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專家:“幼小銜接”家長要比孩子先適應
校內開學典禮 校外“家長聚會”
校內是莊重的開學典禮、校外是熱鬧的“家長聚會”,僅一道校門之隔,卻上演著兩種全然不同的景象。開學當日,在武昌區水果湖第二小學,記者看到了這樣有趣的一幕。
8:30,開學典禮正式開始,在外等候的家長則聚在一起聊天,談論著各自的孩子。 “你孩子是一班的啊,我的也是呢。”“我那家伙特別鬧,上幼兒園時我就把他送去練書法了,希望他變得安靜點。”……無論是熟識的,還是陌生的,只要談到孩子,這些家長們便有了共同的話題。
大手牽小手,一起進學校
保安處的玻璃門上,貼著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不少家長紛紛掏出筆和紙,“記下來,接送孩子也方便些唦。”一位婆婆對記者說道。略顯肥胖的她好不容易擠進人群的最前面,把紙張鋪在墻上,費力但認真地抄寫著。
9:30,看到孩子們放學出來,心急的家長紛紛迎了上去,生怕孩子找不到自己。家住水果湖附近的劉爹爹說,孫子剛上一年級,以前上幼兒園都是他接送。
“孩子太小了,不放心,剛開始肯定是要接送的,等長大了再慢慢讓他獨立。”
不僅是家長,校門口的車也來了個大聚會。校門口的馬路兩邊,幾十輛私家車排成了兩條長長的“車龍”,中間過往的車輛都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行駛。另外,在學校的欄桿處,也并排停放著許多摩托車、電動車或自行車。
在洪山區武珞路小學,記者也看到了類似的情景。“大手牽小手,一起進學校”成為一年級學生的標志性寫照,就連孩子已經開始上課了,家長們不愿離開,趴滿了窗戶口,堵塞了教室門。
孩子、家長里應外合老師唱起了“獨角戲”
走廊上,有家長對著教室里的孩子招手,有家長拿著相機對孩子拍照。教室里的孩子都把目光轉向了教室外的家長,有的還站了起來,老師好像一個人在臺上唱“獨角戲”一樣。
對此,該班班主任稱,孩子剛進入小學,第一天開學,家長都希望清楚了解孩子的一切,這可以理解。但正常開學上課后,家長還這樣的話就不好了,首先不利于孩子盡早適應小學的生活和學習,同時也會帶動其他孩子的情緒出現不穩定,影響上課。
市教科院專家表示,這是幼小銜接階段的社會適應性和學習適應性的問題,某種程度上,“幼小銜接”家長要比孩子先適應才行。首先家長心態特別要平和,不要太以孩子為中心。幼兒進入小學就像進入一個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系,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于一定的人際交往的能力。
【專家:“幼小銜接”家長要比孩子先適應】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家長面臨的任務12-19
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06-27
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11-25
中班幼小銜接家長會總結09-05
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熱門】11-27
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薦】11-27
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熱】11-27
【熱】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11-28
【熱門】幼小銜接家長培訓活動簡報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