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后感 舒露露

時間:2023-04-25 01:48:52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國演義》讀后感 舒露露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從周朝以來對于天下的定義,周朝末期七國紛爭,秦始皇統一秦國。秦滅之后,楚、漢對壘,又并于漢。漢高祖劉邦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傳至獻帝,三分魏、蜀、吳,形成三國鼎立,最后三國歸晉。而《三國演義》一書就呈現給我們東漢末年分三國的史詩。      《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紅樓夢》、《西游記》并列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為羅貫中所選編的歷史小說,這本小說的內容多為北宋以至明朝坊的坊間書藝人所編,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任何文學作品都會帶有一個時代的特征,《三國演義》也不例外,書中也有很多宋朝的影子。在尊儒的宋朝,“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必定是千古罪人,因此,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都是贊賞有加,而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則是以貶居多。在歷史進行到現在的今天,用科學發展觀的態度來重新評判曹操,其實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曹操以微弱之身,起兵靖難,討董卓,伐袁術,殺呂布,降張繡,滅袁紹,攻劉表。最后擁兵自重,割據北魏,成為亂世梟雄,可謂雄極一時。       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曹操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據封建德行和門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于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賢令》。該令總結歷史,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都是招賢納士來共同治理好天下的,立足現實,指出天下未定,正是求賢最迫切的時刻,也希望不拘一格降人才,將那些出身貧賤而被埋沒的賢才發現和推舉出來,只要有才就予以重用。曹操于公元214、217年又下兩道《求賢令》,強調“唯才是舉”,力戒求全責備。經過一番努力,當時各地投奔曹操門下的人很多,形成了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的盛況。      “寧可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的曹操也有大度的時候。比如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后,陳琳降曹。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       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定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但曹操卻說劉備與他是并世之雄,雖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鱉,也未殺劉備,這是曹操的大度。       曹操的大度,還體現在他與關羽的交往之中。曹操在官渡決戰之前,決意要先滅掉劉備勢力,便親自東征,一舉擊潰了劉備,劉備棄家小而投靠了袁紹。在這一戰中,關羽及劉備的家小為曹操所擒,關羽向曹操投降,并且提出條件,若知道劉備消息,一定會回劉備身邊去。曹操惜關羽之才,同意條件,還贈給他新袍、黃金、馬匹等。在官渡之戰的開始階段,關羽殺顏良之后,曹操更是為關羽請功,幫其封為漢壽亭侯。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多次請辭未果,悄悄走人,曹操知道后,沒有生氣,只有感動和感慨,任憑他過五關斬六將之后全身而退。正因為曹操如此惜才,對關羽坦誠相待,才有了后來的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保住一命。        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名著是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讀后感 舒露露】相關文章:

《露露的功課》看后感05-05

舒州獻李相公,舒州獻李相公趙嘏,舒州獻李相公的意思,舒州獻李相公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舒克和貝塔作文09-02

帶舒字的起名大全11-21

哥舒歌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舒克貝塔》讀后感05-01

讀后感 徐舒穎04-27

云卷云舒讀后感11-26

《舒克和貝塔》讀后感11-15

《舒克和貝塔》讀后感04-28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亚洲2020最新视频在线 |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乱理日本乱理片 | 亚洲人成在线天堂 |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