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2)
3、自身原因
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中職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中職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中職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中職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后,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中職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
四、對策與建議
針對當今中職生的消費誤區,應該相應地做出一定的消費指導,才能更有助于他們的學習和以后的生活。要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家庭要建立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行為及消費觀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無形地反映出來。給予他們一定的消費自主的同時注意“家情”的教育,對消費要求有意識地給予區分,還可以安排一定的家務勞動,加強勞動教育,促成勤儉節約消費觀的形。 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
同時,學校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觀和消費行為應起好主導作用。要加強國情教育,提倡適度消費,加強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教育,用優秀文化傳統陶冶學生、,狠抓校風學風建設。
最后,建立健康的社會消費大環境。當前大學生身上存在的種種不健康的娛樂方式、交往活動和消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會缺乏健康的消費文化方式的引導。基于社會環境對青少年身心巨大的影響作用,我們寄希望并依賴于社會的力量,按照精神文明重在建設的方針,屏棄大學生中表現出來的不良消費行為,積極扶持和建立大學校園新風氣、新消費文化的生長點。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2)】相關文章: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0-08
中學生假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10-08
最新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6-01
中學生的消費調查報告(2)09-16
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2)08-17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優秀范文07-21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8-30
關于酒類產品消費情況的調查報告 (2)08-17
關于中學生手機消費調查報告(2)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