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秋冬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秋天的時候天氣非常干燥,很多人會出現不舒服的情況,秋天過后,冬天即將來臨,冬天天氣比較寒冷,經常凍得人瑟瑟發抖,很多人因為抵抗不住陰冷,生病的人會變得異常的多,醫院也變得擁擠起來,那么學會保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秋冬天都有哪些養生小常識呢,可以幫助我們不再生病呢。
1、養陰注意多喝水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補水必不可少。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
雖然為了健康、減肥、美容等推薦每天多多飲水,但是在不口渴的情況下,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違反生理需求,就會造成反效果,水分超越身體必要量,細胞中水分含量上升膨脹,最壞的結果會引起“水中毒”,危害生命。正確的飲水量要根據個人每天的日常活動量進行調節,正常情況下,每天至少飲用1.5~2L水。每次的飲水量控制在1~2杯。
2、穿衣注意保暖
有些人比較粗心,天冷了沒有及時添加衣服;有的人為了漂亮,本來穿得就少,還不扣外套。一早一晚天冷風大的時候,腹部很容易受寒。尤其是脾胃虛寒的女性,一旦遇到天冷,就會肚子疼、拉肚子,這是胃腸道的一種自然反應,最好最省事的辦法就是多穿點,尤其是把腰腹部包得嚴實點。
3、朝喝鹽水晚喝蜜
入秋后會經常覺得口渴,光喝白開水,不能抵御秋燥。人體水分,很快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所以,應該“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就是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舉三得。
4、飲食注意預防秋燥
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還可適當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太撐,以免造成腸胃積滯。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
根據以上的學習我們知道秋冬天人們的抵抗力都比較差,所以,平時要注意保養身體,預防疾病,在適當的時候鍛煉身體如果保養得當,就會減少我們生病的機會,沒事多喝水,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怎樣在秋冬季節,我們就不會有生病的煩惱了,祝您健康。
【秋冬養生小常識有哪些】相關文章:
冬季保健小常識有哪些12-23
失眠養生湯有哪些?06-15
太極養生有哪些特點08-19
立冬養生的方法有哪些09-01
榨菜的養生小常識09-10
春分養生小常識09-27
冬季養生小常識10-07
冬至養生小常識07-16
養生小常識匯總11-04
養生小常識匯總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