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該不該“照書養”?
很多新手媽媽認為長輩的育兒觀念過時了,傾向于接受新的育兒觀念,于是育兒書籍成了他們的“掌中寶”。那么,寶寶是不是應該按照育兒書上的經驗來養呢?Peter媽:27歲,銀行職員;Peter:男,18個月;我和我先生老家都不在這里,生完孩子婆婆來照顧了半年就回老家了。寶寶只能托付給保姆。好在我的工作能準時上下班,所以時間上還比較寬松。我的育兒經驗就來自書籍和雜志。奶奶和姥姥都靠不到,而且他們的觀念很舊,比如寶寶是7月份出生的,婆婆居然想用被單包個“蠟燭包”,那還不中暑啊。虧她想得出來。而且男寶寶小時候的問題很多,比如包皮過長、隱睪之類的,到底怎樣的情況比較嚴重,怎樣的情況必須去醫院,書上和雜志上都有介紹,根本不用發愁。但是讓婆婆知道這些事情,那就夠嗆,夠麻煩了。所以我是寧可苦我自己,自己看書,自己指導保姆的好。
句句媽媽:32歲,公司主管
句句:女,10個月
我是不管女兒的,工作那么忙,那里有空管啊。當時我就和我先生說,我不要孩子,但是架不住4位老人吵啊鬧啊的,所以還是生了。
不過我跟我媽說,要孩子可以,我是不帶的,你們帶。現在女兒的事情都是我媽說了算。有時候在家里比較空,要給寶寶換尿布啊,喂奶啊,我媽就非要我去做,說要培養親子感情,那就在我媽的指導下進行。
至于上網查育兒資料,看書啊什么的,真是沒有空啊,而且我覺得沒有必要。我媽把我帶得挺好的,大學畢業,工作也算體面,我媽的經驗足夠了。
丫丫媽:30歲,大學教師
丫丫:女,26個月
我的寶寶已經兩歲多了,吃喝拉撒的難關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關注的是她的個性發展和能力發展。我們希望對她的教育,能讓她更獨立、更勇敢。
這樣的要求,祖輩那里的經驗完全派不上用場,只能自己摸索。育兒書籍一般又比較注重傳統的吃喝拉撒等保育內容,對教育的關注實在很少。沒有辦法,只能到網上去搜。以前沒有這樣的習慣,現在才發現網上的育兒內容真是多,真有老鼠掉到米缸里的感覺。
但是時間長了,問題又來了,網上的資訊雖然多,但很多是自相矛盾的。有的說要多鼓勵寶寶,可以讓寶寶建立自信;有的又說寶寶還是需要批評的,否則就太容易驕傲了……我現在迷茫中,到底聽誰的好?
育兒資訊,究竟該聽誰的?
三位媽媽的情況各不相同,所以處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無法說誰的做法就一定好,誰的做法就一定不好,只能說適合自己的做法才是理想的。
養育寶寶,是非常浩大的工程,所需要的
知識也包括多個方面。醫學的、營養的、教育的、心理的、生活常識的,哪些方面少了都不可行。簡單的一個人、一本書、一個話題都不能徹底解決孩子發展中的問題,因而育兒資訊的收集應該是多元化的。
書本和雜志的優缺點:內容比較準確。一般來講,作者都是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而且有專業編輯的把關,育兒知識都是有依據的。內容涉及面會比較廣,但是一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可能沒有確切的、針對性十分強的答案。
上一頁 1 2 下一頁【寶寶該不該“照書養”?】相關文章:
寶寶百天照寄語 寶寶百天照寄語簡短02-10
養寶寶作文10-18
我養的蠶寶寶作文12-01
該不該作文07-29
該不該說?04-30
該不該舉手作文11-14
該不該記事作文12-19
高校擴招該不該?04-27
畢業照作文02-20
經典照我行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