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培養幼兒的節約意識?
每次做完游戲讓孩子們在水池洗手,洗完后總有那么幾個水龍頭滴滴答答的;每次吃完飯,飯碗里總會剩下不少飯粒……這樣的細節在幼兒園中并不少見。現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只要孩子需要,父母都會埋單,沒有“缺衣少食”的經歷,怎樣培養他們的節約意識呢?
注意“言傳”的方式方法
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有“浪費”行為的時候,往往會采用“說教”的方法,講一些前人“吃不飽”之類的故事,幼兒聽了似懂非懂,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故事所包含的道理。馬山鎮中心幼兒園陳老師認為,幼兒常常喜歡和玩具、小桌子、小椅子說話,其實這是幼兒思維“擬人性”的特點決定的。如果在生活中,能把“關水龍頭”這件事編成小故事,比如水龍頭沒被關緊,“水龍頭很傷心,流了很多眼淚,看它哭得多傷心。”幼兒很容易被這樣擬人化的故事情節所打動,就會主動關掉水龍頭。利用孩子的語言,按照孩子的思維來達到“節水”的目的,可能會比簡單灌輸更為有效。
“身教”同樣很重要
幼兒的行為習慣受成人的影響很大,成人的一言一行會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為幼兒突出的特點是喜歡模仿。模仿是他們主要的學習方式,家長要充分利用幼兒這一特點來強化他們的節約意識。幼兒由于生理發育不成熟、小動作準確性不高,在進餐時會有掉飯粒的現象,往往一頓飯下來地上、桌上滿是飯粒,碗里的飯也吃不干凈。這時就要對幼兒進行正面教育為幼兒尋找模仿的對象,家長除了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以外,還可以做一些小游戲。比如家長在和幼兒一起吃飯的時候,可以做做“比比誰剩下的飯粒最少”比賽,用競賽的方法來讓幼兒逐漸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利用小游戲來培養
據記者了解,現在不少幼兒園的自制玩具很多是利用廢舊材料制成的,利用這些玩具有目的地開展一些游戲,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節約意識。
游戲一:《看誰找得快》
將百寶箱中的廢舊材料制作成各種交通工具,讓幼兒找一找、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是用什么做的。
游戲二:《小廚師》
在廢舊的紙板上扎幾個眼,做成蓮藕;將廢紙剪成圓形放上廢紙剪碎做成的餡包餃子等。這樣幼兒在游戲中既提高了操作水平,又享受到了成功的快樂,同時也使幼兒產生廢物再利用的意識。
【怎樣培養幼兒的節約意識?】相關文章:
幼兒服務意識的培養09-12
怎樣培養孩子節約的好習慣?05-02
培養幼兒環保意識教案12-27
培養幼兒的謙讓意識論文04-27
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論文04-27
幼兒如何合作與分享意識培養的論文04-27
籃球意識及其培養05-02
淺談幼兒安全意識的培養論文04-27
在區域游戲中培養小班幼兒規則意識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