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渾身上下都是“屏”
Google推出其顛覆性的智能穿戴式產品Google Glass才一年時間,各種智能穿戴層出不窮,比如首飾、衣服、眼鏡、手表等等。一定有人無法抑制地想象了如下畫面:在不遠后的幾年,一位很潮的男孩,全身上下都是可操縱的、帶屏或不帶屏的電子化穿戴產品。但是這,會不會太累贅和搞笑了一些?技術反對者一定會充滿擔憂,它們真的可以替代我們原本的、已經夠完美的手表、眼鏡、鞋子了嗎? 增強現實的眼鏡 Google Glass已不必多說。雖然目前昂貴的價格和性價比不夠高的功能選項,使得它還未能迅速普及,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款產品的誕生,已經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節點。它最大的意義就在于技術的創新和實現,類似《阿凡達》之于電影史,之于3D技術。而在它的激勵下,其他公司也蠢蠢欲動,微軟就緊隨其后,開始研究可佩戴增強現實設備。它們的專利已經在美國專利商標局網站上公布出來。 與Google Glass不同的是,微軟的眼鏡更強調場景應用,比如在參加特殊活動如觀看體育比賽、演出等時候,為佩戴者呈現更多相關信息。它更像一個增強版的可佩戴信息搜索設備。 不僅是微軟,國內外各大巨頭如三星、索尼、百度、Vuzix、LG、Apple都紛紛被曝出開發智能眼鏡的消息。虛虛實實,似真似假。這至少說明關于眼鏡這塊智能可穿戴市場暗潮洶涌。然而,在看似如此緊張激烈的戰場上,智能眼鏡真的會成為一個爆發點嗎? 智能眼鏡目前尚不能說是取代了傳統眼鏡,因為兩者滿足的需求不同,前者是提供更加便攜的智能平臺,后者是矯正視力。而如果智能眼鏡,也變成一個不是隨時攜帶,只在某些場合才拿出使用的東西的話,它作為“穿戴式”產品存在的意義似乎也蕩然無存?赡苤挥械搅怂耠娪袄镲@示的那樣,如同隱形眼鏡般無形、輕巧,并提供視力矯正等必需的功能,才能真正滲透我們生活的每一刻。 記錄數據的首飾 目前,最熱門的智能穿戴首飾當數Jawbone UP智能手環、Nike公司的FuelBand和Fitbit clips。三款產品相差不大,它的主要功能都和健康有關。 表面看起來,你很難發現這和智能有什么關系。它看起來就是一款普通的腕帶飾品。UP外觀采用防滑耐磨防水的橡膠材質,兩端有銀色涂層的金屬帽,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那么,屏在哪?習慣了屏幕和觸屏操作的你恐怕會問:我該怎么操作它? 事實上,稱Jawbone UP只是一個記錄數據的終端,而查看數據和操作等均需要在和它聯通的iPhone上操作。喚醒它之后,你需要在iPhone上下載一個叫做“Up by Jawbone”的APP,通過APP,你能夠設定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及查看UP記錄到的身體數據。 這些數據主要包括:睡眠數據(總睡眠時間、深度和輕度睡眠時間各有多少、入睡時間、清醒時間以及晚上醒來的次數),運動數據(運動時間、燃燒的卡路里數、運動量等),飲食數據(這需要你通過手機進行輸入)。此外,它還能通過振動將你從睡眠中喚醒,提醒你何時應該運動和休息等等。 但就目前而言,像Jawbone UP這樣的智能手環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它需要你隨時戴著,不夠方便。嗯,強制性攜帶也是不便攜的一部分。尤其對女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萬一它不搭配今天的裙子怎么辦?其次,它只提供簡單的數據顯示,沒有搭配算法和專家整合,通過數據結合個體信息,提供更為智能的建議,比如,提供一份具有操作性的、個性化的減肥計劃。單純的數據,很容易讓人感到厭倦。 提醒郵件的手表 Pebble是已經真實來到生活中的智能手表。它使用電子紙(E-Paper),這樣在陽光下可以有很好的顯示。設計非常簡潔優雅,電池續航時間可以達到7天。它作為手表的智能之處,就在于不僅顯示時間,還可定制化提醒,可通知你電子郵件或其他推送信息,提示手機來電和短信。當然,如同Jawbone UP一樣,Pebble同樣需要接通手機,用手機上的APP對它進行管理和操作。 對于智能手表的質疑同樣源源不絕。首先,智能手表真的能替代傳統的精工機械的手表嗎?手表這個東西,是不是已經如同勺子這個產品一般,達到了自身所能達到的最完美、最飽和的狀態?無論是傳統手表還是機械手表,都可以長期不用管它,而智能手表則要定期充電。我們需要充電的東西已經太多了。另外,智能手表的防水防震,以及多樣性和美觀,可能暫時都無法與傳統手表相媲美。最重要的是,我們真的需要在手表上加載這些看上去有些過度的信息嗎?它的功能似乎也太少了些。而過小的屏幕,也局限了這塊平臺上APP的發展。 特殊功能的衣物 在那幾樣目前主流的穿戴式產品外,還有一些尚屬于實驗性質的穿戴式智能產品。比如衣物,它們多由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可感應身體的變化。主要有這幾樣:由Google和創意設計機構YesYesNo以及Studio 5050合作完成的概念產品——智能鞋。太陽能比基尼,它可以吸收太陽光將能量轉化為電能,為手機和其他數碼產品進行充電:智能襪子,這是由Heapsylon公司設計的一雙帶有傳感器的特殊襪子,它可以收集每個人在相同距離下會走多少步、有什么樣的步伐姿勢、要開始跑還是開始走、體重是否改變等數據。 不過這些產品,目前都還較為先進,不是為了滿足一般人的基本需求,屬于新奇玩意兒,而且總有種大材小用的感覺。 人們對于穿戴式智能產品的要求其實遠遠高于當前所達到的水平。首先,人們要求它無形,如同人體身上的一個器官般隱形而自然是最好。不能妨礙人體美觀,同時要隨時可以使用。 其次,它最好是一款整合性功能的智能產品,別讓人根據不同的需求還得戴上不同的產品。嗯,它最好還具有多樣性,滿足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個性化的需求。而且,根據上述總結的穿戴式智能產品來看,它們都沒有滿足人們的剛需,而多是作為手機的輔助性產品存在。所以,它最好能夠滿足目前的某種剛需。這樣的智能產品,到底會是什么呢?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材料學家約翰·羅杰斯發明的一款名為BioStamp的醫療診斷貼紙,可能會給我們一個更接近真相的答案。將它貼在身上,即可測量皮膚的溫度、緊張度和水化作用的水平,有助于醫生等專業人士判斷你的身體健康情況。你可以稱呼它為電子文身。這大概會是穿戴式智能產品的下一個藍圖。
【渾身上下都是“屏”】相關文章:
說“屏05-02
說屏05-02
說“屏”05-02
《說“屏”》教案02-21
15說屏05-02
說“屏”105-02
南屏晚鐘作文12-12
安徽南屏 -資料06-01
什么是液晶屏04-26
什么是顯示屏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