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沉與浮

時間:2024-08-18 18:37:39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沉與浮

  小班教案沉與浮

  設計意圖:

小班教案沉與浮

  水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幼兒對水的游戲非常喜愛.通過嬉戲、玩耍,孩子可以在不經意中發現許多關于水的科學知識。本活動試圖通過簡易實驗,幫助孩子了解簡單的科學探究途徑、方法,學習開展科學探究必要的記錄手段,思考生活中的科學現象。

  活動目標:

  1.讓學生在猜測、實驗、記錄中感知沉與浮。

  2.在活動中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活動準備:

  1. 在整理箱中提前裝好水。

  2. 石頭、磁鐵、乒乓球、積木等若干。

  3. 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 創設情景,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

  (1)出示實驗材料,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材料的特征。

  (2)設計游泳比賽的情景,請幼兒猜想、預測材料“跳人”水中的現象。“這么多的東西,要進行一個游泳比賽,它們跳到水里會怎樣呢?”

  2.簡單操作,并記錄。引導幼兒初步建立猜測、假設的概念。

  (1)教師記錄自己的假設,并詳細說明怎樣使用記錄表。

  (2)引導幼兒自己猜想、假設并記錄。提示幼兒:“這些東西跳到水里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來猜一猜。不要講出來,先用筆把我們猜到的畫下來。”(老師指導幼兒記錄的方法。)

  3. 實驗操作。

  (1)通過實踐操作,引導幼兒體驗“浮”與“沉”的概念。

  師: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實驗,驗證一下是否和我們的猜測一樣。

  例如:把一個積木和石頭分別投到水里,請幼兒觀察積木在水里是怎樣的。“我們用一個詞來說一一“浮”,表示積木在水的上面。”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觀察石頭是“沉”的,表示石頭在水底下。

  (2)鼓勵幼兒用圖示表示自己看到的實驗結果。

  提示:將結果畫下來,必須根據自己看到的情況來畫。

  (3)幼兒自由操作,并記錄結果。

  先記好的'幼兒將記錄的結果與自己的預測進行比較,教師幫助幼兒整理對物體沉浮現象的認識。

  4.交流實驗記錄結果(鼓勵幼兒將自己的觀察記錄結果與他人分享與交流)。

  請幼兒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記錄。每一個符號表示什么。假設與實驗是否一樣。

  5. 教師小結。

  (1)引導幼兒將猜測、假設與實驗結果對照,強調記錄的真實性。

  (2)與幼兒回憶活動中自己的操作與記錄。

  6.激發幼兒繼續探究的興趣,提出延伸問題。

  請幼兒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中,幼兒把家里的東西放在水里是沉的還是浮的?試試看,并嘗試自己做記錄,帶來與老師、小朋友們分享。

  設計評析:

  由于小班幼兒的思維仍然處于直覺行動階段,所以他們常常停留于游戲的表面,而忽略了實驗內在的教育價值。本設計創設的情境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引導給了幼兒積極、大膽參與和猜想、假設的空間。

  小班幼兒記錄的意識還未建立,記錄能力相對較弱。設計中提供的記錄表提供了可以參考的支架。

  鼓勵學生尊重與傾聽他人的觀點,幫助他們學會互相學習。

  小班教案沉與浮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沉浮現象,并對沉浮現象有興趣。

  2.嘗試運用借助輔助材料的方法,變化物體的沉浮現象。

  3.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4.體會發現沉浮現象與探索沉浮逆向變化的樂趣。

  材料準備

  1.水盆、操作盤、分類盒、記錄表、筆。

  2.小泡沫板、不同材質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鐵珠、乒乓球)、吸管、雪花片、瓶子、盒子、紙、木塊、小木條、石子、海綿、樹葉、羽毛、回形針,小鐵夾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東西。

  指導要點

  1.運用玩一玩的方法讓幼兒發現物體的沉浮現象,對沉浮現象有興趣,并能用自己的方法記錄物體的'沉與浮。

  2.通過分一分,讓幼兒對沉、浮的物體進行分類,并嘗試比較沉的物體與浮的物體之間輕重的不同。

  3.鼓勵試一試,嘗試采用物體本身的特點借助輔助材料,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讓浮著的沉下去,或是“站”在水中,并能用簡單的圖畫記錄探索的結果

