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
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代價巨大的社會實驗,中國人終于懂得了一個真理:未來的陷阱原來不是過去,倒是對過去的不屑一顧。就是說,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絕裂,甚至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筑未來大廈。如果眼高于頂,只愿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么,所走向的絕不會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
這里所要討論的“過去”,當然不是純時間的范疇。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過去主要指的是傳統,即那個在已往的歷史中形成的、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現。
一個民族的傳統無疑與其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文化,無從尋覓和捉摸什么傳統;沒有了傳統,也不成其為民族的文化。于是在許多著作中、文章中、報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字樣。惹人麻煩的是,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內容含糊;特別是當著那些著作等等向讀者提出任務,要大家來批判、繼承、發揚或弘揚傳統的時候,更有無所適從、無可施技之感。因為,至少從字面上看來,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并不一樣;如果進而追究內容,則差別之大,幾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媲美。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于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產生于過去,帶有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于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身上表現得最為鮮明。
各傳統文化在其各自發生的當時,本系應運而生的,因而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及至事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闕,固化為明日的黃花和垢土。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禮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曇花一現,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樣,不管它們內容的深淺,作用的大小,時間的久暫,空間的廣狹,只要它們存在過,它們便都是傳統文化。
凡是存在過的,都曾經是合理的;分別在于理之正逆。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其影響;問題在于影響的大小。因此,對后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的任務,以明辨其時代風貌,以確認其歷史地位,以受拒其余風遺響。在我國,所謂的發掘搶救、整理清厘、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等等那一套辦法和方針,都是針對傳統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禮教、東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貶褒不一的議論,也多是圍繞著傳統文化而發。對此大家耳熟能詳,無待贅述。現在需要仔細討論的是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的全稱大概是文化的傳統(Cultural&nbs
[1] [2] [3] [4] [5] [6]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相關文章:
春節的文化傳統文化作文12-07
了解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方案10-25
春節的文化傳統文化作文15篇01-10
春節的文化傳統文化作文(15篇)01-10
從文化傳統看中美課程的差異04-29
美國文化傳統淺探04-27
【實用】描寫文化傳統的作文4篇03-02
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傳統04-27
孔子天命思想與殷周文化傳統04-27
論中國文化傳統的主體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