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注冊會計師考試考前真題
注會考試馬不停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的計算題,希望大家好好做好好總結計算方法,有什么不懂得可以及時交流。
1、甲公司有一筆閑置資金,可以進行為期一年的投資,市場上有三種債券可供選擇,相關資料如下:
(1)三種債券的面值均為1000元,到期時間均為5年,到期收益率均為8%。
(2)甲公司計劃一年后出售購入的債券,一年后三種債券到期收益率仍為8%。
(3)三種債券票面利率及復習方式不同。A債券為零息債券,到期支付1000元;B債券的票面利率為8%,每年年末支付8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C債券的票面利率為10%,每年年末支付10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
(4)甲公司利息收入適用所得稅稅率30%,資本利得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發生投資損失可以按20%抵稅,不抵消利息收入。
要求:
(1)計算每種債券當前的價值
(2)計算每種債券一年后的價值
(3)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答案】
(1) 當前:
A債券當前價值=1000×(P/F,8%,5)=1000×0.6806=680.6元
B債券當前價值=80×(P/A,8%,5)+1000×(P/F,8%,5)=1000元
C債券當前價值=100×(P/A,8%,5)+1000×(P/F,8%,5)
=100×3.9927+1000×0.6806=1079.87元
(2)一年后
A債券價值=1000×(P/F,8%,4)=1000×0.7350=735元
B債券價值=80×(P/A,8%,4)+1000×(P/F,8%,4)=1000元
C債券價值=100×(P/A,8%,4)+1000×(P/F,8%,4)
=100×3.3121+1000×0.7350=1066.21
(3) 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A債券稅后收益率=(735-680.6)×(1- 20%)÷680.6=6.39%
B債券稅后收益率=80×(1-30%)÷1000=5.6%
C債券稅后收益率=【100×(1-30%)+(1066.21-1079.87)×(1-20%)】÷1079.87=5.47%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5章第1節債券估價。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第五章和第六章計算題就考債券價值的計算,例題參照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債券價值的計算。
2、甲公司生產A產品,生產過程分為2個步驟,分別在2個車間進行。一車間為二車間提供半成品。二車間將半成品加工成產成品。每件產成品消耗一件半成品。甲公司用平行結轉分步法結轉產品成本,月末對在產品和產成品進行盤點,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第二車間除了耗用第一車間的半成品外,還需要其他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陸續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兩個車間的在產品相對本車間的完工度均為50%。相關資料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余額: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20000
4000
4000
28000
第二車間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產量:
車間
月初
本月投入
本月完工
月末
第一車間
40
600
590
50
第二車間
60
590
610
40
本月發生費用: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0000
29750
29750
179500
第二車間
3000
72000
48000
150000
【要求和答案】
(1)計算第一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100
20 000
4 000
4000
28 000
本月
600
120 000
29 750
29750
179 500
合計
700
140 000
33 750
33 750
207 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月末在產品
90
65(40+50×50%)
18 000
3250
3250
24500
(2)計算第二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60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
590
30000
72000
48000
150000
合計
650
31500
75600
50400
157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月末在產品
40
20
1000
2400
1600
5000
(3)計算A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
生產車間
產成品數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第二車間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合計
610
152500
103700
79300
335500
單位成本
250
170
130
550
(4)平行結轉分步法較之逐步結轉分步法主要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是:各步驟可以同時計算產品成本,平行匯總計入產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能夠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成品成本資料,不必進行成本還原,因而能夠簡化和加速成本計算工作。
