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雷暴
自然現象
雷暴(自然現象)
雷暴(Thunderstorms)是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它通常伴隨著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因此屬強對流天氣系統。在古老的文明里,雷暴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中國古代、古羅馬或美洲古文明皆有與雷暴相關的神話。
目錄 簡介 形成過程 形成原因 種類特點 能量特點 應注意事項 收縮展開 簡介雷擊 是指一部分帶電的云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云層,或者是帶電的云層對大地間迅猛地放電。其中后一種即云層對大地的放電,則對建筑物、人和建筑物內電子設備產生極大危害,是人類研究的主要對象。
形成過程
形成雷暴的積雨云發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 冰晶 。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 空氣對流 等過程,使云中產生 電荷 。云中 電荷 的分布很復雜,但總的說來,云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云的中、下部以 負電荷 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強烈上升 氣流 中還有一范圍小的 正電 區。因此,云的上、下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產生放電,這就是平常所見得閃電現象,放電過程中,閃道中的溫度驟增,使空氣體積急劇膨脹,從而產生 沖擊波 ,導致強烈的 雷鳴 。當云層很低時,有時可形成云地間放電,這就是雷擊。因此,雷暴是大氣不穩定狀況的產物,是積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種強烈天氣的總稱。
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較短,單個 雷暴 的生命史一般不超過2小時。我國雷暴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區多于 平原 。多出現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我國南方偶有出現。雷暴出現的時間多在下午。夜間因云頂輻射冷卻,使云層內的溫度層結變得不穩定,也可引起雷暴,稱為夜雷暴。
雷暴是大氣中的放電現象,一般伴有陣雨,有時還會出現局部的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強 雷暴天氣 出現有時還帶來災害,如雷擊危及人身安全,家用電器、 計算機 機房直接遭雷擊或感應雷的影響而損壞,有時還引起火災等。 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現象,產生于積雨云中,積雨云在形成過程中,某些 云團 帶正電荷,某些云團帶負電荷。它們對大地的靜電感應,使地面或建(構)筑物表面產生 異性電荷 ,當電荷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不同電荷云團之間,或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強度可以擊穿空氣(一般為25-30KV/cm),開始游離放電,我們稱之為“先導放電”。云對地的先導放電是云向地面跳躍式逐漸發展的,當到達地面時(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輸電線等),便會產生由地面向云團的逆導主放電。在主放電階段里,由于異性電荷的劇烈中和,會出現很大的 雷電流 (一般為幾十千安至幾百千安),并隨之發生強烈的閃電和巨響,這就形成雷電。
形成原因雷云 的成因或者說其所蘊涵的 能量 主要來自 大氣 的運動, 氣流 的運動、摩擦以及風對云塊作用,令其作切割 地球磁場 的 磁感線 運動,使不同的 電荷 、帶電微粒進一步分離、極化,最終形成積聚大量 電荷 的 雷云 。當雷云的 電場 強度達到足夠大時將引起雷云中的內部放電,或雷云間的強烈放電,或雷云對大地、其他物體間放電,即所謂 雷電 。
種類特點雷暴共分為三種,分別為單細胞雷暴、多細胞雷暴及超級細胞雷暴三種。 而分辨它們的方法是根據大氣的不穩定性及不同層次里的相對風速而定(參看 風切變 )。
單細胞雷暴(Single cell storms)是在大氣不穩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沒有風切變時發生,這些雷暴通常較為短暫,不會持續超過1小時。在平日亦有很多機會看到這種雷暴,因此亦被稱為陣雷。
多細胞雷暴(Multicell storms)由多個單細胞雷暴所組成,是單細胞雷暴的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這時會因為氣流的流動而形成陣風帶,這個陣風帶可以延綿數里,如果風速加快、大氣壓力加大及溫度下降,這個陣風帶會越來越大,并且吹襲更大的區域。
超級細胞雷暴(Supercell storms)是在風切變極大時發生的,并由各種不同程度的雷暴組成。這種雷暴的破壞力最大,并且有30%可能性會產生龍卷風。
根據雷暴形成時不同的大氣條件和地形條件,一般將雷暴分為 熱雷暴 、 鋒雷暴 和 地形雷暴 三大類。此外,也有人把冬季發生的雷暴劃為一類,稱為冬季雷暴。在我國南部還常出現所謂旱天雷,也叫 干雷暴 。
能量特點雷暴的能量很大,千分之幾到十分之幾秒的雷電放出的電能,可達到數十億到上千億 瓦特 ,溫度為1萬~2萬攝氏度。當然雷暴也能造福于人類,它能給地球帶來大量雨水;受雷擊的空氣每年能產生數億噸 氮 肥,隨雨水滲入土地。當然不可忘記,雷暴的極強的殺傷力。強度標準習慣使用“雷暴日”,即以一年當中該地區有多少天發生耳朵能聽到雷鳴來表示該地區的雷電活動強弱。
BD_BAIKE_TB20316784_TABLE
應注意事項留在室內。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筑物內。
切勿游泳或進行其他 水上運動 。離開水面及找尋地方躲避。
避免使用電話或其他帶有插頭的電器,包括電腦等。
切勿接觸天線、水龍頭、水管、鐵絲網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避免用花灑淋浴。
切勿處理以開口容器 盛載 的易燃物品。 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桿容易被閃電擊中,應盡量遠離。閃電擊中物體后,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濕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并盡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遠足及其他戶外活動人士,應隨身帶備收音機,不斷留意天文臺發出的最新天氣消息。
留意暴雨可能隨時出現,切勿在河流、溪澗或低洼地區逗留。
駕車人士如駛經高速公路或天橋,應提防強勁陣風吹襲。
海上的小艇應小心提防狂風或 水龍卷 襲擊。
如遇上龍卷風,應立即躲入堅固的建筑物內。要遠離窗戶、蹲伏在地上并用手或厚墊保護頭部。如在室外,應遠離樹木、汽車或其他可被龍卷風吹起的物件。
中文名稱:雷暴 英文名稱:thunderstorm 定義1:由于強積雨云引起的伴有雷電活動和陣性降水的局地風暴。在地面觀測中僅指伴有雷鳴和電閃的天氣現象。
定義2:由于強積雨云引起的伴有雷電活動和陣性降水的局地風暴;在地面觀測中僅指伴有雷鳴和電閃的天氣現象。
水運憲創作的中篇小說
雷暴(水運憲創作的中篇小說)
【雷暴】相關文章:
雷暴雨作文12-06
海北雷暴活動分析04-27
寧夏雷暴災害的氣候特征04-28
雷暴預警預報的研究進展04-27
巴州雷暴的統計特征分析04-28
太原機場雷暴特點及分析04-29
北京地區雷暴大風預報研究04-26
博州雷暴的時間變化和周期04-27
【集合】雷暴雨作文3篇02-03
防范雷暴大風天氣總結(通用6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