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改革開放推動財政理論的發展
改革開放,為加強國民經濟科學管理和國際經濟對比的需要,我國對產業分類和國民核算制度進行了重大的改革,確認以服務為主要內容的第三產業的生產性質,推行包括第三產業在內的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個改革直接影響了財政收支的經濟性質,并對財政理論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問題和變化,進一步推動財政理論的發展。下面擬就有關理論問題作一些研究探討,不當之處,懇請專家學者給以批評和指正。?財政學史中眾多理論存在源于生產而又輕于生產的不足?
本文傳統財政理論的創立者,公推亞當·斯密。1776年,亞當·斯密在他的名著《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即《國富論》)中,就國家的支出、賦稅、國債等問題作了闡述,提出了平等、確定、便利和最小費用的稅收四原則。亞當·斯密的財政理論在資產階級財政理論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被譽為“財政學之父”。?
之后,薩伊、李喜圖等經濟學家對財政理論都作了深入的研究。19世紀下半葉,德國新歷史學派代表人物瓦格納推出了代表巨著《財政學》,瓦格納為代表的德國財政學在很大程度上為現代財政學奠定了基礎,對以后西方的財政理論和政府的財政決策產生了較大影響。?
1928年,福利經濟學派創始人庇古,根據他的福利經濟學原理,認為國民收入總量愈大愈好,國民收入分配愈平均愈好,他把財政視作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重要工具。庇古的福利財政理論把財政學的發展推進了一大步。?
本世紀30年代,傳統財政學讓位于現代財政學,國家運用財政手段干預經濟,成為這一時期財政理論的主旋律。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經濟滯脹現象的出現,供給學派、貨幣學派提出了與凱恩斯學派不同的財政政策主張。?
作為區別于傳統財政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公共產品、公共選擇成為現代西方財政學的重要研究對象。穆斯格雷夫等財政學家都在這個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經濟學家布坎南因為深刻地剖析了決定稅收水平和支出水平后面隱藏的政治背景,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我國社會主義財政理論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其基本內容主要源于三個方面:(1)馬克思主義理論,包括剩余價值理論、再生產理論、階級學說、國家學說等。(2)我國傳統的理財觀念和文化背景。(3)前蘇聯模式。?
財政理論諸學派中居主流地位的是“國家分配論”,認為財政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其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持這一觀點的著述把財政定義為國家依靠其所擁有的公共權力,強制地、無償地占有和支配一部分社會產品,以滿足和實現其自身職能的需要,從而由整個社會產品分配中,獨立出一種由國家賃借政治權力(公共權力)直接參與的社會產品分配。?
持“剩余產品決定論”者不同意國家賃借政治權力參與社會產品分配的觀點,認為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作為社會扣除的現成形式以及商品經濟的發展,是財政分配得以發展的因素,且所有權和社會扣除是決定因素。?
“社會公共需要論”認為財政是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所采取的分配形式。還有“再生產決定論”等等,各自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財政的范疇。?
上述諸觀點中,“國家分配論”的觀點已被國內絕大多數財政學教材所采用,財政分配的強制性、無償性被界定為財政的本質特征。社會主義財政的作用概述為社會主義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和生產資料所有權,在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過程中,調節、控制、反映、監督財政收支和國民經濟各方面的運動,具有分配職能、調節職能和監督職能。?
綜上所述,歷代經濟學家都關心和研究財政問題,并對財政理論、財政本質作了很多創造性的論述,大大促進了財政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諸財政理論包括福利經濟理論、公共需求理論、國家分配理論等等
[1] [2] [3]
【改革開放推動財政理論的發展】相關文章:
化工生產推動了時代的發展04-30
關注航運事業推動航運發展04-27
推動高質量發展心得01-05
推動產業發展-花博會的靈魂04-28
堅持科學發展觀推動交通發展等04-27
以科學發展觀推動薌城更快更好發展04-27
以科學發展觀推動浙江發展模式轉型05-02
發展理論述評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