缺點是:不能提供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不能為各個生產步驟在產品的實物和資金管理提供資料;各生產步驟的產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費用,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該步驟產品的生產耗費水平(第一步驟除外),不能更好地滿足這些步驟成本管理的要求。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6章第5節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6章例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十六章是計算題和綜合題的考點,要求重點掌握品種法和分步法的計算,并強烈要求掌握教材平行結轉分步法的例題和經典主觀題中第16章例題4的平行分步法計算。
3、甲公司只生產一種A產品,為了更好地進行經營決策和目標控制,該公司財務經理正在使用2011年相關數據進行本量利分析,有關資料如下:
(1)2011年產銷量為8000件,每件價格1000元。
(2)生產A產品需要的專利技術需要從外部購買取得,甲公司每年除向技術轉讓方支付50萬的固定專利使用費外,還需按銷售收入的10%支付變動專利使用費。
(3)2011年直接材料費用200萬元,均為變動成本。
(4)2011年人工成本總額為180萬元,其中:生產工人采取計件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120萬元,管理人員采取固定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為60萬元。
(5)2011年折舊費用總額為95萬元,其中管理部門計提折舊費用15萬元,生產部門計提折舊費用80萬元。
(6)2011年發生其他成本及管理費用87萬元,其中40萬元為變動成本,47萬元為固定成本。
要求:
(1) 計算A產品的單位邊際貢獻、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和安全邊際率。
(2) 計算甲公司稅前利潤對銷售量和單價的敏感系數。
(3)如果2012年原材料價格上漲20%,其他因素不變,A產品的銷售價格應上漲多大幅度才能保持2011年的利潤水平?
【答案】
(1)收入=8000×1000=8000 000元=800萬元
邊際貢獻=800×(1-10%)-200-120-40=360萬元
單位邊際貢獻=360 0000÷8000=450元
固定成本=50+60+95+47=252萬元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2520000÷450=5600件
安全邊際率=(8000-5600)÷8000=30%
(2)目前利潤=360-252=108萬元
目前變動成本=800×10%-200-120-40=440萬元
單位變動成本=4 400 000÷8000=550元
目前銷量8000件=0.8萬件
銷量上漲10%,
利潤=0.8×(1+10%)×(1000-550)-252=144萬元
銷量敏感系數=(144-108)÷108÷10%=3.33
假定單價上漲10%
利潤=0.8×1000×(1+10%)×(1-10%)-(200+120+40)-252=180萬元
單價敏感系數=(180-108)÷108÷10%=6.67
(3)0.8×銷售單價×(1-10%)-200×(1+20%)-120-40-252=108
銷售單價=1055.56元
單價上升百分比=(1055.56-1000)/1000=5.56%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8章第2節產品成本、數量和利潤的分析。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8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計算性的選擇題多處涉及并且重點提及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本量利計算相對簡單,屬于計算性的選擇題的考點,本年度由于是機考,降低了考試難度,把計算性的選擇題變更為計算。
4、甲公司是一家汽車擋風玻璃批發商,為5家汽車制造商提供擋風玻璃,該公司總經理為了降低與存貨有關的總成本,請你幫助他確定最佳的采購批量,有關資料如下:
(1)單位進貨成本1200元。
(2)全年需求預計為10800塊玻璃。
(3)每次訂貨發生時處理訂單成本33元。
(4)每次訂貨需要支付運費70.8元
(5)每次收貨后需要驗貨,驗貨時外聘一名工程師,驗貨過程需要6小時,每小時支付工資11.5元。
(6)為存儲擋風玻璃需要租用公共倉庫。倉庫租金為每年25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塊擋風玻璃8元/年。
(7)擋風玻璃為易碎品,損害成本為年平均存貨價值的1%。
(8)公司的年資金成本為5%
要求:
(1)計算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2)計算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
(3)計算經濟訂貨量
(4)計算與經濟訂貨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答案】
(1) 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33+70.8+6×11.5=172.8元
(2) 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8+1200×1%+1200×5%=80元
(3) 經濟訂貨量= =216件
(4) 與經濟訂貨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17280元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4章第4節存貨。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4章例題3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2計算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5、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目前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公司為了開發新的項目,急需籌資10000萬元,甲公司擬采取發行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方式籌資并初擬了籌資方案,相關資料如下:
