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12-18 09:29:08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精品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案(精品9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六年級下冊25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設計理念】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就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能!北竟澱n就是以習作為導向進行課文閱讀,讓學生通過品讀課文,感悟德國的風景與風俗特點的同時,引導學生在讀中積累優美詞句,在讀中學習通過觀察加想象寫景體現民族風情的習作方法。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讀及理解“莞爾一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等詞語。

  2. 品評重點詞句,了解作者所介紹的德國風景與風俗特點,學

  習作者通過觀察和想象寫景的寫作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語言,并從中體會蘊涵的哲理和情感。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朗讀與推敲中讀懂詞句,積累語言,從中體會蘊涵的哲理和情感,學習通過觀察和想象寫景體現民族風情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書籍、網絡等)完成預習單;教師制作多媒體PPT。

  【教學過程】

  一、抓“題眼”,引發思考。

  1.出示季羨林照片,介紹作者并導入課題。

  季羨林爺爺是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他精通12國語言,同學們知道嗎?1935-1945年,季羨林爺爺在德國留學整整十年,德國人民獨特的民族風情,給他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四十多年后,當他再到德國時,感慨萬千,不禁寫下了這樣的名篇。一起讀!

  生: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師:注意!誰的花?又是讓誰看的?請,再讀!

  2.扣緊課題,引出主線。

  (1)題目往往是的眼睛,請你回憶回憶,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個題目,你的內心是怎樣的感覺?如果讓你用一個標點符號來表達當時的感覺,你會用什么符號?拿筆寫在課題的旁邊。(?)

 。2)作者一開始也像你們一樣有疑問,但多年后卻發出了很大的感慨(板書“!”),請快速瀏覽課文,找出作者感慨的句子。(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如果讓你從這個句子中找出兩個關鍵詞,你會找哪兩個?(指名答并板書:奇麗、奇特)

  過渡:這究竟是怎樣的奇麗景色,怎樣的奇特民族,能讓作者如此感慨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探索一下吧!

  二、抓“美詞”,品讀“奇麗”。

  1.合作探究一

  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描寫奇麗景色的句子,用筆畫出關鍵的詞語,組內互相交流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并試著帶上感情讀一讀句子。

  2.小組匯報(句子、關鍵詞、感悟、朗讀)

  課堂組織: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一寸金。

  句子: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詞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應接不暇(學生匯報時相機板書)

  (小組匯報后,相機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姹”“嫣”,并理解詞語,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哪個用“花團錦簇”,哪個用“姹紫嫣紅”,然后結合圖片把“花團錦簇”和“姹紫嫣紅”說具體!盎▓F錦簇”體現花多、花茂盛、側重寫花的形態,“姹紫嫣紅”體現花五顏六色、十分艷麗,側重寫花的色彩!皯硬幌尽钡 “暇”是指空閑,“不暇”就是“沒有空閑”,就是說:這里的花非常奇麗?戳俗筮呌窒肟从疫叄戳藰巧嫌窒肟礃窍,看了近處又想看遠處,看了怒放的,還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這條街,還想看那條街,看得眼睛都忙不過來了,這就叫做——應接不暇。)

  引讀:走在哥廷根的街道上,抬頭向上看,你總能看到——讀句子; 走在柏林的街道上,抬頭向上看,你依然能看到——讀句子; 走在德國的任何一條街道上,抬頭向上看,你都能看到——讀句子。好一片花的`海洋。≌l愿意把這么美的畫面讀給大家聽(指名讀)。

  三、抓“文點”,訓練文筆。

  過渡:如此美的畫面,作者是怎樣描寫出來的,誰發現了其中的奧妙?

  1.用不同的線劃出觀察與想象的部分,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生答后教師總結:寫景,無非就是觀察加想象。板書“觀察、想象”)

  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2.遷移習作(學以致用)

 。1)試著用上“觀察加想象”的寫景方法,用一段話描繪一下你課前準備好的風景圖,時間5分鐘。寫好后在小組內交流。

  (2)小組匯報

  課堂組織: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小結并過渡:觀察加上想象就能巧妙地把一處風景寫得更具魅力,而這篇課文不同于一般寫風景的,作者這里的描寫不僅僅是為了把景色寫美,他更大的目的是——(通過描寫德國的奇麗風景,表現德國的奇特民族風情——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板書)

  四、抓“佳句”,感悟“奇特”。

  1.合作探究二

  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奇特民族的精彩句子,認真讀一讀,仔細想一想,把自己的體會寫下來,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意見。(經過思考的語言更精彩,注意組織好語言,把話說清楚,把體會說具體)

  2.小組匯報(說句子,談體會,感情朗讀)

  課堂組織: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相機出示句子:

 。1)家家戶戶都在養花。他們的花不像在中國那樣,養在屋子里,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接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A、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葉子)

  B、如果你是作者,剛到德國,看到德國人這樣養花,你會有什么感受?(奇怪、不理解)好, 就把你的這份驚奇讀出來吧。

  C、是啊,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創設情境)現在你們就是德國的養花人,老師當記者,采訪采訪你們(注意,我要開始講德語咯)

  —— 你好,你喜歡養花嗎?(老師這是中國式德語,呵呵)

  ——生答

  —— 你好,你是怎樣養花的?

