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個數乘以分數”說課設計
教學內容:
第十一冊一個數乘以分數之例3、例4。所處地位:本節教學內容是在"分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分數"之基礎上進行教學,進一步認識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是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應用題的基礎。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滲透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哲理,通過枚舉歸納,認識分數乘法的本質屬性,通過類比(與整數、小數乘法比較),認識事物的異同、變化和發展,初步掌握比較與歸納的思維方法,提高認識事物的.能力。
2.認知目標:認識分數乘法的含義、掌握分數乘法計算法則,能把分數乘以整數、整數乘以分數都歸納到一個數乘以分數,概括出分數乘法的基本法則。
教學過程:
(一)準備階段
1.導言:向學生交待本節課教學內容,所處重要地位,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激發學生情趣意志,為達標奠定思想基矗
2.檢復:復習與本節教學相關的知識,打好鋪墊,為知識遷移、完成教學任務奠定知識基矗例如,列式解答以下四道題:(1)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5公頃,3小時耕地多少公頃?(2)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0.5公頃,0.6小時耕地多少公頃?(3)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15公頃,3小時耕地多少公頃?(4)一臺拖拉機每小時耕地5公頃,15小時耕地多少公頃?比較以上4道題,有什么異同?(數量不同(有整數、小數、分數);數量關系相同。)
(二)新授階段
1.認知
(1)形象思維,建立表象。①分析例3,與準備題比較。工作總量?工作效率12公頃×工作時間15小時、35小時12×1512×35②操作講理。把一張矩形的紙對折,其中一份是12,代表12公頃。再將其橫折5等份,即把12公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1份是12公頃的15,也就是1公頃的110;其中的3份是12公頃的35,也就是1公頃的'310。③計算講理。12×15...把12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1×12×5......其中的1份是1/10......把1公頃平均分成10份=110......分子、分母分別相乘的積12×35讓學生獨立計算和講理,同上,略。④觀察講理。觀察下列三幅圖,列式、計算、講理。13的12是多少?23的45是多少?34的35是多少?⑤獨立操作。計算例4,與例3比較有什么異同?
(2)抽象歸納,形成概念。①計算57×4;6×1112;23×34并概括出一個整體法則。②a和b是自然數,計算1a×1b=③自然數a、b、m、n,計算ma×nb=如果a、b和m、n不是互質數,應注意什么?
2.練習
(1)鞏固練習,教材練習三第2題。
[1] [2]
【“一個數乘以分數”說課設計】相關文章:
一個數乘以分數06-10
關于分數的初步認識說課設計歸納01-01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03-25
一個數乘以小數高二數學教案02-23
記憶說課教案設計04-27
七顆鉆石說課設計04-30
山中訪友說課設計105-01
語文探索課教案設計和說課04-24
小學教案《9的認識》說課設計04-27
數學廣角說課教案設計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