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掌握世界的方式-從衣俊卿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說起
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論,區(qū)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維和非日常思維,為文化哲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對于深化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說明當今世界文化危機具有積極意義,對于我們的文化哲學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但是目前還顯得粗疏,如:注重宏觀社會研究而缺乏微觀的個體分析,對于日常思維和非日常思維的區(qū)分顯得絕對化,對"制度化領域"的思維性質(zhì)判斷不夠準確.實際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思維即馬克思所說的"實踐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非日常思維即科學的、藝術精神的、宗教精神的掌握方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礎上產(chǎn)生的專門的思維方式.雙方通過人生感悟達到"度"的掌握而互相聯(lián)系、互相轉(zhuǎn)化,是不能截然區(qū)分的.
作 者: 夏之放 XIA Zhi-fang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刊 名: 東方論壇 英文刊名: ORIENTAL FORUM 年,卷(期): 2007 ""(5) 分類號: B83 關鍵詞: 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日常思維 非日常思維 掌握世界的方式【日常生活批判理論與掌握世界的方式-從衣俊卿回歸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學說起】相關文章:
當代實踐哲學與生活世界理論04-26
哲學批判名言11-17
現(xiàn)代性、文化救贖與批判理論04-26
論馬克思的世界哲學化與哲學世界化思想04-26
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 --法蘭克福學派文化批判理論簡析04-27
胡塞爾的生活世界與馬克思的實踐哲學04-26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12-05
西方文化哲學的理論形態(tài)探析04-27
對網(wǎng)絡世界的哲學思考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