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初探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河北省企業離退休人員呈逐步增加態勢,參保職工負擔的離退休人員數量也不斷增加。到2001年末,全省共有企業離退休人員118.7萬人,離退休人員同參保職工之比為1:3.49。1997~2002年5年內,企業離退休人員凈增14.2萬人,增加13.6%。從企業離退休人員分布情況看,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占絕大多數,達到74.3%,加上其他內資企業中國有參股、聯營等企業,這個比例還要高,國有企業離退休人員是全部離退休人員的主體。河北省1997~2002年企業離退休人員情況變化表
表一 單位:萬人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企業離退休人數 104.5 111.8 110.3 111.9 118.7
比上年末增加(%) 7.7 7 -1.3 1.5 6.1
離退休人員與
參保職工之比 1:3.35 1:3.78 1:3.86 1:3.79 1:3.49
河北省2001年末企業離退休人員分布情況表
表二 單位:萬人
合計 國有 集體 其他內 港澳臺和外
企業 企業 資企業 商投資企業
離退休人數 118.7 88.2 18.3 11.5 0.7
占全部離退休
人員比例 100 74.3 15.4 9.7 0.6
在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建設過程中,其指導思想是要實現離退休人員同企業的分離,實行社會化管理。但是,由于養老保險制度自身的不健全,特別是基金征繳與使用存在較大缺口,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仍然以企業為基礎單位,離退休人員只能繼續依附于企業,社會化管理工作基本上沒有得到開展。這種情況的弊端:一是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企業在繳納養老保險費后,仍然要承擔離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和諸多福利待遇等,經濟負擔和管理責任都很沉重。二是養老保險作為一項最重要的社會保險制度,其管理對象仍然實行企業化管理,造成制度的不完善,也影響到這項制度所蘊含的經濟作用和社會作用的發揮。三是由于離退休人員以原國有企業職工為主,過重的社會負擔影響了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競爭力。同時,離退休人員的企業化管理,也制約了養老保險制度向更貼近市場運作機制靈活的私營、個體以及外資企業的擴展,離退休人員企業管理成為養老保險完善制度、擴大覆蓋和發揮更大作用的重要制約因素。
為了配合國有企業改革,維護社會穩定,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兩個確保”: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時足額發放。國家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解決了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中存在的缺口,全面實行了養老保險基金征繳與發放相分離的收支兩條線管理,為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創造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國有企業三年改革脫困、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益完善,迫切需要離退休人員同企業相分離,實行社會化管理。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步伐的加快,也將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問題凸顯出來。
近年來,配合國有企業改革改制,河北省對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作了一些探索,主要形式有:①對于“關門走人”的破產企業離退休人員,由勞動保障部門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管理;②部分地方的工會組織開展了離退休人員退管工作;③一些獨立工礦企業,因其距市區較遠,基
[1] [2] [3] [4]
【企業離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初探】相關文章:
企業應急管理初探04-28
濕地保護區社會化管理初探05-02
幼兒園后勤管理社會化實踐初探04-30
幼兒園后勤管理社會化實踐初探04-29
基因技術社會化初探04-30
交通勘察設計企業知識管理初探05-01
型號生產企業施行柔性管理初探04-30
發電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初探04-29
現代企業制度下成本管理初探04-26
企業環境風險的全過程管理初探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