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頭發稀少怎么辦
寶寶漸漸長大,可是寶寶的頭發卻沒有隨著歲月一起增長,頭頂上光禿禿的一片,看上去像個小老頭,媽媽可發愁了。其實,寶寶頭發發育情況受到遺傳、營養、護理、疾病等因素影響。想要寶寶有一頭濃密漂亮的頭發,媽媽要調整膳食結構,仔細護理,讓寶寶頭發盡快萌出! 那么寶寶頭發稀少是什么原因呢?寶寶頭發該如何養護呢?給寶寶洗頭有哪些步驟?下面媽媽網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寶寶頭發稀少正常嗎
每位家長都希望生下的孩子頭發烏黑發亮,但現實情況并非如此,有的孩子出生時頭發就稀少,僅在頭頂部在幾根,不少家長為此而煩惱,甚至帶到醫院治療,其實大可不必,因為:
(1)頭發的多少有個體差異。寶寶頭發的多少與母親懷孕時的營養、疾病、妊娠反應、情緒等都沒有關系,所以母親千萬不要以為是自己的錯而埋怨自己。
(2)出生時頭發多少和今后頭發的多少無關。大量研究表明,這些頭發稀少的小寶寶到滿一歲時,有的可能更早一些,頭發便會逐漸長出,到2歲時頭發已長得相當多。這時和其他孩子沒什么兩樣了。
(3)千萬不要揠苗助長。有些家長不給孩子洗發,唯恐把少量僅有的頭發洗掉。其實洗發時脫落的都是衰老的頭發,不洗也會掉;相反,長期不洗發,油脂及汗液的剌激會使頭皮發癢,細菌繁殖,引起繼發感染,反而影響新的頭發生長。個別家長還給嬰兒的頭皮上擦生姜,甚至涂“生發精”、“生發靈”等,此乃畫蛇添足之舉,因為新生兒頭發稀少不屬于禿發癥。
寶寶頭發稀少的原因
1、頭發生長受遺傳因素影響
頭發的遺傳傾向比較明顯,存在著個體差異,頭發的多少、色澤、曲直與父母遺傳有一定關系。如父母頭發好,則寶寶的頭發也較好,父母頭發差,寶寶的頭發也差。
有些寶寶出生時頭發少,媽媽不必擔心寶寶日后頭發會過少。嬰兒頭發的生長和身體長高一樣,有早有遲,有快有慢。大部分寶寶的頭發會隨著他的身體發育而逐漸發育,漸漸由稀到密,由黃到黑。大部分出生時頭發稀少的小寶寶到1-2歲時,頭發已和其他寶寶沒什么兩樣了。
2、營養缺乏導致頭發發育不良
寶寶頭發少而黃有多種原因,從中醫角度來講,頭發與血液、腎臟有關。有些新生兒頭發稀少,除了遺傳因素外,可能是由于是營養不良所致,說明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沒太好地注意有關營養的攝取。一般來說,胎兒在子宮里營養不良,尤其是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B1、B2、B6、B12及葉酸、鈣、鋅、鐵等礦物質,會使頭發稀疏、細而柔軟。
待寶寶1歲左右,頭發依然少而黃,可能與缺乏微量元素有關,如缺乏微量元素鋅、鈣、鐵等都會導致寶寶頭發稀少。這和喂養方式有關。有的寶寶沒有適時適量地添加輔食,飲食過于單調,有些寶寶飲食過于精細、無規律,造成脾胃不和、胃腸功能弱、食量差,當然就會影響頭發的生長。
寶寶的頭發應該如何護理
排除疾病因素,想讓寶寶擁有一頭健康漂亮的頭發,后天的呵護就不可忽視了,需要爸爸媽媽的精心打理。
勤洗頭
保持頭發清潔能使頭皮得到良性刺激,避免引起發癢、起皰,甚至感染,從而促進頭發的生長。由于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極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因此,6個月前最好每天給寶寶洗1次頭,天氣熱時,多洗1次;6個月后改成2~3天洗1次。注意選用純正、溫和、無刺激、容易起泡沫的嬰兒洗發液,洗發時輕輕用手指肚按摩寶寶頭皮,切不可用力揉搓頭發,以防頭發糾結在一起難以梳理,使頭發脫落。
勤梳頭
經常梳理頭發能夠刺激頭皮,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有助頭發生長。
梳頭技巧:為寶寶準備一把專用梳子,方便時,就拿出來梳幾下。梳子不可過硬,最好選用既有彈性又較柔軟的橡膠梳子,以免損傷寶寶稚嫩的頭皮。此外,應順著頭發自然生長的方向梳理,動作和用力要保持一致,千萬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強行把寶寶的頭發梳到相反的方向。如果媽媽喜歡給寶寶頭發分縫,應每隔幾天換個部位,否則,一直分縫的部位頭發會很稀少。
營養均衡
全面而均衡的營養,可以通過血液循環供給毛根,使頭發長得更結實,更秀麗。因此,一定要按月齡給寶寶添加輔食,及時糾正偏食挑食的不良飲食習慣。飲食中要保證牛奶、瘦肉、魚、蛋、蝦、豆制品、水果和胡蘿卜等各種食物的攝入與搭配,含碘豐富的紫菜、海帶也要經常給寶寶食用。
【寶寶頭發稀少怎么辦】相關文章:
頭發變軟變細要怎么辦08-23
頭發掉的厲害怎么辦,10個習慣解決掉頭發07-13
自然卷頭發毛躁怎么辦08-02
寶寶大便硬怎么辦07-19
寶寶入睡困難怎么辦?08-03
五歲寶寶長蛀牙怎么辦09-12
一歲寶寶嗓子發炎怎么辦10-11
寶寶晚上一直咳嗽怎么辦09-19
三歲寶寶喉嚨有痰怎么辦08-12
一歲半寶寶走路不穩要怎么辦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