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動態
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動態佚名 (2004-6-14 10:13:16)
目前,企業決定外購或開發物流信息系統的動因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源于市場競爭的逼迫。例如,常有企業為了取得物流外包服務的定單而和系統開發商臨時掛鉤,快速上線一套系統——因為外包的標書里明確:“有現成的信息系統者優先考慮”;其二是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帶來了新的應用前景。例如,移動電話的普及使得物流配載狀態的通訊跟蹤得以實現,從而企業有必要投入一套貨物追蹤系統。隨著中國的產業流通結構和應用科技領域一些新動向的顯現,物流市場整體也折射出了一些新的熱點。作為物流運營管理重要手段的信息系統,已從過去的學習與嘗試階段,逐步提升到了一個面向客戶面向市場、隨需而變和應用為先的新階段。相時而動,對于企業來說,充分了解物流乃至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就顯得格外重要。
制造物流風起云涌
有關專家指出,中國正在成為世界重要制造基地,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已形成了規?涨暗男屡d工業園區,今后這些工業園還將逐漸揮師北上,自沿海地區構筑起從南到北的漫長“制造地帶”。這一趨勢帶動了物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
與幾年前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等信息技術引發的物流革命不同,這次是由于制造廠商對原材料采購和庫存管理以及成品運輸銷售的市場需求,直接帶來的物流擴張的彈性效應,這也決定了作為與之配套的物流業務具有明顯的制造業的特征:譬如說,如果某著名制造企業采取深度直銷模式的話,物流企業就要相應地采取“門到門”、“桌面到桌面”的直運直匯運營模式。如此一來,制造廠商自然會從制造的角度進行物流系統戰略選擇,在ERP和專用物流系統之間進行權衡。從行業經驗的角度出發,廠商可以根據自己的生產業務狀況和投資能力,首先考慮以下方式:把物流業務外包出去,交由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管理,但是要求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具備物流系統,而且可以與廠商自己的生產計劃和財務系統對接;在生產線趨于穩定的情況下,考慮先上原材料和供應商的物流管理系統,然后運作ERP系統;先選擇用于生產管理的模塊,然后循序漸進分步實施包括物流在內的整個ERP系統。
通常情況下,ERP系統只負責定單層面的傳遞,難以縱向深入到物流的操作層面,特別是涉及到供應商管理庫存(VMI)等模式時,則屬于典型的物流系統范疇。所以,在實際作業中,有些廠商特別是多工廠的廠商可同時采用ERP系統并配以專業的物流倉儲和運輸配送系統。
外資物流先行一步
中國加入WTO后,外商對華投資又掀起了新的高潮。與過去不同,現在的中國已不再是以加工后出口為主要目的、成本低廉的世界工廠,而是有著廣闊腹地和客戶容量持續穩定增長的內銷
[1] [2] [3] [4]
【物流信息系統發展動態】相關文章:
發展動態及簡報04-28
現代物流中心信息系統的構建04-30
淺析國內物流國際物流發展04-29
進化邏輯:科學發展的動態模式04-29
鐵路信息系統是實現物流價值的關鍵05-03
各省區經濟發展狀況的動態比較04-27
地理信息系統的理論與應用發展04-30
北京順義物流發展調查04-29
鐵路物流發展的瓶頸與對策04-28
中國鐵路發展物流的思考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