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法草案對個人公開募捐的規定

時間:2024-06-24 16:14:49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慈善法草案對個人公開募捐的規定

  昨天,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主席團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草案)》的修改稿,十二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以及政協委員和有關方面的意見,對草案共作了92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34處,包括個人不得公開募捐,經濟嚴重惡化可“諾而不捐”,慈善信息平臺由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指定等。

  房屋將列入捐贈財產范圍

  草案規定,慈善組織應該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有的代表提出,慈善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是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的基礎材料,是對慈善組織實施監督的重要依據,建議在草案中突出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有關規定修改為: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報告應當包括年度開展募捐和接受捐贈情況、慈善財產的管理使用情況、開展慈善項目情況以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情況。同時增加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須經審計。

  有代表提出,捐贈房屋的情況較為常見,建議增加相應規定。對此,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在草案這一條規定的捐贈財產的范圍中增加列舉“房屋”。

  管理費不超當年總支出10%

  有代表提出,要求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數額的70%,有些情況下難以做到,建議規定得更靈活一些。而有的代表則提出,要求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5%,標準過寬。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修改為:慈善組織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數額的70%。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特殊情況下,年度管理費用難以符合前述規定的,應當報告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

  經濟嚴重惡化可“諾而不捐”

  有代表指出,捐贈人承諾捐贈后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影響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應當允許其不再履行捐贈義務。對此,法律委員會建議在草案中增加一款規定:捐贈人公開承諾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后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

  有些代表建議,在草案中應充分考慮個人在困難時向社會求助的權利,適度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但有些代表卻認為,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慈善法中可不作規范,不宜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不受慈善法調整。因此,草案明確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和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慈善信息平臺統一指定

  草案規定,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發布募捐信息。對此,有代表提出,慈善信息平臺不適宜由各級民政部門分別指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規定中的“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修改為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臺。

  慈善法獲人大表決通過將于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

  今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閉幕會,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慈善法草案,草案明確規定個人不能發起公開募捐,承諾捐款不兌現或被起訴,攤派捐贈任務或構成犯罪。

  其中贊成2636票,反對131票,棄權83票。

  此前,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法律委員會對慈善法草案進行了審議,提出了草案表決稿,主席團決定將這個草案提請本次會議表決。

  慈善法是我國慈善制度建設的一部基礎性、綜合性法律,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我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記者了解到,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審議意見以及政協委員和有關方面意見,對慈善法草案作出92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34處。

  捐贈人經濟惡化,可以“諾而不捐”

  草案第四十一條:對捐贈人承諾而不捐等情形的處理作了規定。

  有代表提出,捐贈人承諾捐贈后,經濟狀況嚴重惡化影響其生產或者家庭生活的,應當允許其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法律委員會贊成這一意見,建議在草案中增加一條:捐贈人公開承諾捐贈或者簽訂書面捐贈協議后,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經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贈義務。

  “老”慈善組織認定之后即可申請募捐

  按照草案,已經設立的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非營利組織,可以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為慈善組織。此次修改稿在“已經設立”之前添加了“本法公布前”。

  另外,草案指出,慈善組織自登記或者認定之日起,可以向特定對象進行定向募捐。但是,要開展公開募捐,還必須取得公開募捐的資格。這些“老”慈善組織必須認定滿2年,才能向原登記的民政部門申請公募資格。

  年度管理費用不超過10%

  草案第六十條對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和管理成本的標準做了規定。

  有的代表提出,慈善組織管理成本的表述不準確,建議修改為“管理費用”。

  有的代表提出,這一規定中,要求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前三年收入平均數額的70%,有些情況下難以做到,建議規定得更靈活一些。

  有的代表提出,這一規定中,要求年度管理成本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5%,要求過寬。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贊成將“管理成本”修改為“管理費用”,同時認為,確定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的支出和管理費用的標準,既要有利于促進慈善組織規范運作,又要符合實際。

  為此,建議將草案的上述規定修改為:慈善組織中,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基金會開展慈善活動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總收入的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數額的70%;年度管理費用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特殊情況下,年度管理費用難以符合前述規定的,應當報告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并向社會公開說明情況。

  慈善組織每年須報財會報告

  草案第十三條規定: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

  有的代表提出,慈善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是慈善組織開展慈善活動的基礎,也是對慈善組織實施監督的重要依據,建議在草案中突出規定。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草案這一條修改為:慈善組織應當每年向其登記的民政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和財務會計報告,報告應當包括年度開展募捐和接受捐贈的情況,慈善財產的管理使用情況、開展慈善項目情況,以及慈善組織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情況。

  同時,在草案第七十二條第二款中增加規定: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的財務會計報告需經審計。

  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

  法律委員會還就個人求助等情況做了說明。

  有些代表建議,在草案中,應充分考慮個人在困難時向社會求助的權利,適度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

  有的代表提出,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慈善法中可不作規范,不宜賦予慈善組織以外的其他組織和個人開展公開募捐的權利。

  法律委員會經研究認為,個人在自身面臨困難時向社會求助,是一項正當的權利,個人求助不屬于慈善活動,不受慈善法調整。公開募捐涉及慈善財產的籌集和管理,是用別人的錢辦善事,需要加以規范和管理。

  因此,草案明確規定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應當取得公開募捐資格;同時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和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法律委員會認為,這一規定既有利于加強對公開募捐行為的規范,又有利于鼓勵更多的組織和個人參與慈善活動,符合我國實際情況,是可行的。

【慈善法草案對個人公開募捐的規定】相關文章:

學校慈善募捐活動方案08-24

公益慈善口號大全09-16

婚假規定07-25

愛心募捐活動策劃10-29

出境新規定07-17

駕校新規定08-25

慈善公益廣告語07-24

校園募捐活動策劃方案09-29

交通法新規定05-23

滴滴打車新規定10-15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性饥渴一区二区三区1 | 亚洲精品国产AⅤ综合第一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 亚洲网站入口免费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久久国产亚洲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