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想方設法與老師保持好溝通
琦琦媽女兒四歲半琦從小都是外婆帶的,有人說老人帶的孩子入園適應期會長一些,但是我有意識地注意了這一點,在對琦的養育過程中,盡量做到能夠親歷親為。我覺得她膽小,心思敏感,交往能力也會差一點。初入幼兒園時,老師說話聲音大一點,就算不是說她,她也會害怕,有要求也不敢跟老師提,甚至有時會尿濕褲子。就為這,我還真操了不少心。
每次接孩子的時候,就主動湊上去跟老師聊聊孩子,想方設法地把一個真實的琦琦畫給老師:她的脾氣,性格,行為特點,等等,博得老師對孩子的了解,以便對癥下藥啊。而每天接孩子時,我都是帶著同樣的問題,不外乎孩子吃喝玩樂睡的情況啦,跟小朋友相處的情況啦,跟老師攀談良久。現在想起來,自己當時都有點象個羅嗦的“祥林嫂”啦。
不過,我這“祥林嫂”也沒白當,由于跟老師良好的溝通,往往能夠有針對性、及時解決每天出現的問題,真正地做到家園配合。更重要的是,琦琦也因此跟老師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對于她來說,在幼兒園里,她也有了可以信賴的人,敏感的琦在一個星期內就愛上幼兒園了。
琦媽提示:
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的適應不象我們成人想象的那么簡單,自制力強的孩子可能可以做到不哭不鬧,但是這并不能說明他從心理上就適應了。因此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幼兒園,才是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基礎。多跟老師溝通,促進孩子與老師建立良好的關系,幫助孩子消除對新環境的盡快地陌生感,絕對是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有力的助推器。
【想方設法與老師保持好溝通】相關文章:
不想溝通保持沉默的說說集合11-09
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說說句子11-08
留學生父母越洋與孩子保持溝通方法有哪些08-29
保持的意思, 保持的解釋04-30
保持04-30
怎樣與老師溝通交往10-21
本科生想方設法“逃離”生產一線04-26
與老師溝通的五種方式01-16
高考中家長與老師的溝通02-02
保持衛生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