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游戲看幼兒的個性傾向
幼兒園的自主性游戲位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主表現表達的空間。也因為有了自由度,所以幼兒可以盡情的釋放自己。這時候,它們的個性傾向就會最真實的顯露出來。
一、 從游戲選擇來看
不同的幼兒對游戲的主題有其不同的選擇方式。例如:我們班的孫一瑋小朋友如果這一次選擇“小醫生”的角色,那么下次,他就決不會做重復選擇,一定會嘗試另一個角色了。樊蘊斐小朋友則基本上都會去做娃娃家的媽媽。兩人表現出的個性分別為:前者靈活,富于冒險精神,喜歡嘗試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和適應力較強,但行動冒失,急躁。后者個性較保守,但自律性強,做事細致。又比如:有的孩子在選擇時往往要左看右看,仔細審視一番才慢慢融入其中,這些孩子都會有謹慎,敏感的一面。
二、 從游戲過程來看
游戲中,孩子們有行動,有語言,有交往,還會碰到種種問題,所以她們的個性又會突兀的呈現在我們面前。舉一個實例:在“美容院”里,彬彬,明明是美發師。沒有客人上門,彬彬規規矩矩的坐在椅子上等客人來。明明則耐不住寂寞,先跑到娃娃家詢問要不要給娃娃理個發,得到否定答案后又直接跑到老師跟前,熱切地說:“老師,你來洗個頭吧。”成功后的他笑得特別開心。日常生活中,彬彬是一個文靜內斂的孩子。而明明則活潑,開朗,有一定的創造力。同樣的問題,彬彬表現出個性中被動的一面。明明則能主動的解決問題,這是個性的差異直接導致的結果。
三、 從游戲的分享交流來看
游戲分享中最明顯的區別就是有的孩子積極參與,樂于思考,發表建議。而有的孩子更樂于傾聽,附和同伴的想法。前者的個性通常表現為做事積極,興趣廣泛,投入。后者對周圍事物的變化發展反應較為淡漠。
說了那么多,其實最重要的是我想說,幼兒園的自主性游戲是一個窗口,透過它,老師能洞悉孩子的世界,孩子的需要。因此,教師必須好好利用這個窗口,仔細觀察孩子,把握她們的個性,興趣,經驗,能力,以便因勢利導,促進幼兒的發展。
【從游戲看幼兒的個性傾向】相關文章:
論幼兒暴力傾向的成因及對策04-27
從《鹽鐵論》看儒家的重本抑末傾向04-26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表現的論文04-27
個人專業傾向04-29
舟山海島人群的個性傾向性考查研究04-28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成因分析的論文04-27
有點暴力傾向的同桌04-29
幼兒的游戲04-11
離職傾向調研報告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