  實施步驟

  1.提供收集的不同材質的材料,如小泡沫板、不同材質的小球(木珠、玻璃球、塑料球、鐵珠、乒乓球)、吸管等等,讓幼兒把讓他們放在水中玩一玩,看一看,說說自己的發現。

  2.提供記錄表讓幼兒用簡單的圖畫(如箭頭向上表示浮,向下表示沉)記錄不同物體的沉浮現象,并用邊連貫的語言交流記錄的結果。

  3.按沉、浮現象的不同把材料歸類分成兩大類,并結合已有的經驗進行簡單的比較,了解一般情況下輕的東西會浮著,重的東西會沉下去。

  4.鼓勵幼兒采用物體本身的特點(瓶子可裝水)或借助輔助材料,探索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讓浮著的東西沉下去,或讓其“站”在水中。這時可增加一些材料,如橡皮泥,雙面膠等可幫助物體增加重量,也可讓沉浮物體粘在一起,或使材料的沉、浮現象發生變化。在幼兒操作成功讓浮的物體沉下去,讓沉的物體浮上來時,引導幼兒加重浮的物體一邊的重量,嘗試讓物體“站”在水中。

  5.提供記錄表用圖畫的方式記錄探索的過程與結果,并進行交流與驗證。

  6.在幼兒成功讓一件物體變化沉浮現象后,引導幼兒挑戰用不同的方法使這個物體繼續變化沉浮現象,或挑戰不同的材料變化沉浮現象,比比誰的方法多,誰讓更多的物體變化了沉浮現象。

  小班教案沉與浮

  活動目標:

  老師通過游戲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幼兒能正確辨別沉浮現象,認識“ ↓ ”“ ↑ ”標記。樂于參與科學小實驗,培養探索精神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鑰匙、彈珠、之類的可以沉的東西。

  2.泡沫、乒乓球之類的可以浮的東西。

  3.盆子、水。

  4.沉、浮標記卡片。

  活動過程:

  1.出示材料,介紹材料的名稱。

  “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們玩好玩的東西,我們來看看是什么?”

  2.幼兒操作并觀察物體在水中的現象。

  (1)“這些好玩的東西好幾天沒有洗澡了,我們來幫它們洗洗澡吧!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看有什么現象發生?”

  (2)教師講解操作要求。

  (3.幼兒實驗,教師指導。

  3.介紹“沉”“浮”概念。

  (1)幼兒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將幼兒說的物體放在盆里,一起觀察物體的沉浮。

  (2)“我們把鑰匙、彈珠、之類的東西沉在水底的現象叫“沉”.我們把泡沫、乒乓球之類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的現象叫“浮”。

  4.認識“ ↓ ” “ ↑ ”標記。

  (1)老師這里還有一個更好玩的`游戲,但是得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照片,看看都有什么?它是沉在水底?還是浮在水面上的?

  (2)“沉”我們可以用“ ↓”表示,表示它沉在水里。

  “浮”我們可以用“ ↑ ”表示它浮在水面上。

  (3)幼兒自己選擇照片,把它貼在相應的標記下。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玩這么多,知道了沉和浮,我們把像鑰匙、彈珠之類的東西沉在水底的現象叫做“沉”,我們把泡沫、乒乓球之類的東西浮在水面上的現象叫做“浮”,小朋友們回家找一找、玩一玩看看還有哪些東西會沉?哪些東西會浮?

[小班教案沉與浮]

【小班教案沉與浮】相關文章:

沉與浮教學設計09-19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7-26

物體浮與沉教學設計10-12

皮膚暗沉不美麗?教你如何改善暗沉膚色06-23

熱毛巾敷臉趕走暗沉11-19

排毒讓肌膚不再變暗沉09-03

皮膚暗沉該如何改善08-08

男士如何防止肌膚暗沉05-24

關于沉潛作文950字09-07

女人臉色暗沉的原因06-13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婷婷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 亚洲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