(1)發行十年期附認股權證債券10萬份,每份債券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7%,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債券按面值發行。每份債券同時附送20張認股權證,認股權證只能在第五年年末行權,行權時每張認股權證可以按25元的價格購買1股普通股。
(2)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1000萬股,每股價值22元,無負債。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與其市值相同。公司未來僅依靠利潤留存提供增長資金,不打算增發或回購股票,也不打算增加新的債務籌資,債券發行后公司總資產的預計年增長率為8%。
(3)當前等風險普通債券的平均利率為8%,發行費用可以忽略不計。由于認股權證和債券組合的風險比普通債券風險大,投資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9%。
要求:
(1) 計算擬發行的每份純債券的價值
(2) 計算擬附送的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
(3)計算第五年年末認股權證行權前及行權后的股票價格
(4)計算投資人購買1份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凈現值。判斷籌資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原因
【答案】
(1)每份純債券價值=1000×7%×(P/A,8%,10)+1000×(P/F,8%,10)
=70×6.7101+1000×0.4632
=932.91(元)
(2)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1000-932.91)/20=3.35(元)
(3)行權前的公司總價值
=(1000×22+10000)×(F/P,8%,5)=(1000×22+10000)×1.4693=47017.6(萬元)
每張債券價值=1000×7%×(P/A,8%,5)+1000×(P/F,8%,5)
=70×3.9927+1000×0.6806
=960.089(元)
債務總價值=960.089×10=9600.89(萬元)
權益價值=47017.6-9600.89=37416.71(萬元)
股票價格=37416.71/1000=37.42(元)
行權后的權益價值=37416.71+10×20×25=42416.71(萬元)
股票價格=42416.71/(1000+10×20)=35.35(元)
(4)凈現值
=70×(P/A,9%,10)+1000×(P/F,9%,10)+(35.35-25)×20×(P/F,9%,5)-1000
=70×6.4177+1000×0.4224+20×(35.35-25)×0.6499-1000
=6.17(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籌資方案可行。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3章第2節混合籌資。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3章例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第十三章必然有一道計算題出現,考點是租賃、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價值的計算,有關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要求學員一定掌握教材的例題和經典主觀題第13章例題4,并且將認股權證的計算作為考試的重點提及。
1、甲公司有一筆閑置資金,可以進行為期一年的投資,市場上有三種債券可供選擇,相關資料如下:
(1)三種債券的面值均為1000元,到期時間均為5年,到期收益率均為8%。
(2)甲公司計劃一年后出售購入的債券,一年后三種債券到期收益率仍為8%。
(3)三種債券票面利率及復習方式不同。A債券為零息債券,到期支付1000元;B債券的票面利率為8%,每年年末支付8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C債券的票面利率為10%,每年年末支付10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
(4)甲公司利息收入適用所得稅稅率30%,資本利得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發生投資損失可以按20%抵稅,不抵消利息收入。
要求:
(1)計算每種債券當前的價值
(2)計算每種債券一年后的價值
(3)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答案】
(1) 當前:
A債券當前價值=1000×(P/F,8%,5)=1000×0.6806=680.6元
B債券當前價值=80×(P/A,8%,5)+1000×(P/F,8%,5)=1000元
C債券當前價值=100×(P/A,8%,5)+1000×(P/F,8%,5)
=100×3.9927+1000×0.6806=1079.87元
(2)一年后
A債券價值=1000×(P/F,8%,4)=1000×0.7350=735元
B債券價值=80×(P/A,8%,4)+1000×(P/F,8%,4)=1000元
C債券價值=100×(P/A,8%,4)+1000×(P/F,8%,4)
=100×3.3121+1000×0.7350=1066.21
(3) 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A債券稅后收益率=(735-680.6)×(1- 20%)÷680.6=6.39%
B債券稅后收益率=80×(1-30%)÷1000=5.6%
