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磷(P)在天然沉積物-水界面上的吸附
考慮到已吸附在沉積物上的那部分可交換態P,從經典的Langmuir吸附等溫線模型出發,推導出適合描述P在已有P污染的沉積物上吸附定量數學模型,并用此模型對P在6個太湖沉積物樣品上吸附實驗數據進行了擬合.擬合結果得到最大吸附容量(Гmax),Langmuir吸附平衡常數(k).利用所得的擬合參數通過公式計算方法得到原有易交換態P(NAP),臨界磷平衡濃度(Czep),以及固-液分配系數Kp值.最后通過線性回歸數據分析方法發現分配系數Kp,吸附容量Гmax都與沉積物中活性態Fe和Al含量呈良好的線性關系,表明太湖沉積物中活性Fe和Al是對P持留的主要作用者.
作 者: 周愛民 王東升 湯鴻霄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5 刊 名: 環境科學學報 ISTIC PKU 英文刊名: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 2005 25(1) 分類號: X131.2 關鍵詞: 沉積物 吸附 模型 太湖 平衡分配【磷(P)在天然沉積物-水界面上的吸附】相關文章:
長江口崇明東灘濕地沉積物對磷的吸附特征04-25
沉積物-水界面磷交換模擬研究中環境因子的動態規律分析04-25
天然泥沙對富營養化水體中磷的吸附特性研究04-25
沉水植物黑藻對沉積物磷吸附動力學的影響04-27
砷在金屬氧化物/水界面上的吸附機制Ⅰ.金屬表面羥基的表征和作用04-25
砷在金屬氧化物/水界面上的吸附機制Ⅱ.電荷分布多位絡合模型模擬04-26
水體沉積物磷釋放及控制04-27
福州西湖沉積物磷形態及釋磷潛能分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