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天水地區新近紀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通過對天水盆地新近紀沉積物地化特征的研究表明:(1)天水盆地下山剖面泥巖富MgO、CaO、Nb、Sr、Th,貧SiO2、Al2O3、Ba、Cr、Ni、Rb,高Al2O3/TiO2、Cr/Zr、Cr/Th、Th/Sc,結合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和地層厚度變化規律及沉積相的橫向變化,初步認為盆地南區西秦嶺北緣各時代花崗閃長巖和偏中性巖主要控制著該區的沉積物地球化學組成,而古秦嶺洋閉合期蛇綠巖套中的基性-超基性巖有很大的影響,其結果是它們高度混合的物質給盆地提供物源,泥巖樣品中K2O的含量隨時間增長而增高,說明物源區在溯源侵蝕的過程中富鉀值巖大量出現;(2)CIA和ICV值指示天水盆地碎屑沉積物的物源區古風化程度較強,沉積物成熟度較低,源區沉積再循環的物質很少或幾乎不存在,在上新世到更新世之間存在化學風化作用減弱的趨勢;(3)天水盆地從西秦嶺山麓到華家嶺地層沉積厚度越來越薄,從湖相逐漸過渡為湖泛平原相,結合主、微量元素構造判別圖解,認為下山剖面沉積物是在壓扭作用下的山前凹陷盆地構造環境中形成.
【天水地區新近紀沉積物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相關文章:
西秦嶺天水地區李子園群變質火山巖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地質意義04-27
江陵剖面沉積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氣候意義04-27
哈密地區苦水構造混雜巖帶地質特征及其意義04-27
澳門地區大氣污染特征及其變化規律04-26
山東蓬萊東南部地區金礦地球化學異常特征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