C債券稅后收益率=【100×(1-30%)+(1066.21-1079.87)×(1-20%)】÷1079.87=5.47%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5章第1節債券估價。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第五章和第六章計算題就考債券價值的計算,例題參照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債券價值的計算。
2、甲公司生產A產品,生產過程分為2個步驟,分別在2個車間進行。一車間為二車間提供半成品。二車間將半成品加工成產成品。每件產成品消耗一件半成品。甲公司用平行結轉分步法結轉產品成本,月末對在產品和產成品進行盤點,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第二車間除了耗用第一車間的半成品外,還需要其他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陸續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兩個車間的在產品相對本車間的完工度均為50%。相關資料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余額: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20000
4000
4000
28000
第二車間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產量:
車間
月初
本月投入
本月完工
月末
第一車間
40
600
590
50
第二車間
60
590
610
40
本月發生費用: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0000
29750
29750
179500
第二車間
3000
72000
48000
150000
【要求和答案】
(1)計算第一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100
20 000
4 000
4000
28 000
本月
600
120 000
29 750
29750
179 500
合計
700
140 000
33 750
33 750
207 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月末在產品
90
65(40+50×50%)
18 000
3250
3250
24500
(2)計算第二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60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
590
30000
72000
48000
150000
合計
650
31500
75600
50400
157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月末在產品
40
20
1000
2400
1600
5000
(3)計算A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
生產車間
產成品數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第二車間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合計
610
152500
103700
79300
335500
單位成本
250
170
130
550
(4)平行結轉分步法較之逐步結轉分步法主要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是:各步驟可以同時計算產品成本,平行匯總計入產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能夠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成品成本資料,不必進行成本還原,因而能夠簡化和加速成本計算工作。
缺點是:不能提供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不能為各個生產步驟在產品的實物和資金管理提供資料;各生產步驟的產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費用,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該步驟產品的生產耗費水平(第一步驟除外),不能更好地滿足這些步驟成本管理的要求。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6章第5節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6章例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十六章是計算題和綜合題的考點,要求重點掌握品種法和分步法的計算,并強烈要求掌握教材平行結轉分步法的例題和經典主觀題中第16章例題4的平行分步法計算。
3、甲公司只生產一種A產品,為了更好地進行經營決策和目標控制,該公司財務經理正在使用2011年相關數據進行本量利分析,有關資料如下:
(1)2011年產銷量為8000件,每件價格1000元。
(2)生產A產品需要的專利技術需要從外部購買取得,甲公司每年除向技術轉讓方支付50萬的固定專利使用費外,還需按銷售收入的10%支付變動專利使用費。
(3)2011年直接材料費用200萬元,均為變動成本。
(4)2011年人工成本總額為180萬元,其中:生產工人采取計件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120萬元,管理人員采取固定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為60萬元。
(5)2011年折舊費用總額為95萬元,其中管理部門計提折舊費用15萬元,生產部門計提折舊費用80萬元。
(6)2011年發生其他成本及管理費用87萬元,其中40萬元為變動成本,47萬元為固定成本。
要求:
(1) 計算A產品的單位邊際貢獻、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和安全邊際率。
(2) 計算甲公司稅前利潤對銷售量和單價的敏感系數。
(3)如果2012年原材料價格上漲20%,其他因素不變,A產品的銷售價格應上漲多大幅度才能保持2011年的利潤水平?
