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所得稅負擔影響

時間:2023-04-30 23:36:07 資料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探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所得稅負擔影響

探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所得稅負擔影響

摘要:新企業所得稅法實現了兩稅統一,是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制度。中小企業作為我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企業所得稅法的頒布實施對其經營及稅收負擔方面將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有必要調整經營思路和策略,對其進行新的稅收籌劃,以實現中小企業稅負最小。本文闡述了新企業所得稅法的相關調整及其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實施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稅負的影響,并針對中小企業如何進行所得稅籌劃做了簡要探析。

關鍵字:新企業所得稅法;中小企業;影響;稅務籌劃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出臺與施行是我國稅制改革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與此同時,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思路和方法隨著新稅法的實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財會人員應在充分了解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企業經營及稅負影響的基礎上,改變舊思路,合理避稅,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稅收負擔、提高經營效益。

一、新企業所得稅法的主要變化

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企業所得稅法按照“簡化稅制、放寬稅基、降低稅率、嚴格征管”的稅改原則,實現了“四個統一”,給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新企業所得稅法是是一部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法律,在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主體、納稅方式、稅率、計稅依據、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關調整事項具體如下:

(一)重新界定了納稅主體。在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之前,我們是以“獨立經濟核算”為標準確定納稅義務人的;新企業所得稅法實行的則是法人所得稅制度,即只對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經營所得征收獨立的法人所得稅。新企業所得稅法對法人所得稅納稅主體的確定做出了統一規定,即依據民法通則等相關法律中有關民事主體的規定,并兼用注冊登記地和實際管理機構地的標準,采用“居民法人”和“非居民法人”概念對納稅主體加以認定。“居民法人”承擔無限納稅義務,“非居民企業”則只需對來自于中國境內的收入承擔有限納稅義務。與此同時,新企業所得稅法改變了原先的納稅方式,明確規定中國境內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將不再作為獨立的納稅義務人,而是由法人實行統一匯總納稅。

(二)統一并適當降低稅率。稅率是企業所得稅制度的核心問題,考慮到要盡量減輕內外資企業的稅負,并結合我國國情、國家財政承受力以及類同于我國國情的其他周邊國家的稅率水平,新企業所得稅法將法定稅率統一為25%。參照全世界范圍內實行企業所得稅國家28.6%的平均稅率水平,以及我國周邊18個國家26.7%的平均稅率水平,新法確定的25%的企業所得稅率稅率與我國實情是相符的,利于內外資企業納稅人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這個處于國際適中偏低水平的稅率能夠更好地吸引外商投資。

(三)統一并規范稅前扣除項目標準和辦法。新企業所得稅法在稅收基礎的確定過程中,對企業實際發生的費用支出扣除做了統一規范。具體如下:取消對內資企業的計稅工資扣除的限制,按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予以據實扣除;統一企業廣告費扣除標準,規定對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實行據實扣除;擴大

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適用范圍以及適當縮短算折舊年限,以加快固定資產更新,促進企業技術進步;統一公益性捐贈支出的扣除標準,規定在其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納稅額時據實扣除;對于企科技投資項目發生的研發費用,除允許據實扣除外,還給予50%的加計扣除;此外,對企業出于經營風險考慮而計提的相關風險準備金等準予適當扣除。

(四)統一并整合稅收優惠。新企業所得稅法采取以下方式對現行稅收優惠政策進行了整合,將“以區域優惠為主”的所得稅優惠格局調整為“以產業優惠為主”的新稅收優惠格局:一是對符合條件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15%的優惠稅率,小型微利企業則享受20%的優惠稅率。二是對在經濟特區及沿海經濟開發區內新設立的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實行五年期的過渡性稅收優惠;三是對勞服企業、福利企業、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的直接減免稅政策實行替代性優惠政策。四是取消了對外資生產性企業“兩免三減半”、 一般項目設備投資的普惠性投資抵免、產品出口外資企業減半征稅等的稅收優惠政策。此外,對企業從事公共基礎設施、節能及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項目給予減免稅的稅收優惠,體現了國家鼓勵環境保護和技術進步的政策精神。

(五)強化了反避稅制度。新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了關聯企業間轉讓定價稅務調整的獨立交易原則、預約定價安排的重要方法以及關聯企業提供相關資料協助調查的義務,完善了納稅履行的相關程序規定;同時,新法和實施條例在核定征收、補征稅款加收利息、防范受控外國企業避稅、一般反避稅條款等方面也作了明確規定。反避稅力度的加強,增加了關聯方交易避稅的成本和風險,利于規范企業行為,遏制其偷稅避稅。

二、新稅法的實施對中小企業所得稅負擔的影響

新企業所得稅法將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基本稅率統一為25%,對小型微利企業統一按照20%的稅率征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統一施行15%的優惠稅率。稅率下調、稅基計算確定及優惠政策的統一規范為內外資企業創造了公平競爭的稅收政策環境,更加利于企業以實際凈所得來衡量稅收負擔能力。我國企業中95%左右是中小企業,承擔了大部分的就業問題,其對于繳稅,貢獻也很大。新企業所得稅法所作的相關調整,在不同層面上對中小企業稅收負擔有著重要的影響。

第一,統一稅率的影響。原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規定18%、27%兩檔優惠稅率,即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萬元的企業實行18%的企業所得稅征收稅率,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介于3萬元與10萬元之間的企業則實行27%的所得稅稅率。較之原企業所得稅法對微利企業的優惠政策,新稅法則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統一實行20%的優惠稅率,使得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萬元的小企業的所得稅稅率上升了2個百分點,略微加重了其稅收負擔。但由于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小型微利企業,規范設置了20%這一檔稅率,縮小了5個百分點的稅率差空間,總體上較之原稅法的三檔全額累進稅率而言,小型微利企業的稅負還是下降的。然而,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制造費用增加的大環境下,20%的稅率對年應稅所得額在在3萬元以上至10萬元的中小型企業來說仍然偏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稅收負擔。