  ——生答

  ——你好,你們這樣辛苦養花,自己只看到枝枝葉葉,這不是白費功夫了嗎?

  ——生答 (預設:在家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

  ——(嗯,我要采訪一下我親愛的房東太太,注意房東太太的表情哦)房東太太,你養花也是給別人看的吧?

  ——生答(正是這樣。

  你剛才為什么笑了?(理解“莞爾一笑”,注意“莞”是多音字)

  ——生答。(預設:一是你發現了花是給別人看的,所以我發出了會心的笑、和藹的笑,二是我為自己的民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而自豪地笑、快樂地笑。)

 。2)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ɡ斫狻澳腿藢の丁保钪杏羞@樣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嗎?聯系生活舉例說明。)

  師:是啊!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才是生活的真切境界。真正愛花的人不是把花養在屋子里孤芳自賞,而是要讓更多人欣賞它。這就像詩人說的,“我付出了一縷春風。收獲的卻是整個”——(春天)

  3.小結:其實,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民族風情,不同的風景也許就蘊含著不一樣的特色。(你們從搜集到的異國美景圖中了解到什么樣的異國風情了呢?指名說說)

  五、借“書庫”,拓展延伸。

  1.師推薦閱讀異域風情叢書(要想了更多的異國風情,就去找找“異域風情叢書”吧)

  “異域風情叢書”是一套集歷史、文化、地理于一體的旅游知識叢書。每一集以國家、地區或城市名稱為書名,詳盡介紹了當地的風光名勝、歷史背景、文化淵源,內容新穎獨特,信息豐富完整,文筆生動流暢,圖文并茂。

  2.師推薦閱讀《留德十年》

  當一樣風景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傳統、一種風情,它就會變成一種永恒的美麗,永遠定格在你的心中。

  課文最后,作者說“我做了一個花的夢,一個思鄉的夢”。這夢里會有什么呢?今天學習之后,大家不妨去找找季羨林先生的作品,(出示《留德十年》)《留德十年》記載了作者在德國十年來的點滴,讀了這部作品之后,你就能夠明白,他的夢境里究竟有什么。

  3.學生推薦閱讀并說明推薦理由。(鼓勵學生推薦關于異域風情的書籍)

  結束語: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季羨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了解了德國(奇麗的風景)和(奇特的風情),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民族精神,學會了通過觀察加想象去寫景體現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其實,這篇的構篇很獨特,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情感變化貫穿于全文,想去探究嗎?好,我們下節課再繼續探究。下課!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 自主學會字詞,能理解本文“一技之長”等詞語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帶有12的句子,感受句子的深刻含義。

  3 能發揮想像,寫一段隊長對礦工們講的話。

  4認識礦工們長期幫助受難工友的家屬又嚴守秘密的高尚品格,感受人間的真情和溫暖。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題

  1、老師要寫(板書:秘密)同學們跟寫,你們知道秘密是什么意思?(學生交流)

  2、出示課題:《37共同的秘密》“共同”加重。齊讀課題。

  3、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

  4、媒體出示課文插圖,學生質疑。

  (預設問題:哪些人共同的秘密?共同的秘密是什么?這個秘密被揭穿了嗎?為什么這個秘密要大家共同遵守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你們提得很好!那么課文圍繞共同的秘密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呢?快速讀讀課文。

  出示填空:為了 幫助礦工妻子維持生計 。12個礦工約定 每天去她的餛飩攤吃一碗餛飩 ,并且這個約定一直堅持了十幾年。板書(12個礦工——約定)

  2、學生交流完成填空。

  現在你們知道了,這共同的秘密是什么呢?齊讀

  三、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1、學習課文1、2小節

  師:那么他們為什么會做這個約定呢?

  出示(引讀):課文的1、2小節

  (1)理解“閉塞”、“一技之長”

  (2)得知這一情況的礦工隊長會怎么想呢?他會對礦工們說些什么?

