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論文

時間:2023-04-29 21:53:06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亞洲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論文

  知識與科技正日趨影響著服務貿易的結構與內容,服務貿易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從傳統服務貿易向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過渡的趨勢。知識產業正在成為未來經濟的發展方向。馬克·盧普《美國的知識生產與分配》中給出了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最初范疇,Howell(2003)認為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制造業關系密切;DianaWeinhole(2002)通過實證分析研究美國服務業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VamsiKi-ranBommakanti(2005)、MarjoJonanna(2005)從創新、知識、管理等角度闡述了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以及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途徑。黃鵬(2003)、韓濤(2007)、邵艷超(2012)測算了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別的國際競爭力的情況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本文以此為基礎分析亞洲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為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亞洲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論文

  一、實證分析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將服務分為11類,本文依據UNCTAD和WTO對服務貿易的分類法,將其中的通訊服務(Communicationservices)、保險服務(Insur-anceService)、金融服務(Financialservices)、計算機和信息服務(ComputerandInformationservices)、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Royaltiesandlicensefees)、個人文化娛樂費用(Per-sonalculturalandrecreationalservices)這六大類作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分析對象。本文從UNCTAD網站、WTO網站、中國外管局網站、《國際統計年鑒》上選取了2001—2012年的數據,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等亞洲主要國家(地區)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貿易數據、GDP、世界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總值等數據。

  1.出口市場占有率。知識密集型出口市場占有率是指某國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占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率。MS=X/XT(1)MS-某國服務貿易出口市場占有率;X-某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XT-某服務貿易世界出口總額。

  利用該公式本文得出2004年—2012年亞洲主要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出口市場占有率(如表1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縱向比較,中國的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中計算機和信息服務以及保險服務的出口占有率在亞洲主要國家中名列中上游,而金融服務、專有權使用和特許使用費以及個人文化的出口占有率處于下游水平,僅為日本的1/30。橫向來看,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出口市場占有率與印度差距非常大,2012年印度作為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占有率為全球第一,中國雖然經過多年的信息產業的飛速發展,但出口市場占有率僅為印度的1/3,比2010年的1/7差距有所縮小。金融服務出口市場占有率也與新加坡、香港、日本相差甚多。

  2.競爭力指數。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又稱TC指數,是指某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額與某國服務貿易進出口額之和的比率。TC=(X-M)/(X+M)(-1

  中國從2001年至2012年期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TC指數由-63.99提升至-39.28,在六大地區內,中國的TC指數是倒數第一,同樣是發展中國家,印度在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中競爭優勢明顯,尤其近10年,均高達55以上,超過新加坡、日本等發達國家。

  從圖2可以看出,日本在“專有權使用和特許費”這項服務貿易中獨占鰲頭;新加坡在“金融服務”和“保險服務”中表現突出;印度在“計算機和信息服務”貿易中具有絕對優勢;中國、韓國的比較優勢都在“計算機和信息服務”。

  3.服務貿易對外開放度。IMF對一國服務貿易的開放程度提供了如下的計算公式:SO=(SX+SY)/GDP(3)SX———表示服務貿易的出口額;SY———表示服務貿易的進口額;GDP———表示國內生產總值。通過公式(3),本文得出2001———2012亞洲主要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開放度曲線圖(如圖3所示)。

  新加坡、印度的對外開放度較高,日本、韓國較弱。近十年,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對外開放度逐年緩慢上升,但相較于其他國家仍然落后,尤其與印度相比,差距較大。從行業而言,新加坡在六大行業的服務貿易開放度都較高,尤其是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費、金融服務領域,中國除計算機服務外其他行業的貿易開放度排名均靠后。

  4.RCA指數。顯示性比較優勢又稱RCA指數,是指某國某服務的出口額與該種服務的全球出口額比例再比上該國總出口額與全球總出口額之比。

  RCA=(Xij/∑jXij)/(∑jXij/∑j∑iXij)(RCA>0)(4)Xij———i國j服務貿易的出口額;∑jXij———i國所有服務貿易的總出口額;∑jXij———全球各國j服務貿易出口總額;∑j∑iXij———全球各國所有服務貿易的總出口額。

