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春風化雨潤花紅-澤普縣“雙語”教育走筆
作者:令治清 張滿宏
被譽為“漂著金子的河”的澤普縣,占地面積只有989平方公里,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居住著19個民族,18萬人口,少數民族占全縣總人口的78%。2006年,伴隨著自治區《關于大力推進“雙語”教育的決定》和《關于加強少數民族學前“雙語”教育的意見》的下發,一年內24所農村學校“雙語”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從地面冒了出來。他們不斷提升教育水平,優化育人環境,在喀什教育界抒寫了一曲令人蕩氣回腸的奮進之歌。
3月10日,記者前往該縣賽力鄉“雙語”幼兒園采訪。剛剛走進一間教室,約60余名正在上課的維吾爾族孩子異口同聲地喊“叔叔好”!幼兒園老師張小玉告訴記者,她帶這個班已經一年多了,孩子不但會寫漢語拼音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還會寫近百個漢字,說50多句漢語日常用語,背10余首唐詩,唱20余首兒歌。活潑可愛的海爾古麗聽到老師的夸獎,便毫無顧忌地唱起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合著海爾古麗的歌聲,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于是,60余平方米的教室成了歌的海洋。
踩著孩子們歡快的歌聲,記者走進了供孩子們中午休息的宿舍,宿舍內一排排整齊的高低床,清一色用藍油漆涂過,印著卡通畫的小被子疊的整整齊齊。另一間空房子鋪著大紅地毯,地上有積木、小汽車、小手槍等各類玩具琳瑯滿目,墻上掛著各種與學習有關的圖畫。隨行的縣教育局領導介紹說,2006年,該縣通過縣、鄉、村共投資300余萬元建設農村“雙語”幼兒園,并號召各部門各種族干部、職工為幼兒園捐獻玩具、教具、少兒書籍10萬余件。建成了“三通”,通電話、通水、通電;“五有”,有教室、寢室、活動室、食堂和廁所;“三配套”,配冰箱、消毒柜和活動器材的農村雙語幼兒園。幼兒園不但不收取入園幼兒的書本費,每天中午還為每名孩子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目前,該縣24所“雙語”幼兒園開設了58個班,入園學前幼兒2067名,占全縣5-6歲學前兒童的52%。農民送孩子入園學習的積極性非常高,今年,該縣將再建18所村級幼兒園,保證農村學前兒童能夠接受“雙語”啟蒙教育。
返程途中,記者碰見了正在拉運農家肥的維吾爾族農民買買提·肉孜,他對記者說,他將自己的兩個孩子全都送到了“雙語”幼兒園,這不但讓他們夫妻倆能夠騰出手來干農活,更重要的是孩子受到了良好的“雙語”教育。他希望自己的兩個孩子長大后能有出息,不再像他一樣,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斗大的字不識一個,連外出務工也不敢去。
澤普“雙語”教學工作已蓬勃發展,她將托舉著稚鷹幼嫩的羽翼,和著教育時代的音符,迎來意味更加深長的春天,催開更紅、更艷的花蕾,滋潤更多求知的心靈,譜寫出澤普“雙語”教育更為美好的明天!
【春風化雨潤花紅-澤普縣“雙語”教育走筆】相關文章: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05-01
添加型雙語教育與縮減型雙語教育之比較04-28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關于家風的作文600字(精選49篇)07-10
雙語教育與英語學科教育04-28
高校雙語教育的幾點思考04-30
走筆冬天散文隨筆04-27
我的潤潤的母親作文04-30
我的教育心得(二)張德潤04-25
深山桃花紅散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