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時間:2023-05-01 04:14:57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

摘要:中國保險行業起步較晚,我國的現代保險業不過30余年的發展,保險市場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中國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保險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產壽險的比例也發生了變化,轉向壽險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問題:財產保險的市場潛力挖掘不夠,壽險公司的利差損較嚴重。因此,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保險市場狀況及其走勢,對規范中國保險市嘗促進保險業的發展,均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主要就現代我國保險行業中出現的問題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下自己解決措施的意見,希望能對我國保險事業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保險行業;發展現狀;影響因素;未來趨勢

一、保險理論概述介紹

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 保險人對于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二、我國保險業務的基本現狀

1.我國保險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自1979年保險業恢復經營以來,我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0%,是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截止到2011年,我國保險業保費收入已增長至1.43萬元;2012年1-9月,保費收入已達1.2萬元。此外,我國保險業務近年來還呈現一個特點:財產險擴增速度明顯大于人身險。2011年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4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4617.9億元,同比增長18.5%。人身險保費收入9699.8億元,同比增長6.8%。

我國保險投資渠道逐漸增多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我國資金運用渠道的不斷拓寬,保險業積累的大量資金通過投資銀行存款、國債、企業債、證券投資基金、股票、基礎設施項目等。投資渠道的增多不僅有力地支持了國家經濟建設,在資本和貨幣市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增加了保險公司的利潤率,優化保險公司的資產結構。

我國保險監管水平顯著提高

1998年中國保監會成立。2006年以來,保監會形成了以償付能力監管、公司治理結構監管和市場行為監管為支柱的監管框架。借鑒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核心監管原則,2006年初發布了《關于規范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試行)》,引人保險公司治理結構監管制度,初步形成了償付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場行為監管三支柱的現代保險監管框架。

我國保險盡管不斷增長,監管水平不斷提高,但與世界同行相比,我國保險市場起步較晚,開發程度仍較低。不論是保險密度還是深度都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迅速發展的同時,我國保險的可開發潛力巨大。

三、我國保險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1.中資企業主導的市場主體規模尚未成型

目前中國保險市場僅有52家商業保險公司,這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數以千計的保險公司數量相去甚遠;而4591億元的總資產規模還不及世界排名前50位的保險公司單個資產總額。在市場主體數量和資產規模偏小情況下,4家國有獨資公司的資產總額占到總資產的60%以上,占有的市場分額也在60%以上,而其資金運用收益率卻普遍低于股份制保險公司。這種由于非市場競爭因素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壟斷競爭市場,有效競爭明顯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80年代以前保險業長期由國家壟斷,國有獨資保險公司在市場中的位置在短期內難以動搖;二是目前保險市場準入受到嚴格管制,使許多具備條件的企業進入保險市場受到限制;缺乏市場退出機制又使已獲取保險執照的公司事實上受到保護,特別是在目前中資保險公司基本為國有或國有控股公司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三是保險市場已有的公司主要依靠自我積累實現擴張,融資途徑有限,很難在短期內實現規模上的快速擴張。

2.保險投資品種較單一

從國外保險業發展的經驗來看,保險業經營活動已經從單純經營負債業務發展到同時經營資產業務階段。依靠多渠道的投資所獲收益不僅使保險公司能彌補保險業務經營的虧損,得以發展壯大,而且保險投資也在金融市場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中國保險投資范圍極其狹窄,主要集中在銀行存款和國債等固定收益類的金融產品上,投資收益低下,抗利率變動能力低。在目前賠付水平較低,保險業務經營還有較大盈利空間的情況下,依靠銀行存款、國債等固定收益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穩定,矛盾還不突出。隨著保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當保險業務經營的盈利空間越來越小甚至出現虧損時,保險公司通過合法的保險投資不能有效增強其償付能力,一旦面臨投資收益不足以彌補保單虧損時,可能進行地下非法投資活動,以期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使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加大,造成金融市場混亂,也加大了保險監管部門的監管難度。

3.監管機構監管力度較小

要保證任何一項監管的有效性,首先監管機構和監管對象必須是獨立的,尤其經濟上必須相互獨立。而作為中國主要監管機構的中國保監會在經財政部和國家計委批準后,從1999年度起向作為監管對象的各商業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征收保險業務監管費,雖然實行收支兩條線,但中國保監會的開辦費和必要的業務經費開支,中國保監會工作人員經費開支,全國保險市場的信息網絡系統購置安裝費以及與境外保險公司及監管部門的業務往來、信息交流費用等都來源于此,這在客觀上已使監管部門與作為被監管對象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等在利益上掛鉤,監管部門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受到質疑。其次,保險監管機構的權威性是實現有效監管的另一保證,其重要表現就是是否具有處置權,中國保監會缺乏權威性也表現在此。以市場準入為例,中國保監會對保險公司的市場準入并沒有實際的處置權力。加上中國保監會的法律地位尚未確立,對監管對象違規行為的行政處罰和法律制裁往往也流于形式,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行政干預過多。

四、對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的建議

1.使市場競爭有序化,完善相關制度法規等。

中國保險市場一直處于一種不利于競爭的寡頭壟斷的環境中。中國保監會成立后,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我們必須盡快完善相關法規和完善的保險運行機制,加快改革的步伐,從根本上改變國內保險業的不良現狀。

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

在前文中已經敘述了很多,保險行業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充滿責任,能夠幫助客戶規避風險的一個行業,所以從業人員的素質格外重要。另外因為其素質不高已經使保險公司在公眾的印象里抹黑,所以提高從業人員的道德規范,文化水平也成為發展的當務之急。

加強對保險業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保險業的認識。

這點也是很有必要的,對于普通民眾來說,他們的風險及保險意識嚴重滯后。老百姓對于保險的意義和功能認識還不夠、人均保險費低、保險普及率很低、保險意識極其淡薄。對此我們必須加強宣傳讓普通民眾都認知到購買保險的重要性,這才是治本的方法,不僅可以有效促進保險業的發展,更能普遍提高民眾的防風險意識,一舉而兩得。

總結:中國保險業發展面臨良好機遇和廣闊前景,但還需健全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改革以及整頓和規范保險市場的經營。我相信通過不斷地研究和努力,我國的保險業一定有一個更加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金敬仙.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中國商場.2010年22

陳朝先.保險市場發展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保險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2

閆觀博.我國責任保險市場發展現狀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18

【我國保險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PX的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05-03

我國糞便處理的現狀分析及發展04-28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現狀與新趨勢分析04-30

我國海底取樣設備的現狀與發展趨勢04-28

ICRF的現狀分析及未來的發展04-28

未來我國區域分工的發展趨勢04-28

我國緩/控釋肥料發展現狀、趨勢及對策04-30

我國養羊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04-27

我國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04-30

公路貨運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04-3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最精品中文字幕亚洲日本 | 日本人喷液视频jizz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911精品一区二区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