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維權的八種現象(3)

時間:2024-06-25 18:35:17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職場維權的八種現象(3)

  七:服務餐飲業員工被侵害案件急速攀升

職場維權的八種現象(3)

  容易受侵害人群:中小企業、服務餐飲業員工,個體經營雇傭人員

  形成侵害的企業性質:服務業、餐飲業、個體經營者

  現象解讀:在勞動糾紛中,建筑行業是受理案件的大戶,但是目前服務餐飲行業的職工被侵害案件迅速攀升,例如在石景山區和西城區這類案件都排在了案件量的首位。在西城區受理的550件糾紛中涉及餐飲服務業勞動者的有220多件,占案件總數的41%左右。石景山區勞動爭議仲裁科楊吉龍科長說,近期的一個案例就很典型,一家私營飯莊雇傭了一名服務員,未經體檢也沒有按規定簽勞動合同,而在他工作的第八天,該員工突然咯血死亡,按照新的工傷條例被認定為工傷,企業要對其進行賠償。這樣這個注冊資金僅有幾萬元的小飯莊,就因無力支付高額的賠償金而破產。相關新聞:上海勞動糾紛出現“兩多”媒體吁重視誠信

  解決方案:其實,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避免。企業和勞動者都按照規定進行用工前的體檢,然后簽訂勞動合同為職工上保險,符合勞動用工制度就能規避各種風險。

  八:企業“轉嫁”勞資糾紛

  容易受侵害人群:企業的員工

  形成侵害的企業性質:主要是民營企業以及非公體制企業

  現象解讀:王小江科長說,海淀區的仲裁案件現在的受理量越來越大,除了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兩節”期間問題集中等因素外,還出現了一個有些“奇怪”的新特點,那就是一些企業愿意讓職工來仲裁“告狀”,而實際上這是這些企業推卸責任的方式。一些比較難解決的勞資問題,企業的管理者不愿意花時間費力氣和職工商量調解,而是把職工直接推到仲裁部門。這樣不僅使仲裁機構的辦案量增加,還要在這些棘手的問題上花費更多的時間為勞動者進行調解和政策宣講。

  解決方案:崇文區勞動爭議仲裁科李利科長提出,目前仲裁人員不足表現得比較突出,因此仲裁機構應通過建立基層調解中心和聘請兼職仲裁員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張亞東也說,采取“邀請函”制度把企業的法人代表和人力資源負責人請到仲裁廳進行旁聽,使他們了解仲裁形式便于溝通。

  

http://www.solarmaxlimited.com/

【職場維權的八種現象(3)】相關文章:

職場維權:新法對不誠信說不06-25

職場搶風頭現象解讀09-03

職場新人如何最快速掌握維權法規09-15

關于職場35歲現象:命數還是變數07-30

職場現象:“炒”老板的越來越多08-29

職場“35歲現象”是人生的十字路口04-28

找對訴求更能維權07-04

事業單位員工如何維權07-28

工傷維權要注意的事項09-14

加班費怎么維權及計算07-06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中文精品a∨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图区 | 精品国产亚洲最大 | 日本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 亚洲成年轻人天堂久久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