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旱-震-澇關系及其在短期氣候預測中的可能應用
利用全國421個氣象站1954-2003年50年逐月降水資料計算了歷年逐月多雨站數占總站數的百分比(f值),結果表明:50年的f值平均為40%.f值的月際變化與東亞大陸強震有很好的相關.f值小的"特干月"有96%出現在≥6.5級開端強震前的0-12個月;震后的"強震活躍期"比"地震平靜期"的f值平均要高出14個百分點;連續6個月f值大于40%的時段,50年中共出現4次,均是東亞發生了兩次7級以上強震的時段.最后對強震與降水相關的可能原因提出了一點看法,而且認為造成地震的"底劈作用"存在一個"準雙月周期".
作 者: 趙紅巖 湯懋蒼 張擁軍 楊瑜峰 張存杰 李棟梁 作者單位: 趙紅巖(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甘肅省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蘭州,730020;蘭州區域氣候中心,蘭州,730020)湯懋蒼,李棟梁(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730000)
張擁軍(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蘭州,730000;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楊瑜峰,張存杰(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甘肅省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蘭州,730020)
刊 名: 自然科學進展 ISTIC PKU 英文刊名: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 2007 17(1) 分類號: P4 關鍵詞: 月多雨面積比 強震活躍及平靜期 底劈作用 準雙月周期 中國大陸【旱-震-澇關系及其在短期氣候預測中的可能應用】相關文章:
深層地溫變化規律及在汛期氣候預測中的應用04-26
正交小波網絡及其在經濟預測中的應用04-26
河流隨機水質預測模型及其應用04-26
TEI04-27
組合預測模型在物流需求預測中的應用04-26
基于投影尋蹤原理的動態聚類模型及其在氣候區劃中的應用04-26
祁連山總云量變化及其與氣候變暖的關系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