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區域產業政策

時間:2023-05-01 01:40:20 經濟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區域產業政策

區域產業政策是指政府為了實現某種經濟和社會目標,以區域產業為直接對象,通過對有關產業的保護、扶值、調整和完善,參與對有關產業的保護、扶植、調整和完善,參與產業或企業的生產、經營、交易活動,以及通過直接或間接干預商品、服務、金融等方面的市場形成和市場機制來影響區域布局和發展政策的總和。

  區域產業政策主要包括區域產業結構政策和主導產業發展政策。區域經濟發展是靠主導產業來帶動的,區域實行什么樣的主導產業發展政策是至關重要的。

    一、區域產業政策的特征和作用

    (一)區域產業政策的特征

  區域產業政策的作用范圍是區域產業,是為實現區域產業布局、區域產業結構和產業組織的合理化或優化的,其特征是:

  1.區域產業政策具有系統性。區域產業政策是一個復雜變化的大系統,對該系統實行控制和調節的產業政策也必須具有系統性。區域產業政策的系統性不僅表現為他是一種完整的和綜合性的政策體系,而且在于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和分層次的。區域產業政策是具有系統性的產業政策,是區域經濟政策的核心,他與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區域經濟調控政策等各方面政策相配合,共同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政策體系,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具有很強的系統性。

  2.區域產業政策具有區域性。區域產業政策是從一個區域的角度出發考察問題的,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因地制宜,構成了區域產業政策的內在要求。區域產業政策要在全國產業政策和總體布局的要求下,從區域實際出發,正確確定自己在全國地域分工總格局中的地位,在區域多因素包括自然條件、資源狀況、技術水平、經濟基礎等綜合限定的范圍內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產業結構演進的戰略設計以及布局模式的選擇,以形成區域特色。

  3.區域產業政策具有傾斜性。同國家產業政策相比,區域產業政策更具有傾斜性,也就是更強調要優先發展區域的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區域產業結構系統是內外開放的,各區域產業結構之間的分工與協作,要求區域產業結構的變化通常采取非均衡的發展方式,從來沒有不傾斜某些產業的區域產業政策,當區際交換能比區域自己經營有更大利益時,就可以放棄自己的某些行業、產品,通過區際交換、區際協作來滿足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強調自我平衡,強求區域產業體系的完整性。合理的區域產業政策應當是重點傾斜、適度協調的政策,他必須是傾斜的或有重點的。

  4.區域產業政策具有動態性。區域產業結構隨著區域經濟發展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區域產業政策必須適應并且促成區域產業結構的演化,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動態系統實行有效的動態調節和控制。為此,區域產業政策要指示區域產業結構未來變化的規模或趨勢,認清區域產業結構所處的現實環境和階段,從長遠考慮,往大處著眼,在區域專業化分工的前提下引導并促進本區域產業結構從低加工向高加工過度,從資源、勞動密集型向資金、技術、知識密集型轉化,從低級到高級,沿著產業結構演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二)區域產業政策的作用

  任何政策都是為了解決特定的社會問題和實現一定的目標而制定的。區域產業政策是針對區域產業結構問題而制定的有關政策。區域產業政策在區域經濟發展宏觀調控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實現區域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充分發揮區域的比較優勢。合理布局生產力,充分發揮區域的比較優勢,這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生產力布局合理,需要充分發揮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產業政策在區域產業結構形成和變革中的重要作用。

  產業結構與生產力區域布局關系極為密切,從某種意義上說,二者的運動是同一過程,產業結構的調整事實上意味著生產力區域布局的調整,因為產業是坐落于一定區域內的,而生產力區域布局的變化,勢必伴隨著產業結構的演變。區域產業布局是區域產業運行在空間上的實現,從原則上講,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生產力區域布局調整的經濟效益是可以統一的。區域生產力

[1] [2] [3] 

【論區域產業政策】相關文章:

論華語區域特有詞語04-28

論區域分工與角色定位04-30

論區域環境管制與治理04-28

論區域林業發展的平衡問題04-28

論可持續發展的區域特性04-30

論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04-25

從區域發展論中國西部城市開發04-29

區域科技資源使用的現代系統論分析04-30

論區域傳統文化對企業發展的影響04-27

論區域經濟協調運行的財政規制04-29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在线观看3级AV | 亚洲高潮痉挛中文字幕 |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 | 先锋午夜影音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