  RCA∈(0,0.8),說明比較優勢較弱;RCA∈(0.8,1.25),說明具有中度比較優勢;RCA∈(1.25,2.5),說明國際競爭力將強,RCA∈(2.5,∞),說明國際競爭力極強。

  從圖4看出,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指數)雖然穩步提高但數值均小于0.5,相對于其他國家的RCA指數均大于1,中國近十年的比較優勢極弱。印度、日本、新加坡雖呈下降趨勢,但其值都接近2.5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全球金融危機后,各國經濟開始逐步復蘇,2012年,各國RCA都開始明顯攀升。

  中國的RCA指數整體偏低,相對而言在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略高,競爭優勢尚可,專利權使用費則劣勢相當明顯。而印度、日本雖然整體RCA指數不高,日本的專有權使用費和特許使用費接近3,競爭力很強,印度的計算機和信息服務RCA指數高達6.7,顯示了極強的競爭優勢。新加坡則在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的競爭優勢明顯。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行業未來的發展不僅兼顧大局,穩重求進,還要有針對性地發展優勢行業,確立比較優勢。

  二、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1.人力資本與知識資本。高質量的人力資本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基本生產要素之一。中國長期以來是以人力資源為優勢,而非人力資本為優勢。根據世界銀行WDI數據庫統計,中等教育程度的人員構成,日本、韓國、新加坡均超過40%;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員構成,日、韓接近40%,新加坡接近30%,而中國僅為13%。

  知識和信息技術是推動知識密集型服務業(KIS)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知識和技術都存在一個投入與產出的過程。從知識經濟指數出發(如,分別從經濟激勵機制、創新、教育、信息和通信技術四大分類指數來分析),2012年中國經濟激勵機制指數3.79,創新指數5.99,教育指數3.93,信息和通信技術3.79,全球排名位列87,遠低于日本、新加坡、韓國。

  2.服務業水平。相關產業與支柱產業是一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競爭力的兩個方面。一國全球化的進程中,某種程度也是國內服務業全球化的過程。服務業是一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貿易發展的基礎,其發展水平和行業結構直接決定了知識密集型服務的出口能力和競爭能力。國際經驗也表明,進入后工業化時期都伴隨著經濟增長、收入提高、服務業比重增加。至2012年新加坡的服務業在GDP中占比在79.3%,日本、韓國也在60%—70%,印度55%左右,中國僅為45%,這與各國在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現狀也較為一致。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吸引FDI,憑借廉價勞動力,國民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但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重制造、輕服務”的局面,中國要在未來提升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全球競爭力,就必須全面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推進服務業外部化。

  3.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KIS是城市經濟增長的引擎;吸納就業人口的主要渠道,尤其是高級人力資本;優勢服務業確立城市功能定位;集聚模式主導核心行業的發展。

  美國紐約主要采取以曼哈頓區為中心發展金融商務服務業集聚區的發展模式。自主創新引發技術革命是紐約服務業發展集聚的驅動力,高科技革命和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分布為紐約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日本東京商圈是以總部控制經濟,發達的金融業服務為集聚區的發展模式。先進的知識型服務業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利用首都優勢,發展信息技術類為代表的服務業,為日本的精益生產方式提供專業高效的支持。印度承接外包服務集聚模式。政府對計算機軟件服務及其衍生產業的鼓勵,并適時推出相應政策積極承接國際服務業的轉移,建立了一系列的軟件外包集聚區,通過大規模出口,帶動就業和經濟的快速增長。

  中國KIS集聚區的建設正處于起步階段,以上海、北京、深圳等發達城市為代表正在積極推進過程中,未來中國城市的服務業發展工作將是戰略重點之一。

  4.政府支持。當前是中國經濟轉型期,行業結構正在不斷的優化與調整,宏觀調控在這過程中依然發揮著較大的作用。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都推行高度自由化的開放政策。日本側重專有權使用和特許費用,新加坡則在金融領域卓有成效,印度計算機及相關服務業的外資股權比例已達到75%。在稅負政策上各國亦有差異,除中國外的四國在服務業領域的稅收政策相對比較寬松。而中國目前的稅收政策傾斜制造業,對于服務業尤其是中小型服務業尚缺乏足夠的重視。針對具體行業的稅收政策往往目標不明確,重點不突出,沒有突出知識密集和信息技術密集的導向。

