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兒夏天常發燒有可能會是暑熱癥
最近天氣炎熱 這是小孩夏天高發的暑熱癥
有關這方面的知識大家好好看看
連續幾天的高溫,很多家有小兒的家長可受苦了,他們苦的不是小孩吃喝拉撒的瑣碎事,而是最近很多寶寶都接二連三地出現高熱不退。
難道是在空調房里呆久了感冒了?那就錯了,其實除了一部分小孩是因為感冒而發燒,大多數的小朋友卻是得了暑熱癥。
用了藥小朋友的燒依然不退,這不把很多年輕爸爸媽媽愁壞了嗎?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今天,記者請來了福建省人民醫院的李學麟主任,讓他給大家說說到底什么是暑熱癥。
本專題指導醫生、專家團成員:
李學麟 主任醫師 福建省人民醫院杏苑國醫診治中心
正常人體溫是這樣保持平衡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暑熱癥?要想了解暑熱癥,得先弄明白咱們正常人體的體溫調節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一般情況下,大腦設定的這個溫度一般是恒定不動的。”李大夫說,當體溫調節中樞將體溫的調定點確定后,它就傳出信號,使產熱和散熱過程在此溫度上達到平衡。
當周圍氣溫低于體表溫度時,人體能通過輻射散熱降低體溫;反之,當周圍氣溫高于體表溫度時,體溫調節中樞則通過輻射對人體加熱。
李大夫說,大熱天里,散熱無疑是體溫調節中樞最主要的工作。人體的散熱大多通過輻射、傳導、對流和蒸發來完成,其中利用汗液蒸發堪稱最有效的散熱途徑。“汗出而解,才能達到降溫目的。”xugu12
可是,一旦遭遇35℃以上的高溫天氣,輻射、傳導、對流這些散熱途徑統統沒用了,汗液蒸發成為唯一的散熱途徑。要是碰上環境濕度增大,汗液蒸發也會受阻。
這時,人體便會出現悶熱、汗出不暢的感覺。氣溫不斷增高、濕度不斷加大,環境進一步惡劣,如果體溫沒有得到及時控制,達到40℃以上時,就會出現頭痛、頭暈、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甚至意識喪失等癥狀。
小兒為啥在夏季易出現發熱
李大夫說,中醫學認為,暑熱癥主要與小兒的體質因素有關,如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脾胃失調,發育營養較差,或久病體虛,氣陰不足,入夏以后,不能耐受炎熱的氣候而發病。
“外因是由于暑熱之氣,內因則與小兒體質因素關系密切。”李大夫說,小兒為稚陽稚陰之體,體弱不耐暑熱熏蒸。而一些發育、營養較差,病后失調導致氣陰兩虛的小兒,更容易患這種病。
也就是說,“夏天天氣特別熱,而小兒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未完善,汗腺功能不足,在夏季酷熱的氣候環境下,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以致調節失效、排汗不暢、散熱慢以及水與電解質調節紊亂,最后導致發燒。xugu20
體質差的孩子更易得夏季熱
雖然得暑熱癥(夏季熱)的小孩挺多,醫院里每天都要接診幾十例這樣的病人,但有些孩子為什么又容易患上暑熱癥呢?
李大夫解釋,這跟孩子的體質很有關系。因為天氣特別熱的時候地面的濕氣會上升,這樣容易影響人體造成脾胃失常,而體質差的孩子脾胃本來就不是很好,這樣時間久了必然會影響到消化,甚至腎的代謝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李大夫說,中醫在臨床上將夏季熱分為暑傷肺胃、上盛下虛(即暑傷肺胃、傷及脾腎)兩大證型。“但無論屬虛屬實,兼證如何,都是因為暑熱之邪外侵,而損傷陰津。”
暑熱與成人中暑有何不同
小朋友患上暑熱癥,看起來跟大人們常說的中暑很像,那究竟是一樣的還是不一樣的呢?
“暑熱癥與成人的中暑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李大夫說,暑熱癥主要針對的是3歲以下的小孩,尤其以1-2歲嬰幼兒最多見。
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小孩患上暑熱癥后,會接連好多天都在發熱,而且體溫都相對比較高,在38℃-40℃之間徘徊。
“‘三多一少’的癥狀很突出。”李大夫說,即多有口渴、多飲、多尿,少汗或者無汗。體溫會隨氣溫而變化,可持續2-3周。
小孩皮膚還會變得干燥甚至摸起來有灼熱感覺,這時的寶寶都不太愿意吃東西,也沒精神,有時像大人一樣會昏昏欲睡,或者消瘦。
而中暑的情況雖說可以發生在各個年齡段,但大多是在成人身上發生。
“三多一少”是怎么回事呢
李大夫說,患暑熱癥的小孩一般都有“三多一少”的情況。那暑熱癥出現的這些癥狀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小孩子因為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完善,體弱而無法抵制暑氣,因此暑氣乘虛侵襲肺胃,這樣使得體內水分調節發生障礙,汗液便無法正常分泌。“汗一旦發不出來,體熱就退不了。”
李大夫說,發燒后,機體處于高耗能狀態,會消耗很多水分,從而使發燒的小孩汗變得很少或者無汗。
“另一方面,因為消耗過多的水分,小孩會感覺到異常口渴。”李大夫說,由于暑熱傷氣,腎對水的調節功能發生障礙,補充的水分不容易被吸收,而大部分從腎臟排出,從而導致尿液增加,此時的尿液一般比較清。xugu36
3歲以下的嬰幼兒口渴想喝水,不一定都懂得表達,所以這種小孩一般哭鬧比較多。
還有這兩種“高熱病”
家長們也需要注意
夏季兒童特別容易發燒,家長們除了要防暑熱癥外,還要注意發燒還可能是這幾種高發的病。xugu40
一、上呼吸道感染
“兒童夏季發燒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鼻、咽、扁桃體、喉部感染的總稱。是兒童時期常見疾病。”李大夫指出,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引起,還有一部分為細菌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小兒易患上感。
二、傳染病
李大夫說,除了上呼吸道感染外,夏季兒童突然高燒應特別注意傳染病的發生,并及時上醫院診斷。最常見的有腸道傳染病和乙腦。
1.腸道傳染病:
急性中毒型菌痢
李大夫說,主要是由于小兒不清潔飲食后患病引起的。比如健康人的手接觸了被污染的用具、喝了被痢疾桿菌污染的生水、吃了帶菌蒼蠅呆過的瓜果或蔬菜,而導致發病。
傷寒
小兒患傷寒病,不如成人傷寒典型,而且年齡愈小愈不典型。小兒尤其是嬰幼兒發病較急,中毒癥狀顯著,可以突然高熱、嘔吐、驚厥開始,常為不規則高熱伴有腹瀉腹脹,玫瑰疹少見,白細胞增多,這時極易誤診。
2.流行性乙型腦炎
“夏季是乙腦的高發季節,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型腦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它主要通過蚊子叮咬傳染。”李大夫指出。
因此,在蚊子孳生的季節(七至九月),遇有這些癥狀,年齡在十歲以下,尤其是三至六歲的小兒,就應該警惕。
【小兒夏天常發燒有可能會是暑熱癥】相關文章:
小兒發燒抽風怎么辦06-07
小兒發燒物理降溫法!04-30
立冬將至,小兒常患病預防05-02
小兒夏天飲食調理05-02
有夢想就有可能04-27
有愛就有可能05-02
二豆粥可調理小兒暑濕脾胃失調05-02
太常,太常許有壬,太常的意思,太常賞析 -詩詞大全03-13
人生,有一百種的可能04-27
有句話常掛在嘴邊作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