【答案】
(1)收入=8000×1000=8000 000元=800萬元
邊際貢獻=800×(1-10%)-200-120-40=360萬元
單位邊際貢獻=360 0000÷8000=450元
固定成本=50+60+95+47=252萬元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2520000÷450=5600件
安全邊際率=(8000-5600)÷8000=30%
(2)目前利潤=360-252=108萬元
目前變動成本=800×10%-200-120-40=440萬元
單位變動成本=4 400 000÷8000=550元
目前銷量8000件=0.8萬件
銷量上漲10%,
利潤=0.8×(1+10%)×(1000-550)-252=144萬元
銷量敏感系數=(144-108)÷108÷10%=3.33
假定單價上漲10%
利潤=0.8×1000×(1+10%)×(1-10%)-(200+120+40)-252=180萬元
單價敏感系數=(180-108)÷108÷10%=6.67
(3)0.8×銷售單價×(1-10%)-200×(1+20%)-120-40-252=108
銷售單價=1055.56元
單價上升百分比=(1055.56-1000)/1000=5.56%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8章第2節產品成本、數量和利潤的分析。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8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計算性的選擇題多處涉及并且重點提及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本量利計算相對簡單,屬于計算性的選擇題的考點,本年度由于是機考,降低了考試難度,把計算性的選擇題變更為計算。
4、甲公司是一家汽車擋風玻璃批發商,為5家汽車制造商提供擋風玻璃,該公司總經理為了降低與存貨有關的總成本,請你幫助他確定最佳的采購批量,有關資料如下:
(1)單位進貨成本1200元。
(2)全年需求預計為10800塊玻璃。
(3)每次訂貨發生時處理訂單成本33元。
(4)每次訂貨需要支付運費70.8元
(5)每次收貨后需要驗貨,驗貨時外聘一名工程師,驗貨過程需要6小時,每小時支付工資11.5元。
(6)為存儲擋風玻璃需要租用公共倉庫。倉庫租金為每年25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塊擋風玻璃8元/年。
(7)擋風玻璃為易碎品,損害成本為年平均存貨價值的1%。
(8)公司的年資金成本為5%
要求:
(1)計算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2)計算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
(3)計算經濟訂貨量
(4)計算與經濟訂貨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答案】
(1) 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33+70.8+6×11.5=172.8元
(2) 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8+1200×1%+1200×5%=80元
(3) 經濟訂貨量= =216件
(4) 與經濟訂貨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17280元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4章第4節存貨。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4章例題3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2計算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5、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目前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公司為了開發新的項目,急需籌資10000萬元,甲公司擬采取發行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方式籌資并初擬了籌資方案,相關資料如下:
(1)發行十年期附認股權證債券10萬份,每份債券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7%,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債券按面值發行。每份債券同時附送20張認股權證,認股權證只能在第五年年末行權,行權時每張認股權證可以按25元的價格購買1股普通股。
(2)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1000萬股,每股價值22元,無負債。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與其市值相同。公司未來僅依靠利潤留存提供增長資金,不打算增發或回購股票,也不打算增加新的債務籌資,債券發行后公司總資產的預計年增長率為8%。
(3)當前等風險普通債券的平均利率為8%,發行費用可以忽略不計。由于認股權證和債券組合的風險比普通債券風險大,投資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9%。
要求:
(1) 計算擬發行的每份純債券的價值
(2) 計算擬附送的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
(3)計算第五年年末認股權證行權前及行權后的股票價格
(4)計算投資人購買1份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凈現值。判斷籌資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原因
【答案】
(1)每份純債券價值=1000×7%×(P/A,8%,10)+1000×(P/F,8%,10)
=70×6.7101+1000×0.4632
=932.91(元)
(2)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1000-932.91)/20=3.35(元)
(3)行權前的公司總價值
=(1000×22+10000)×(F/P,8%,5)=(1000×22+10000)×1.4693=47017.6(萬元)
每張債券價值=1000×7%×(P/A,8%,5)+1000×(P/F,8%,5)