  中國自加入WTO后,雖然逐步開放服務領域,但進程相對較緩,尤其在金融、保險、知識產權等領域都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管控,市場準入機制不健全,某種程度也阻礙了相關服務產業的創新發展。

  三、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貿易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營造適宜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的市場環境。放寬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準入領域,實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準入制度,通過市場競爭來增加有效供給。加快法律法規體系的研究與建設,逐步實現行業內有法可依、有法可治,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營造健康的創新環境。進一步增加專項資金投入,支持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功能區和集聚區的基礎建設;設立引導基金,支持重點領域、重點項目的建設;加大信貸支持;調整對生產性服務業的賦稅政策;推進價格扶持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形成戰略聯盟,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技術革新,對高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采取鼓勵政策,提供相關補助、咨詢。

  2.引才與育才相結合,完善激勵機制和用人體系。建立人才激勵機制,積極引進海內外優質人才。著重培養創新型人才,多渠道提升人才素質與技能,推進人才的職業化、工程化、國際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采取措施吸引緊缺的專業人才。積極開展職業培訓,加快建立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積極建設服務業人才實訓基地,加強專業人才從業資質的管理。

  3.鼓勵本土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培育旗艦式企業,鼓勵向高端方向發展。加大中國服務貿易的開放度,促進國際高端知識密型服務業的轉移,鼓勵引進國外先進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技術手段。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進一步促進本土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從高端價值鏈中獲取“展示效應”,推動數據處理、財務管理、創意設計、技術研發等高技術項目的國際服務外包。鼓勵骨干企業通過并購、重組、聯盟等方式,做強做大,提升產業集中度和綜合競爭力。增強本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其品牌培育、規模成長、競爭力提升。

  4.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創新,推動品牌建設。創新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的動力。這需要我們著力解決產業因缺乏技術創新能力、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等的被動局面,從技術層面探索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增加區內企業的信任,培育共同的文化背景基礎和前后向的網絡經濟聯系。

  5.構建學習型組織,加強引導培育核心企業的學習能力。首先政府鼓勵行業協會的成立與建設,加強對大中型企業領導人的定期培訓,邀請國內外專家講解國際最新產業動態,開拓企業領導人的視野和思路,引導企業的創新方向。

  其次,突出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定期舉辦企業展示會,為本土企業學習先進經驗創造良好環境;組織建立相關俱樂部,組織跨行業企業家聚會,促進交流。

  再次,通過行業信息平臺定期發布各類研究報告、專題研討,促使本土企業能更全面地了解價值鏈集成商的構成,激發企業家的戰略思考。

  6.完善各類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重視校企聯盟。重視科教和科研成果轉化為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助力,增加科研投入,加強企業、科研機構、高校聯盟,推進科普工作不斷深入,促進科技成果及時轉化。高校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研發部門是知識創造、溢出、創新的重要源泉。

  參考文獻:

  [1]陳蕾.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及其經濟效應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3).

  [2]黃麗萍.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與發展策略思考[J].國際貿易,2013,(6).

  [3]洪世勤.中日韓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結構—基于RCA與特化系數等的分析[J].世界經緯,2012,(4).

  [4]黃艷萍.世界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及中國服務貿易競爭力分析[J].價格月刊,2014,(2).

  [5]趙小燕.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問題研究[J].價格月刊,2013,(10).

  [6]劉小霖.中國服務貿易:結構性失衡問題研究[J].企業導報,2013,(20).

【亞洲地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論文】相關文章:

國際經濟貿易論文04-28

國際知識流動、國際貿易與經濟運行04-27

國際貿易物流的創新論文12-03

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論文04-30

國際經濟貿易畢業論文05-03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結課論文05-01

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保護探析05-01

我國現代物流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的論文06-20

國際競爭力分析04-26

人才國際競爭力評價05-02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视频在线欧美十亚洲曰本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二区不卡 | 伊人精品久久久大香线蕉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