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以后,你有什么總結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讀后感1
B10漢語言文學四班楊珂在黨的十七大上,國家提出了關于"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為全面提高國家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特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運興衰,系于教育;教育振興全民有責。21世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世紀,教育的發展極大的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質,推進了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貢獻。《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讀后感2
在黨的十七大上,國家提出了關于“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戰略部署,為全面提高國家素質,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特制定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綱要》共分四個部分二十二個章節。
“學校要把減負落實到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給學生留下了解社會、深入思考、動手實踐的時間。提高教師業務素質,改進教學方法,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和考試次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愛好。豐富學生課外及校外活動。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提高難度。各種考級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這一段話,我理解為改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力求真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他們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是這個實現的方法并不是簡單的改進教學方法,減少作業和考試次數就能做到的。
首先,請翻開孩子們的課本,告訴我你看著有什么興趣,我們的教材字里行間都寫著兩個字“應試”——不是么?看那些內容、理論、課后的題目,現在孩子們書本上的知識比我們30年前更新了多少?是不是只是從“來,來上學”改變成了“去,去上學”?也許我們應該考慮重新認真根據新科技的發展來編排一組更新知識的有趣味的實用教材了。其次,多樣的.作業形式,聯系實際的考察方式,或許可以動搖應試教育的根本,如果還只是要用100分的筆試成績來衡量學習效果,一切都不會有大的改變。大學里追求的科研創新,我認為主要是讓大家都不斷學習,努力跟上時代科學的步伐,增強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我們的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嗎? 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身體健康,還可以使學生意志堅強。
意志品質是現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心理素質。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社會各個領域的競爭加劇,對人的意志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個意志薄弱的人,很難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立足,更難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現在的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家庭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缺乏意志品質鍛煉,有些學生畏懼困難,經不起挫折與失敗,這對將來成才很不利,而通過體育鍛煉能夠很好地磨練學生的意志品質。體育鍛煉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有著特殊的作用,是其它教育形式所不能代替的。所以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我相信一切都會越來越好。
【《國家教育規劃綱要》讀后感】相關文章:
國家教育部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04-27
勞動教育規劃方案(通用11篇)12-29
幼兒園綱要心得03-21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心得體會05-20
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心得體會(精選17篇)03-06
幼兒園教育綱要心得04-27
幼兒園健康教育規劃計劃(通用11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