舅也是適合成為一個好父親的,若當初沒有年少輕狂的話。
再然后,我好想說說我對安然和她男朋友的看法。其實,我覺得他們的分開一切都早有準備。從他對陳醫生的道歉,再到安然第一次見家長,他們家對婚后生活的規劃,我個人認為大部分女生都會感到心累。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這部電影的一些想法了。可能文筆不是很好,不能表達清楚我的想法。
我的姐姐劇情片觀后感2
《我的姐姐》是一個好電影,概括起來就是一對年齡跨度18歲的姐弟倆因為父母發生意外從陌生、相互嫌棄到彼此接納的故事。而姐姐到底應該服從自己的內心去追求個人夢想還是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就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每個人一生都會面臨這樣的價值觀抉擇:到底以個人價值為核心還是以家庭價值為核心。套在電影中,如果姐姐以家庭價值為核心,那么撫養弟弟就責無旁貸。但姐姐卻是典型的現代年輕人,她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也隨著飛速發展的社會一起成長著,她有明確的夢想,她迫切希望實現個人價值,不愿以犧牲個人價值為前提去成就家庭責任。
作為觀眾,我也隨著情節很糾結。同樣是二十多歲的女孩子,我能與姐姐共情,我能理解在寡不敵眾的眾多親戚的圍攻中她的'不易,不希望她就此妥協,支持她說不。但看到那么小的弟弟,一次一次的說“姐姐我只有你了”的時候,又何其不忍的希望姐姐回應他“姐姐不會離開你,我們永遠在一起”。幸好,電影是開放式結局,留給觀眾的不是任何一種“殘忍”,而是任何可能都有可能存在的希望。
毋庸置疑,影片還想討論一種帶有中國傳統特色的“重男輕女”文化。片中的父母為了要個男孩讓姐姐假裝殘疾獲取二胎指標,偷偷改填女兒的'志愿想讓女兒早日賺錢養家。無獨有偶,姑媽也曾為了成全她的弟弟,也就是片中姐弟倆的爸爸犧牲了自己的學業、事業,而且覺得這一切是理所應當的,因為自己生來就是姐姐。但幸運的是,“套娃不是非要裝在一個套子里”,姐姐不是姑媽。姐姐的變化,姐姐對個人價值的追求正是我們現代社會變化的縮影,是當今社會價值觀、世界觀現代化進程的縮影。每個人都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個平等的社會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你去看這部電影,可能你也會為它流上許多淚。但我更愿相信那不是悲情,是正能量。你我都能感覺到,我們的這個世界正在越變越好。
【我的姐姐劇情片觀后感】相關文章:
夏洛特的網劇情片觀看感想04-30
我的姐姐02-17
我的姐姐04-28
我的姐姐02-17
我的姐姐04-28
我的姐姐05-01
我的姐姐04-30
我的姐姐05-02
我的姐姐04-29
我是姐姐作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