=70×3.9927+1000×0.6806
=960.089(元)
債務總價值=960.089×10=9600.89(萬元)
權益價值=47017.6-9600.89=37416.71(萬元)
股票價格=37416.71/1000=37.42(元)
行權后的權益價值=37416.71+10×20×25=42416.71(萬元)
股票價格=42416.71/(1000+10×20)=35.35(元)
(4)凈現值
=70×(P/A,9%,10)+1000×(P/F,9%,10)+(35.35-25)×20×(P/F,9%,5)-1000
=70×6.4177+1000×0.4224+20×(35.35-25)×0.6499-1000
=6.17(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籌資方案可行。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3章第2節混合籌資。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3章例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第十三章必然有一道計算題出現,考點是租賃、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價值的計算,有關認股權證和可轉換債券要求學員一定掌握教材的例題和經典主觀題第13章例題4,并且將認股權證的計算作為考試的重點提及。
1、甲公司有一筆閑置資金,可以進行為期一年的投資,市場上有三種債券可供選擇,相關資料如下:
(1)三種債券的面值均為1000元,到期時間均為5年,到期收益率均為8%。
(2)甲公司計劃一年后出售購入的債券,一年后三種債券到期收益率仍為8%。
(3)三種債券票面利率及復習方式不同。A債券為零息債券,到期支付1000元;B債券的票面利率為8%,每年年末支付8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C債券的票面利率為10%,每年年末支付100元利息,到期支付1000;
(4)甲公司利息收入適用所得稅稅率30%,資本利得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0%,發生投資損失可以按20%抵稅,不抵消利息收入。
要求:
(1)計算每種債券當前的價值
(2)計算每種債券一年后的價值
(3)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答案】
(1) 當前:
A債券當前價值=1000×(P/F,8%,5)=1000×0.6806=680.6元
B債券當前價值=80×(P/A,8%,5)+1000×(P/F,8%,5)=1000元
C債券當前價值=100×(P/A,8%,5)+1000×(P/F,8%,5)
=100×3.9927+1000×0.6806=1079.87元
(2)一年后
A債券價值=1000×(P/F,8%,4)=1000×0.7350=735元
B債券價值=80×(P/A,8%,4)+1000×(P/F,8%,4)=1000元
C債券價值=100×(P/A,8%,4)+1000×(P/F,8%,4)
=100×3.3121+1000×0.7350=1066.21
(3) 甲公司投資于每種債券的稅后收益率
A債券稅后收益率=(735-680.6)×(1- 20%)÷680.6=6.39%
B債券稅后收益率=80×(1-30%)÷1000=5.6%
C債券稅后收益率=【100×(1-30%)+(1066.21-1079.87)×(1-20%)】÷1079.87=5.47%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5章第1節債券估價。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第五章和第六章計算題就考債券價值的計算,例題參照經典主觀題第5章例題1債券價值的計算。
2、甲公司生產A產品,生產過程分為2個步驟,分別在2個車間進行。一車間為二車間提供半成品。二車間將半成品加工成產成品。每件產成品消耗一件半成品。甲公司用平行結轉分步法結轉產品成本,月末對在產品和產成品進行盤點,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第二車間除了耗用第一車間的半成品外,還需要其他輔助材料,輔助材料在生產過程中陸續投入,其他成本費用陸續發生。兩個車間的在產品相對本車間的完工度均為50%。相關資料如下:
月初在產品成本余額: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20000
4000
4000
28000
第二車間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產量:
車間
月初
本月投入
本月完工
月末
第一車間
40
600
590
50
第二車間
60
590
610
40
本月發生費用:
車間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0000
29750
29750
179500
第二車間
3000
72000
48000
150000
【要求和答案】
(1)計算第一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100
20 000
4 000
4000
28 000
本月
600
120 000
29 750
29750
179 500
合計
700
140 000
33 750
33 750
207 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月末在產品
90
65(40+50×50%)
18 000
3250
3250
24500
(2)計算第二車間A產品成本
產量
約當產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月初
60
1500
3600
2400
7500
本月
590
30000
72000
48000
150000
合計
650
31500
75600
50400
157500
產成品本步份額
610
610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月末在產品
40
20
1000
2400
1600
5000
(3)計算A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
生產車間
產成品數量
直接材料費用
直接人工費用
制造費用
合計
第一車間
122 000
30500
30500
183000
第二車間
30500
73200
48800
152500
合計
610
152500
103700
79300
335500
單位成本
250
170
130
550
(4)平行結轉分步法較之逐步結轉分步法主要有哪些優缺點?
