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是什么

時間:2024-10-14 03:38:26 學人智庫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一句是什么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小編收集了答案,歡迎參考。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一句是:側坐莓苔草映身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賞析

  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在唐詩中,寫兒童的題材比較少,因而顯得可貴。這首七絕寫小兒垂釣別有情趣。前兩句敘述、描寫,從外形著筆,是實寫。后兩句詩側重神態來寫。此詩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刻意的雕飾,就似一枝清麗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淺易的敘述中透露出幾分純真、無限童趣和一些專注。

  一二句重在寫形,三四句重在傳神。稚子,小孩也。“蓬頭”寫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頑皮,天真可愛。“綸”是釣絲,“垂綸”即題目中的“垂釣”,也就是釣魚。詩人對這垂釣小兒的形貌不加粉飾,直寫出山野孩子頭發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在垂釣時,“側坐”姿態,草映其身,行為情景,如在目前。“側坐”帶有隨意坐下的意思。這也可以想見小兒不拘形跡地專心致志于釣魚的情景。“莓苔”,泛指貼著地面生長在陰濕地方的低等植物,從“莓苔”不僅可以知道小兒選擇釣魚的地方是在陽光罕見人跡罕到的所在,更是一個魚不受驚、人不暴曬的頗為理想的釣魚去處,為后文所說“怕得魚驚不應人”做了鋪墊。“草映身”,也不只是在為小兒畫像,它在結構上,對于下句的“路人借問”還有著直接的承接關系──路人之向他打問,就因為看得見他。

  后兩句中“遙招手”的主語還是小兒。當路人問道,稚子害怕應答驚魚,從老遠招手而不回答。這是從心理方面來刻劃小孩,有心計,有韜略,機警聰明。他之所以要以動作來代替答話,是害怕把魚驚散。他的動作是“遙招手”,說明他對路人的問話并非漠不關心。他在“招手”以后,又怎樣向“路人”低聲耳語,那是讀者想象中的事,詩人再沒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說明了“遙招手”的原因以后,詩作也就戛然而止。

  作者簡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詩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隱居圃田(河南省莆田縣)。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傳說詩人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詩4首。

【蓬頭稚子學垂綸的下是什么】相關文章:

拓展訓練學下心得體會范文07-26

英國考文垂大學本科及研究生入學條件09-14

拉拉褲是什么_成長褲是什么10-03

博愛是什么06-08

語文是什么09-04

是什么年06-26

jre是什么09-23

理療是什么11-15

題記是什么10-03

學渣和學霸的經典笑話09-12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社区 | 右手影院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福利小电影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