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品社教學模式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
小學品德與社會
“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教學模式
新安街道劉家堯學校 張學文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小學3-6年級使用的綜合課程。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參與教育活動,這種參與,不僅要讓學生參與所設計的活動,也要讓學生參與活動內容、方法方式的選擇和設計,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使他們在自覺、自愿的樂學活動中主動地接受教育、認知與明理,形成各種好品德、好習慣。
“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就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令其經歷的仿真性演習活動。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好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參與、體驗、認知、明理。如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在緊急情況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標志的識別與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拒絕不良誘惑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利用這一模式。
這一教學模式大致可分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一、創作文本,自主設計(5分鐘左右)
1、學生結合課文文字與生動的插圖,自主理解課文內容,不明白的問題學習小組討論解決。教師巡堂適當引導。
2、教師交給學生一個或幾個表演主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主持下讓學生自行組織,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加以豐富,
自主設計創作模擬表演的方案,并在小組內討論表演的方法與步驟,分配角色,準備表演。
二、情境模擬,角色扮演(12分鐘左右)
1、教師創設情境,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或播放一段生活錄象,或展示一處社會場面,或播放一段背景音樂。
2、學習小組進行模擬表演活動,教師巡堂查看也可適當參與。各小組表演結束后,教師讓最具代表性的小組在全班公演。
學生模擬表演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過程,是社會生活原型在學生頭腦中的再現。學生身臨其境的表演,強化了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感性認識。為下一環節的學習打基礎。
三、討論發現,提升感知(5分鐘左右)
模擬表演之后,可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對表演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發現。教師也以觀者的角度說出自己的看法,引導出本次活動的目的。這樣既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訓練學生的思維。是形成學生辨別是非能力、辨別美丑能力的有的效途徑。
“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真實、親切,能使學生充分參與、積極表現,融入課堂教學,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認識,內化道德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學生,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例:在學習山東人民出版社《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大家都是好朋友》一課時,“有了矛盾怎么辦”這一問題就可以進行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
一、創作文本,自主設計
1、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本第21頁的兩幅圖畫,提出問題:他們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事情不解決會對他們有什么影響?
2、學習小組自選一個案例分組討論矛盾發生的原因、經過和解決方法及結
果,分配好角色,選擇自己小組喜歡的方案準備表演。
二、情境模擬,角色扮演
1、教師創設情境,播放背景音樂《友誼天長地久》烘托氣氛。
2、各學習小組進行模擬表演活動,教師巡堂查看并適時的以同學的角色參與其中。在巡堂過程中教師注意發現表現突出的小組,待各小組表演結束后,教師讓最具代表性的小組在全班公演。
三、討論發現,提升感知
1、模擬表演結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
(1)、當你的書皮被撕破后,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為什么要讓他賠?
(2)、當你的同學氣沖小學品社教學模式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沖地要你賠書皮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3)、你為什么不愿意把彩筆借給你同桌用呢?
(4)、當你聽到同桌不愿意把彩筆借給你時,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在分組討論時,就能夠設身處地的從兩方面去考慮問題,從而想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
2、各小組代表說出本組的觀點后,教師適時引導:在犯了錯誤后,能反思自己的行為,想到他人的好處,并主動與同學溝通,承認錯誤,最終彼此諒解對方。
同學們表示有矛盾時要換位思考、體諒對方,只有這樣友誼才能天長地久。(播放音樂《友誼天長地久》結束本活動)
【小學品社教學模式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相關文章:
模因論優化英語情景教學法實證研究05-01
高職旅游英語專業情景英語教學模式探索05-02
基于情景模擬教學模式的商務英語教學法研究05-02
品社上冊學科教學計劃04-26
小學數學情景教學初探05-01
小學數學情景教學開題報告04-27
波導模場分布采用模式匹配的PML處理方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