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麂島

時間:2023-04-29 15:35:50 全科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南麂島

南麂島

南麂島(南麂島)

南麂島,別名海山,古代又寫作“南己山”,是一座的旅游島嶼。周圍多島礁,最高點大山海拔229.1米。島上設南麂鎮,居民2000人左右。南麂列島是國務院批準建立的中國首批五個海洋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其位于浙江省平陽縣鰲江口外30海里的東海海面上,距市區50海里。

目錄 基本介紹 島嶼成因 主要特產 自然資源 收縮展開 基本介紹

南麂(jǐ)島 南麂島,別名海山,古代又寫作“南己山”,是一座旅游島嶼。周圍多島礁,最高點大山海拔229.1米。島上居民2000人左右。南麂列島位于浙江省東南部海面,隸屬平陽縣鰲江鎮,整個列島由大小52個(面積大于500平方米)島嶼組成,海岸線總長75km,陸域面積11.13k㎡。南麂島地處亞熱帶,海洋的自然環境條件優越,特色鮮明。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列為我國首批五個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之一。 南麂列島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蝕和沖擊,基巖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列島岸線曲折,岬角叢生,海灣眾多。地貌形態以海蝕地貌為主,海積地貌不甚發育。 南麂列島不僅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套保護區網絡的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又是浙江省組風景名勝區。據史載:“明萬歷十年(1582)設有南麂副總兵,清順治十八年(1661)遷移”。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以南麂島為據點,多方經營,謀復明室,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據《平陽縣志》載:南麂列島旅游資源豐富,環境優美,特別是花崗類基巖、節理發育,受到海浪侵蝕,風化崩塌,形成了巖灘、港灣、岬角、水道、沙灘、礫石、海浪、氣象、生物等550多種景觀。現有大沙岙、國姓岙、三盤尾、大擂山、竹嶼等五大景區。平陽縣南麂島海洋投資有限公司于1995年成立之始,即將開發旅游有機地結合起來,對風景旅游資源進行了全面開發,先后建成防波堤、環島公路,購進70座豪華快艇一艘,并興建了俄羅斯式木屋、山地別墅、海濱竹制長廊等為特色的度假村。大家追求海底潛水、水下婚禮、荒島探險、灘頭篝火、沙灘排球、堆沙碉、沖海浪、賽帆板等豐富多彩的新項目,招徠國內外游客。

島嶼成因

南麂列島受海浪和潮汐的侵蝕和沖擊,基巖裸露,且多呈陡崖峭壁。南麂列島遠離大陸,海水清澈,含沙量低,海域底質以粉砂質粘土為主,海底地形自西向東南下傾,水深一般在15m-25m之間,南麂島東北和西南兩側為深水通道,其水深在30m以上,最深處達45m。 南麂島為主島,位于列島中央,其地理坐標為27°27′N,121°05′E,東西最寬處3.3km,最窄處僅150m;面積為7.64k㎡,最高點海拔229m,岸線長24.8km,有大沙岙、火炬岙和馬祖岙、國姓岙4個海灣,分置于東南和西北兩個方向,以致南麂島形似奔麂狀而得名。

主要特產

大沙岙沙灘:國內唯一國外罕見的貝殼沙。 沙蛤:被人稱為“天下第一鮮”的小東西。 南麂島在大山西麓有個大巖洞,兩條青-白巖脈各從洞中潛出,逶迤如大蛇伸向海灘,于是人們聯想到《白蛇傳》中兩條美麗而善良的.仙蛇,美此景點為“白蛇與小青”。三盤尾是島上景點較為集中的區域,綠草如茵,頑石鐘靈,碧海長天,組成麂島的部分景區。 這個島上的貝類大約有412種,藻類有174種,其中19種藻類為國內首次發現,22種藻類被列為稀有種。

自然資源

南麂列島地處臺灣暖流與江浙沿岸流交匯和交替消漲的海區,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區內海洋生物物種繁多,區系成分復雜,自然生態系統保存良好,生物種類有很多:魚類397種、蝦類79種、蟹類128種,而貝藻品種之齊全居各海域之冠。本區已鑒定的海洋貝類有403種,其中19種為國內首次記錄,海洋底棲藻類有174種,其中黑葉馬尾藻為世界海洋藻類的新種,貝藻類種數約占全國的29% 以上。本區的貝藻類不僅種類豐富,而且還具有溫、熱帶兩種區系特征和地域上的斷裂分布現象,堪稱我國近海貝藻類的一個重要基因庫。

【南麂島】相關文章:

南麂島之旅作文12-11

南麂島之游作文05-01

南麂島游記作文3篇04-26

南麂日出作文04-28

南麂的海作文07-22

(精選)南麂的海作文07-26

南麂山列島04-29

游南麂列島作文04-30

南麂列島人工魚礁生態休閑漁業設計與初步實施04-28

南麂列島海洋保護區浮游動物調查05-02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在线另类 |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丝袜长腿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 | 亚洲免费天堂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