第二,統一稅前扣除標準的影響。新企業所得稅法改變了企業原先的費用限額扣除方式,整體在稅前扣除標準上放寬了限制,統一規范并且提高了在計稅工資、公益性支出、研發費、廣告宣傳費等方面稅前扣除標準與比例,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費用稅前無法充分扣除而需要納稅調整的項目處置,提高了稅前成本費用的扣除總額,縮小了稅基,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稅

收負擔,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

第三,統一納稅方式的影響。新企業所得稅法實行以法人為主體的總分機構匯總納稅制度,實現了總公司與分公司間的盈虧互抵,分公司仍舊享受其所在地所得稅適用稅率;同時,不再將企業內部業務往來視同銷售行為,使企業所得稅得以免繳。另外,總分支機構匯總納稅的方式,有效分散了企業風險,并且實現了納稅人稅收負擔的降低。而且,匯總納稅企業的所得稅征收程序嚴格按照“統一計算、匯總清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財政調庫”的管理辦法執行,50%由總機構預繳,50%在各分支機構間分攤預繳,使財源與稅源保持一致,也使分公司所在地稅收利益得到保障,為企業設立分公司創造了良好的稅收環境。因此,企業應依據經營管理需要,在投資建立新企業或設立下屬公司時,合理選擇總分公司組織形式與母子公司組織形式,可有效降低稅收負擔。

第四,稅收優惠政策的影響。新企業所得稅法擴大了低稅率稅收優惠的范圍,取消了低層次產業的稅收優惠,增加了照顧弱勢群體和自然災害狀況減免稅收優惠,更加注重基礎性、發展性、環保性、創新性及公益性產業的發展。新法對享受低稅率優惠政策的企業設定了5年期的平穩過渡期的稅收優惠政策,緩解了新稅法出臺對部分老企業增加稅負的影響,減少對原優惠企業的沖擊。

三、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中小企業稅務籌劃的相關對策

新企業所得稅法下,中小企業應合理理財, 積極調整,全面加強在經營、投資、理財等環節上的稅務籌劃,可通過采用下列措施實現企業稅收負擔的最小化。

(一)合理規劃與調整企業的組織形式。按新企業所得稅法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與合伙企業不屬于法人組織,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在繳納完企業所得稅后股東還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考慮到后兩種企業組織形式較前兩者而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因而,企業要綜合考慮發展前景、市場風險、規模預測等因素,合理選擇企業最佳組織形式,最大程度地減少稅負。

(二)合理安排成本費用支出,實現稅負最小化,增加企業后勁。新所得稅法在稅前扣除標準上放寬了限制,通過充分利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規定,可建立持續研發投入的良性機制,有利于加快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的進程;通過有效利用加速折舊方法,可加大技術和設備改造,從而增強企業后勁。同時,在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限額范圍內采用“就高不就低”原則,足額提取職工薪酬及福利費,合理、有度增加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等,利于降低企業稅負,增加稅后盈余,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三)充分利用政策優惠,調整企業規模及投資方向。新企業所得稅法在整體上降低了稅率,因此,企業在權衡自身規模和盈利水平下,可將盈利水平控制在特定范圍內,以適用較低的企業所得稅率。在新企業所得稅法構建的“以產業優惠為主、區域優惠為輔、促進社會進步” 新稅收優惠格局下,企業應及時調整投資方向,推進轉型升級,將視角轉變到投資方向的稅收籌劃上,投資于高新技術產業、進行創業投資或投資于綠色制造體系及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投資等,以最大限度地享受稅收優惠;對那些能夠享受五年過渡期優惠政策的企業,過渡期內應適度加大對引進高端人才、技術創新、研發費用等的投資力度,以增強企業未來競爭實力。

(四)注重規范納稅行為,合理避稅。從新企業所得稅法中關于轉讓定價等條款可以看出,對企業反避稅的規范力度明顯加大。因此,中小企業需要重新審視和調整自身稅務狀況,在營運流程及財務處理方式上應有所準備和改變,將風

險和問題控制在安全范圍內,避免出現違規行為。

結語

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總體上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有著利好的影響。中小企業作為穩定國家財政收支的基礎,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盡量減少成本、擴大收益,而納稅金額作為成本的一部分關系著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在經營決策中要充分考慮新稅法對其影響,用足用好新稅收優惠政策和實施條例,科學合理開展納稅籌劃。

參考文獻

[1]陳靜.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經營的影響[J].財稅金融,2009,2.

[2]程淑玲.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外資企業影響與稅務籌劃[J].企業管理,2009,11.

[3]滕雷.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的影響及對策[J],稅務研究,2010.

[4]王振川.淺談新企業所得稅對我國企業的影響[J].西安社會科學,2009.

【探析新企業所得稅法對中小企業所得稅負擔影響】相關文章:

影響企業自身的市場勢力的因素探析04-30

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問題探析04-30

新排污收費對發電企業的影響04-30

加入WTO對中小企業資金管理的影響及對策04-28

企業行為對檔案工作的負面影響及根源探析04-30

準時制生產方式對中小企業存貨管理的影響研究04-30

會計專業企業所得稅教學方法探析04-29

企業綠色營銷探析04-28

企業危機管理探析05-02

人口對巢湖富營養化的影響探析04-3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另类色区欧美日韩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綫无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