優點是:各步驟可以同時計算產品成本,平行匯總計入產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能夠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成品成本資料,不必進行成本還原,因而能夠簡化和加速成本計算工作。
缺點是:不能提供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本資料;不能為各個生產步驟在產品的實物和資金管理提供資料;各生產步驟的產品成本不包括所耗半成品費用,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各該步驟產品的生產耗費水平(第一步驟除外),不能更好地滿足這些步驟成本管理的要求。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6章第5節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6章例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習題班和串講班中重點提及,十六章是計算題和綜合題的考點,要求重點掌握品種法和分步法的計算,并強烈要求掌握教材平行結轉分步法的例題和經典主觀題中第16章例題4的平行分步法計算。
3、甲公司只生產一種A產品,為了更好地進行經營決策和目標控制,該公司財務經理正在使用2011年相關數據進行本量利分析,有關資料如下:
(1)2011年產銷量為8000件,每件價格1000元。
(2)生產A產品需要的專利技術需要從外部購買取得,甲公司每年除向技術轉讓方支付50萬的固定專利使用費外,還需按銷售收入的10%支付變動專利使用費。
(3)2011年直接材料費用200萬元,均為變動成本。
(4)2011年人工成本總額為180萬元,其中:生產工人采取計件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120萬元,管理人員采取固定工資制度,全年人工成本支出為60萬元。
(5)2011年折舊費用總額為95萬元,其中管理部門計提折舊費用15萬元,生產部門計提折舊費用80萬元。
(6)2011年發生其他成本及管理費用87萬元,其中40萬元為變動成本,47萬元為固定成本。
要求:
(1) 計算A產品的單位邊際貢獻、盈虧臨界點銷售量和安全邊際率。
(2) 計算甲公司稅前利潤對銷售量和單價的敏感系數。
(3)如果2012年原材料價格上漲20%,其他因素不變,A產品的銷售價格應上漲多大幅度才能保持2011年的利潤水平?
【答案】
(1)收入=8000×1000=8000 000元=800萬元
邊際貢獻=800×(1-10%)-200-120-40=360萬元
單位邊際貢獻=360 0000÷8000=450元
固定成本=50+60+95+47=252萬元
盈虧臨界點銷售量=2520000÷450=5600件
安全邊際率=(8000-5600)÷8000=30%
(2)目前利潤=360-252=108萬元
目前變動成本=800×10%-200-120-40=440萬元
單位變動成本=4 400 000÷8000=550元
目前銷量8000件=0.8萬件
銷量上漲10%,
利潤=0.8×(1+10%)×(1000-550)-252=144萬元
銷量敏感系數=(144-108)÷108÷10%=3.33
假定單價上漲10%
利潤=0.8×1000×(1+10%)×(1-10%)-(200+120+40)-252=180萬元
單價敏感系數=(180-108)÷108÷10%=6.67
(3)0.8×銷售單價×(1-10%)-200×(1+20%)-120-40-252=108
銷售單價=1055.56元
單價上升百分比=(1055.56-1000)/1000=5.56%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8章第2節產品成本、數量和利潤的分析。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8章例題1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計算性的選擇題多處涉及并且重點提及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本量利計算相對簡單,屬于計算性的選擇題的考點,本年度由于是機考,降低了考試難度,把計算性的選擇題變更為計算。
4、甲公司是一家汽車擋風玻璃批發商,為5家汽車制造商提供擋風玻璃,該公司總經理為了降低與存貨有關的總成本,請你幫助他確定最佳的采購批量,有關資料如下:
(1)單位進貨成本1200元。
(2)全年需求預計為10800塊玻璃。
(3)每次訂貨發生時處理訂單成本33元。
(4)每次訂貨需要支付運費70.8元
(5)每次收貨后需要驗貨,驗貨時外聘一名工程師,驗貨過程需要6小時,每小時支付工資11.5元。
(6)為存儲擋風玻璃需要租用公共倉庫。倉庫租金為每年2500元,另外按平均存量加收每塊擋風玻璃8元/年。
(7)擋風玻璃為易碎品,損害成本為年平均存貨價值的1%。
