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前你是否準備好了
開始創業之前,每個人可能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決定創業成敗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不是資金,不是市場環境,而是創業者本人。創業的人應該具備條理清晰的思維邏輯、超強的抗壓性、團隊合作的意識和溝通能力,還有對市場的正確觀察與及時應對。
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B Insights通過分析101家科技創業公司的失敗案例,總結出了創業公司失敗的20大主要原因。
為什么創業失敗?
1.貿然開發產品
2.無法獲得新融資
3.團隊實力過低
4.競爭力不足
5.定價/成本出現問題
6.產品過于糟糕
7.缺乏完整商業模式
8.失敗的營銷
9.忽略客戶需求
10.產品在錯誤的時間點推出
11.精力不集中
12.團隊分裂,創始人和投資者意見不合
13.公司發展方向偏離軌道
14.團隊在工作中缺乏熱情
15.地理位置不佳
16.缺少融資和投資者支持
17.忽視法律風險
18.未有效利用網絡和傾聽意見
19.筋疲力盡,失去上進心
20.走入誤區時未能及時糾偏
大連軟件園高校云集,精英環繞,具有濃郁的創新創業氛圍,也正因為如此,不少富有志向的年輕人也準備在軟件園一展身手,開創美好的未來。
我們歡迎每一個選擇大連軟件園的青年,軟件園的COCO SPACE、眾創空間等地點更是對創業青年們敞開大門。但創業者在創業之前,不妨先看一看我們從“過來人”身上所收集整理的經驗。
創業前必須考慮的5件事
是否被經濟壓力所左右?
在諸多創業失敗的故事中,經常可以看到創業前經濟壓力特別大,最終導致創業團隊解散的案例。創業需要投入全部的資源、精力和時間,但還不一定馬上有回報。
一旦創業不成功,是否會讓你真的一無所有?相信如果抱著這樣的心態,勢必無法在創業過程中全力投入,而創業不成功后,生活落魄,家庭受損,或許并非你的初衷。
創業前后心態是否平穩?
目前,許多公司的管理者更傾向于雇傭一個有創業經歷的人,因為擁有創業經歷的人更有大局觀,協調能力更強。然而,有不少創業朱寧愿選擇繼續進行創業。
很多人選擇了創業就是為了能夠有一家自己的公司,而并非受人雇傭,可一旦創業失敗,是否能做好再次“打工”,卻不是所有創業者都能準備好的,尤其在帶領團隊打拼,公司上下小事都做決策以后,心態有沒有變?
如何處理與投資人的關系?
有數據顯示,100個點子里,只有5個能拿到天使投資;100個天使投資項目里,只有5個能夠拿到A輪投資;100個A輪項目里,只有5個能夠拿到B輪投資;100個B輪投資里,只有5個能夠走到C輪。
一級市場的投資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潮流,創業時,應該如何處理與投資人的關系?
Ometria創始人Ivan Mazour曾說,認真對待你的每一位投資人,保證他們的知情權,時刻向他們尋求意見,建立起一種更加穩固和緊密的關系,投資人會給你更多建議,甚至即使創業失敗,他們也可能給你新的幫助。
你是否能從容面對你的員工?
創業初期或許還是幾個創始人的故事,然而,隨著公司業務不斷發展,招聘骨干和員工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這些曾經的“Top Sale”或者業務棟梁,原本或抱著情懷、或瞄準初創期權進入初創公司,這些在創業項目中沉淀下來的核心員工實際上是寶貴的財富。
大部分創業失敗的企業直接選擇了遣散所有的員工,甚至不付任何遣散費用導致信用盡失。而一些創業者則通過自己的人脈,將核心團隊進行安置,希望在未來能供東山再起。
而不管采取怎樣的方式,合法合規仍是處理與員工關系的核心。
你是否能處理法律糾紛?
法律風險被列入科技創業企業失敗的原因之一。而一旦遭遇創業失敗,法律糾紛或將紛沓而至,除了上述與員工可能出現的勞資領域的法律糾紛以外,還可能出現的是個人與創業項目財產的混同。
理論上來講,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認繳的出資為限為公司承擔有限責任,但公司法上有一個揭開“法人面紗”制度,就是出現法定情形的,則股東不是承擔有限責任,而是無限連帶責任。常見的情形包括賬目混亂、私企不分,股東以個人名義承擔公司運營費用、以公司資金添置個人資產等。這種情況,在創業團隊是非常常見的,必須引起創業者足夠的重視。
【創業前你是否準備好了】相關文章:
創業融資前到準備10-19
創業前應該做的準備07-25
做個職場新人,你準備好了嗎?07-31
如何檢測你的創業計劃是否可行05-13
面試前關于你的言談舉止準備10-21
養狗前你需要做好這些準備12-23
面試前的臨場準備(2)10-16
面試前的準備很重要06-11
求職面試前的心態準備02-16
面試前的臨場準備(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