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發現自己的知識盲區。那么一般好的閱讀答案都具備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分享。
暮春歸故山草堂原文:
暮春歸故山草堂
錢起
溪上殘春黃鳥稀, 辛夷花盡杏花飛。
始憐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陰待我歸。
暮春歸故山草堂字詞解釋:
⑴故山:因詩人久居藍田谷口,心中一直將此地視為故鄉,故稱“故山”。草堂:茅草蓋的堂屋。
⑵春殘:一作“殘春”。黃鳥:即黃鸝、黃鶯(一說黃雀),叫聲婉轉悅耳。
⑶辛夷:即木蘭花,一稱木筆花,又稱迎春花,比杏花開得早。
⑷憐:喜愛。
⑸清陰:形容蒼勁蔥蘢的樣子。
⑹溪上:一作“谷口”。
暮春歸故山草堂翻譯:
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殘,黃鶯兒的叫聲幾乎聽不到了,迎春花早已開過,只有片片杏花飛落芳塵。
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實在幽雅,惹人憐愛;它依舊蒼勁蔥蘢,等待著我的歸來。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
試題:
1.綜合全詩,詩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畫了“幽竹”什么樣的形象?談談你的理解。
剖析:詩人刻畫“幽竹”所用的手法,綜合全詩這是解題的一把鑰匙,應是“對比”或者“反襯”而不是“擬人”。有兩問,第二問重點要回答幽竹是怎樣的一個形象。詩詞往往有所寄托從“詩言志”這一角度來看,應突出竹的外在形象特點和內在品質特點。
2.錢起在《暮春歸故山草堂》中是如何表現暮春景象的?(5分
3.詩人運用什么手法刻畫了“幽竹”怎樣的形象?幽竹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6分)
4.詩歌前兩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幾個詞語渲染出暮春時間冷寂的氛圍。(寫出兩個即可)(2分)
5.詩歌后兩句表現了作者怎么樣思想感情?(2分)
6.詩的前兩句寫了什么內容?表現出怎樣的環境特點?(4分)
7.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8.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谷口怎樣的一幅景象?試作簡要分析。(4分)
9.詩人運用什么手法來刻畫“幽竹”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4分)
答案:
1、詩人運用對比的手法,刻畫出幽竹不改初衷,不為俗屈的高尚品質。在“鳥歸”“花盡”的暮春時節,窗前陰生環境下的竹子,翠綠蔥蘢,搖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的迎接我的歸來。詩人采用對比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
2、作者既以“春殘”二字概括點題,(1分)又用“黃鳥稀”“辛夷花盡”和“杏花飛”來具體表現花落鳥稀、春光逝去的暮春之景。(2分)一“稀”、一“盡”、一“飛”,三字一氣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調零空寂的氣氛。(作用2分)
3、這里詩人用了反襯的手法(對比也行)來突出幽竹清音不改的形象。(答擬人手法的不算錯,酌情給分)用晚春時節竹的花來反襯,突出幽竹清陰不改的形象。(3分)幽竹的不改清陰,體現出幽竹堅持自我的氣節,而作者以一個“憐”字,表達了深深地憐愛和贊美之情。歌頌了不畏春殘的幽竹內美與外美的和諧統一。(3分)
4、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寫出兩個即可)2分
5、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永葆節操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2分
6、前兩句寫春末歸鄉所見,春殘、鳥稀、花落的景象,表現出環境的凄涼、空寂
7、全詩運用對比(或反襯)的手法,將春花、春鳥與幽竹進行對比,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永葆節操的高尚精神品質的贊美之情,更借此表達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答借景抒情,言之成理也可)
8、前兩句描繪出谷口黃鳥稀少,辛夷花盡,杏花紛飛的暮春景象,(2分)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凋零空寂的氣氛。(2分)
9、運用了反襯的手法,(對比亦可,擬人手法可酌情給分)(1分)詩人以春鳥、春花之改——“稀、盡、飛”,反襯出翠竹的“不改”,(1分)在這個物我相親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詩人對幽竹不畏春殘、不為俗屈的高尚節操的禮贊,(1分)更借此表達自己清高正直的人格追求。(1分)
暮春歸故山草堂創作背景:無
暮春歸故山草堂賞析:
《全唐詩》卷二三九與卷一五〇均錄此詩,作者一為錢起,一為劉長卿。一般選本多編在錢起集下。
此詩開篇點題。“谷口”二字,暗示了題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殘”二字,扣題中“暮春”;以下幾句都是“歸”后的所見所感,思致清晰而嚴謹。谷口的環境是幽美的,詩人曾說過:“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陸沉。牛羊下山小,煙火隔云深。一徑入溪色,數家連竹陰。藏虹辭晚雨,驚隼落殘禽。”(《題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別具一番景色。然而,此次歸來卻是“春殘時節”,眼前已是黃鳥稀,辛夷盡,杏花飛了。木蘭花比杏花開得早,所以詩說“辛夷花盡杏花飛”。一“稀”、一“盡”、一“飛”,烘托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氣氛。
然而,在這冷落寂寥的氛圍中,詩人都卻喜地發現窗前幽竹,兀傲清勁,翠綠蔥蘢,搖曳多姿,迎接它久別歸來的主人。詩人禁不住吟誦出:“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憐愛的就是幽竹“不改清陰”。“不改清陰”,極其簡練而準確地概括了翠竹內在美與外在美和諧統一的特征。“月籠翠葉秋承露,風亞繁梢暝掃煙。知道雪霜終不變,永留寒色在庭前”(唐求《庭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南西北風”(鄭板橋《竹石》)。詩人們謳歌的都是它“不改清陰”的品格。在這首詩中,錢起正是以春鳥、春花之“改”——稀、盡、飛,反襯出翠竹的“不改”,詩人愛的是“不改”,對于“改”持何態度,當然就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見,詩的一、二句并沒有贊美春鳥、春花之意,更沒有為它們的消逝而惋惜,而是在感慨它們隨春而來,隨春而去,與時浮沉,不能自立于世的品性。
“畫有在紙中者,有在紙外者”。詩也可以說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以流水對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寫法,生動地抒發了詩人的憐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在這個物我相親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詩人對幽竹的贊美,對那種不畏春殘、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節操的禮贊。所以它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蘊涵又給人無窮的回味。前人說:“員外(錢起)詩體格新奇,理致清瞻。文宗右丞(王維)許以高格”(高仲武《中興間氣集》)。或許指的就是這一類詩。
個人資料:
錢起(722?—780年),字仲文,漢族,吳興(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詩人。早年數次赴試落第,唐天寶十年(751年)進士,大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初為秘書省校書郎、藍田縣尉,后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代宗大歷中為翰林學士。他是大歷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譽為“大歷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后有錢郎。”
【暮春歸故山草堂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吳門夢故山,吳門夢故山趙嘏,吳門夢故山的意思,吳門夢故山賞析 -詩詞大全03-13
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趙嘏,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的意思,長安月夜與友人話故山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歸有光《張自新傳》閱讀答案04-16
秋日歸舊山,秋日歸舊山許棠,秋日歸舊山的意思,秋日歸舊山賞析 -詩詞大全03-13
山游暮歸10-19
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張九齡,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的意思,故刑部李尚書荊谷山集會賞析 -詩詞大全03-13
蝶戀花 故,蝶戀花 故虞集 ,蝶戀花 故的意思,蝶戀花 故賞析 -詩詞大全03-13
暮春的作文08-11
信任閱讀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