(8)公司的年資金成本為5%
要求:
(1)計算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
(2)計算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
(3)計算經濟訂貨量
(4)計算與經濟訂貨批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答案】
(1) 每次訂貨的變動成本=33+70.8+6×11.5=172.8元
(2) 每塊玻璃的變動儲存成本=8+1200×1%+1200×5%=80元
(3) 經濟訂貨量= =216件
(4) 與經濟訂貨量有關的存貨總成本= =17280元
相關點評:
該計算題的考點是教材第14章第4節存貨。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基礎班經典主觀題第14章例題3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與科教園吳相全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模擬2計算題4內容基本一致
該計算題科教園吳相全在串講班中重點提及。
5、甲公司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目前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公司為了開發新的項目,急需籌資10000萬元,甲公司擬采取發行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方式籌資并初擬了籌資方案,相關資料如下:
(1)發行十年期附認股權證債券10萬份,每份債券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7%,每年年末付息一次。到期還本。債券按面值發行。每份債券同時附送20張認股權證,認股權證只能在第五年年末行權,行權時每張認股權證可以按25元的價格購買1股普通股。
(2)公司目前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為1000萬股,每股價值22元,無負債。股東權益賬面價值與其市值相同。公司未來僅依靠利潤留存提供增長資金,不打算增發或回購股票,也不打算增加新的債務籌資,債券發行后公司總資產的預計年增長率為8%。
(3)當前等風險普通債券的平均利率為8%,發行費用可以忽略不計。由于認股權證和債券組合的風險比普通債券風險大,投資所要求的必要報酬率為9%。
要求:
(1) 計算擬發行的每份純債券的價值
(2) 計算擬附送的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
(3)計算第五年年末認股權證行權前及行權后的股票價格
(4)計算投資人購買1份附送認股權證債券的凈現值。判斷籌資方案是否可行并說明原因
【答案】
(1)每份純債券價值=1000×7%×(P/A,8%,10)+1000×(P/F,8%,10)
=70×6.7101+1000×0.4632
=932.91(元)
(2)每張認股權證的價值=(1000-932.91)/20=3.35(元)
(3)行權前的公司總價值
=(1000×22+10000)×(F/P,8%,5)=(1000×22+10000)×1.4693=47017.6(萬元)
每張債券價值=1000×7%×(P/A,8%,5)+1000×(P/F,8%,5)
=70×3.9927+1000×0.6806
=960.089(元)
債務總價值=960.089×10=9600.89(萬元)
權益價值=47017.6-9600.89=37416.71(萬元)
股票價格=37416.71/1000=37.42(元)
行權后的權益價值=37416.71+10×20×25=42416.71(萬元)
股票價格=42416.71/(1000+10×20)=35.35(元)
(4)凈現值
=70×(P/A,9%,10)+1000×(P/F,9%,10)+(35.35-25)×20×(P/F,9%,5)-1000
=70×6.4177+1000×0.4224+20×(35.35-25)×0.6499-1000
=6.17(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籌資方案可行。
【注冊會計師考試考前真題】相關文章:
考前詞匯突擊:歷年四級考試真題高頻詞匯08-27
司法考試歷年真題07-03
注冊會計師《會計》考前鞏固題09-30
注冊會計師《審計》考前鞏固題06-21
英語專四考試真題及答案07-08
普通話水平考試考前訓練題10-20
注冊會計師《會計》考前訓練題(2)07-30
職稱英語考試真題閱讀理解08-08
職稱英語衛生類a級考試真題及答案10-26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真題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