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強化元認知訓練

時間:2024-08-09 09:40:40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強化元認知訓練

  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應強化元認知能力的訓練,變“學習數學”為“研究數學”,自覺克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障礙,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得到主動、生動的發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強化元認知訓練,歡迎閱讀與收藏。

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強化元認知訓練

  新課程改革下元認知的探討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在“課程的基本理念”部分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過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倍皇兰o人才的支柱之一便是“學會學習”,這是促使學生發展的一把鑰匙。實行數學新課程以后,我們深刻地體會到,當前教學過程中,實現《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的基本理念,學生元認知能力的培養將起到重要作用。

  新課標不論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等課改理念,無不需要學生自主、自動、自由的參與,這其中離不開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節的學習能力。元認知研究的開創者Flavell將元認識概括為:“反映或調節認知活動的任一方面的知識或認知活動”?梢,元認知的有關理論符合新課標對培養學生能力的有關要求。

  我們理解的元認知主要表現為老師能夠深入知識結構本身的內涵,能夠積極引導學生依據理論適用的范圍和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生不斷地自我提問、自我診斷、自我反思、自我報告。這就要求引導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提醒自己:我應該做什么?我的計劃是什么?我是否正在實施我的計劃?我做得如何?具體表現在一節課中,課前要求學生反思:我要學什么?我自己能學會什么?課中反思:我學會了什么?我學的是什么?我是怎么學會的?我還有什么不會?課后反思:我還想學什么?我還有不會的怎么辦?當然元認知訓練應滲透在學習的各個環節,不能模式化,主要的精神是體現學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調節、自我監控。那么在新課程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元認知能力的訓練與培養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探討:

  一、設疑引導,啟迪元認知

  有了疑慮才能產生認識沖突,激發認識需求。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的設疑、破疑、再設疑的過程,即“無疑――有疑――無疑”這樣一條波浪式路線前進的。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往往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只能是機械地記憶和模仿,處于被動狀態,并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制約了學生的發展,而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數學學習方式不能是單一的,被動的接收方式,而要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認識數學,應用數學,理解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和方法。為此,在講授新知識時,可以將新知識轉化為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講授函數概念,設置如下一些問題:

  (1)y=1與y=0x+1是不是“同一個關于x的函數”?

  (2)y=1和y=sin2x+cos2x是不是“同一個關于x的函數”?

  (3)畫出y=1與y=sin2x+cos2x的圖像

  (4) 請分析函數y=x2,

  x∈{-1,0,1}和函數y=│x│,x∈{-1,0,1}是否為相同函數?

 。5)通過上述兩個具體問題的討論,談談對函數概念的理解?談談函數圖像在認識函數中的作用?對照函數概念論述你的觀點。

  通過這樣的設計,呈現了知識的發生和形成過程,改變了傳統學習方式中的被動性。以問題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主動地去學習、思考,把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探索、發現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便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中,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探索中增強元認知能力。同時,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讓學生真正學會自主探索。

  二、一題多解,加強元認知

  在教學過程中,用多種方法,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徑去尋求問題的答案,用一題多解來培養學生思考問題,設計實現方案,培養學生元認知。如例題2的解答過程:

  設a∈R,函數

  f(x)=2x3-3(a+2)x2+12ax+4.若f(x)在(-∞,1)上為增函數,求常數a的取值范圍;

  解法一:先求

  f’(x)=6x2-6(a+2)x2+12a≥0即f’(x)=6(x-2)(x-a)≥0。當a≥2時f(x)的增區間為(-∞,2)和(a,+∞),再求出當a

  解法二:由f(x)在(-∞,1)上是增函數可得

  f’(x)=6x2-6(a+2)x+12a≥0對x∈(-∞,1)恒成立,這樣就轉化為求一元二次函數的最小值,使最小值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得a≥1.

  解法三:因為f(x) 在(-∞,1)上為增函數,所以只要使得f’(x)在區間(-∞,1)大于0即可,又因為

  f’(x)=6x2-6(a+2)x+12a 是一元二次函數,所以當(1)Δ≤0時得a=2,(2)當Δ>0時,即a≠2時,有a+2>1且f’(1)≥0,可得a≥1且a≠2綜合(1)、(2)得a≥1。

  [點評]: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歸納由函數的單調性求字母范圍的基本方法:①已知區間是所求單調區間的子集;②函數單調性與導數的關系;③一元二次函數根的分布。

  一題多解可以拓寬思路,增強知識間聯系,讓學生善于對知識進行遷移和拓展,學會多角度思考解題的方法,使我們的解題能力大大提高,加強了學生的元認知。

  三、適時滲透,激活元認知

  通過激活問題,把原來題目的一湖平靜變得波濤洶涌,從而激發學生把問題想得廣、想得深。激活解法,核心是在于思維的“多層性”與“創造性”,在于讓學生獲得多方面知識,使思維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廈門六中的杜幼蘭老師在上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中就很好的 演繹了這點。整堂課就由一道題不斷滲透,層層深入,進一步地激發學生思維,激活學生的元認知。

  四、重視歸納小結,加強元認知能力提升

  Flavell指出,元認知指的是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是對自身知識體系再認識,是對認識的升華,在此基礎上對自身認識能力進行調節和監控。總結的過程中既是對自身知識體系的鞏固,同時,也是自身知識體系的認知過程,所以總結能夠加強元認知能力的提升?偨Y過程可以包括兩個方面:

 。1)通過總結實現已有知識體系的系統認識和復習。元認知既然是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自身認知能力包括了自身的知識掌握程度,即成為了元認知的初級階段和必經步驟,提高元認知能力,知識體系的總結和系統化非常重要

 。2)通過總結提高對自身知識體系和認知活動的認識。元認知過程終究是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識,總結的過程適當的對自身解答問題的能力進行反饋和調節,對自身知識體系和知識體系解答問題的思維方式進行總結,促使知識體系總結基礎上的升華,加強元認知能力的提升。

  在高中數學新教材中,每章內容學完均安排有小結,小結是一章重要知識的總結。一章內容講授完,及時小結,能夠幫助學生完善和發展數學認知結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從系統化、結構化的高度去把握知識,使所學知識變得更完整、系統。

  有位哲人說得好:“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應強化元認知能力的訓練,變“學習數學”為“研究數學”,自覺克服學生學習中的思維障礙,使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得到主動、生動的發展,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能煥發出生命活力。這樣的課堂,也就是新課程所追求的課堂。

【面對新課程,追求新目標,強化元認知訓練】相關文章:

英語閱讀元認知訓練的實驗研究05-01

文言虛詞強化訓練04-30

文言虛詞強化訓練04-30

元認知在學習策略訓練中的作用述評04-28

強化說話訓練提高語文素養04-29

文言文翻譯強化訓練04-30

強化思維訓練培養快速習作能力04-29

個性化教育中元認知訓練的意義及其實施04-28

元認知策略訓練對CET4成績的影響分析04-26

強化讀寫訓練提高學生作文水平04-29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日本免费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天堂第一页 | 精品五月婷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