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標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的“三忌”與“三宜”
《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的出臺,給數學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同時也給全體數學教師帶來了挑戰。新的課程標準洋溢著時代的氣息,體現著素質教育的理念。而傳統的數學教學是:脫離生活多、聯系實際少,被動接受多、自主探究少,機械訓練多、有效實踐少。這樣的教學,缺乏生機與活力,很難適應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如何讓數學教學成為“舊瓶裝新酒”,迎合學生的胃口,讓學生“喝”起來有“味”,學起來樂此不疲呢?這就應該落實《課標》中的新理念,從根本上改革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訓練方式,讓數學教學煥發出“新”的活力。
一、忌脫離生活、宜聯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以往我們的數學教學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照本宣科現象。這樣教學,使學生對新知識缺乏欲望與需求,往往會產生消極被動的心理。《課標》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因此,我們要把教學植根于生活,將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精心設計出趣味橫出的問題情境,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如:教學“小數的大小比較”,有位教師不是按課本那樣生硬地拿出兩個小數讓學生比較大小,而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地設計出一個打擂臺的情境,把學生 分成擂主、攻擂者、裁判組三個角色進行教學。
師:今天我們來打擂。第一場開始。
擂主1.37上場:“小數的位數
[1] [2] [3] [4]
【新課標理念下的數學教學的“三忌”與“三宜”】相關文章:
幼兒飲食的宜忌05-02
對新課標理念下化學實驗教學的幾點思考05-01
閱讀教學:把握對話的宜與忌04-29
新課標理念下美術學習方式初探05-01
撰寫求職信的宜與忌04-26
春節宜忌04-29
提醒:水痘患兒的飲食宜忌05-01
小兒遺尿癥的飲食宜忌05-02
冬季孕婦、幼兒進補宜與忌05-01
三下數學教學計劃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