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弟子規》觀后感
蔡先生解讀《弟子規》,結合傳統文化和現實生活,深入淺出,使我受益匪淺。
原本的我對于傳統文化,也讀過不少書籍。尤其是《論語》,《道德經》,《荀子》,《韓非子》等等。但是對于《弟子規》卻知之甚少。
2008年家庭聚會,談到孩子的教育。大家一致認為,現在的孩子家教都需要加強,沒有規矩。所以最后決定讓孩子學習《弟子規》,來規范孩子日常行為。
《弟子規》原名《童蒙訓》,是除了《三字經》以外最受歡迎的兒童教育書籍。
可惜的是我的兩孩子讀了《弟子規》,收效甚微。
原因之一是大人沒有以身作則,其次是對于《弟子規》的理解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
讀了蔡先生的講座,對于《弟子規》有了新的認識。教育孩子的行為規范還在其次,主要是道德品質的培養。孩子的學習成績再其次,我們更應注意孩子人生大格局的形成和建立。
就個人品質的培養,國外也是同樣重視。而且個人品質對于一個人的事業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我讀富蘭克林,華盛頓的傳記,體會頗深。
可以說這兩個杰出人物取得的豐功偉績,完全得益于個人品質和個人魅力。是他們擁有的高尚品質,才使得周圍聚集很多杰出人士。是眾多杰出人士集體的力量,使美國實現獨立并且延續著他們制定的方向發展壯大,乃至稱雄世界。
對于《弟子規》中提到的孝道,尤其是我十分認同的。"首孝悌,次謹信。"孝是一切美德的基礎。而對于《弟子規》中提到的一些陳舊的觀念,該摒棄的必須摒棄。比如"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弟子規》中對于讀書的論述,是經常被人引用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人己見,昧理真。"
階梯英語的學習,使孩子能夠在英語的學習上得到進步和提高,同時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播,也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每次觀看傳統文化講座,對我都是一次提高和督促。
人生總是面對很多新鮮事物,對于我的小家,孩子的教育已經是最關鍵的階段。幾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成長上。
但是,一個好的教育方法,是我們需要的,但愿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使我們都找到一個適合于每個家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弟子規》觀后感】相關文章:
弟子規作文04-23
弟子規心得11-23
弟子規作文11-19
弟子規教案03-14
弟子規踐行作文01-05
論弟子規作文12-08
弟子規_650字11-12
踐行弟子規作文11-05
小班教案《弟子規》11-02
《弟子規》學習心得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