  想象說話:礦工隊長想: 于是,他跟12個礦工說:“”礦工們聽了隊長的提議后,都同意了。

  (3)師小結過渡

  2、師:那么他們又是如何來遵守彼此間的約定的呢?請同學們根據學習要求,學習課文的3——8小節。

  學習要求: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8小節,用浪線將他們遵守約定的句子畫出來,有感情的讀一讀。

  (2)圈出關鍵詞語,想想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隨機)

  預設:

  (1)8毛錢一碗的餛飩熱氣騰騰,開張第一天就一下來了12個人。

  通過關鍵詞語“一下”“第一天”“12個人”體會12個礦工都信守了約定,如期到來。

  指導朗讀,

  (2)隨著時間的.推移,吃餛飩的人越來越多。最多時可達二三十人,而最少時從未少過12人,而且風霜雨雪從不間斷。

  通過關鍵詞句“最少時從未少過12人”體會礦工信守承諾,沒有一個人失約。

  抓“從不間斷、風霜雨雪”體會到礦工們一直堅持著。(板書)風霜雨雪 從不間斷)

  你們試試你覺得怎么讀,指導朗讀

  師引讀第4節

  理解“礦工們為什么始終不和至親的妻子說出這個秘密”。

  生交流

  師小結:礦工們以工友家屬可接受的方式幫助她,他們的付出不求回報,也不愿讓接受幫助的人知道他們的幫助,維護了受幫助人的尊嚴,也體現了工友間樸素的兄弟情誼。

  學習第5節:

  出示第5小節

  A 隨機點評學生朗讀,抓“彌留之際”理解

  B 學生質疑、交流

  C師小結、引讀隊長對妻子所說的話

  (3)出示:來去匆匆的人流不斷,而時光變幻之間不變的是不多不少的12個人。

  通過關鍵詞語“不變、時光變化”體會礦工們一直在堅守著約定。

  師小結:是啊,不斷變幻的是——時間,不變的是——12個人的這份善良心。板書:(世間變幻 愛心不變)

  指導朗讀

  (4)出示:前來光臨餛飩攤的人,盡管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個人。

  師:為什么有年輕的代替了年老的情況?女人代替了男人又是怎么回事?

  請展開想象,說一說。

  出示:老礦工要退休了,他對兒子說:“ !庇谑牵贻p的代替了年老的;一位礦工累倒了,他對妻子說:“ 。”于是,女人代替了男人,但從未少過12人。

  師指導體會這個秘密早已成了12個家庭的秘密

  師:這個共同的秘密還僅僅是12個礦工的嗎?這個秘密僅僅是每天去吃一碗餛飩嗎?交流

  師小結:正是有了十二個礦工12顆無私支援遇難礦友的高尚的心靈,才有了愛心的接力傳承,才有了世界上最無私的愛。

  指導朗讀

  (5)穿透十幾年歲月滄桑,依然閃亮的是12顆金燦燦的愛心。

  師引讀理解礦工們長時間堅守約定幫助遇難礦工的妻子。

  (6)師:看著這幾句話,你發現有什么共同點嗎?

  (7)再次串讀5句話,思考“12”代表的意義、

  生交流,隨機板書:真情、溫暖、善良……

  4、學習第7節

  師:遇難礦工的妻子面對他們的傾力幫助,她又是怎樣做的?

 、倮首x體會第7小節,你體會到了什么?

 、趲熜〗Y 板書:(畫愛心)

  四、總結全文

  1、師小結(放音樂):這份共同的秘密是一種無私的援助,它源于人世間最無私的愛。這愛,支起了她簡陋的餛飩攤;這愛,重新點燃了她倆生活的希望;這愛,在人們的手中接力傳承;這愛,生生不息,代代相傳;這愛,茹星星點火,從人們心底升起,深深引起了我們每個人的思索……讓這個感人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2、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音樂高潮)

  板書: 37 共同的秘密

  12個礦工——--------------- 約定

  風霜雨雪 真情 從不間斷

  世間變幻 12份 溫暖 愛心不變

  善良

  ……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2個筆畫:橫、豎。了解筆順規則:先橫后豎。

  2.自主積累詞語。

  3.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

  4.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時數: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觀察課文插圖,引導小朋友與老師對話。適時導入新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老師領讀。(分三句讀)。

  注意讀準字音,尤其是'二、三、四、十'這四個字音,si sān為平舌音,er為卷舌音,shi為翹舌音。學生發音不準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多讀幾遍。

  (三)學生朗讀課文。(保證朗讀的時間,朗讀方式要多)

  (四)隨文識字。

  1.讀準字音。先讀課文,再看生字表,把課文中及板書中的生字找出來。

  采用多種形式,如卡片,開火車,小老師,猜字游戲,多媒體'字寶寶'等調動小朋友學習興趣,反復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2.了解字義。

  讓學生知道'一'是一個數字,是一本書的'一',一張桌子的'一'。然后再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還可以用'一'說什么。例:一個鉛筆盒,一把尺子,一塊橡皮等,在學習'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學習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示數目的字。

  3.分別漢字與阿拉伯數字。

  告訴小朋友,這些字雖然表示數量,但是它們是漢字,與數學課上學的阿拉伯數字在寫法上不同。

  (五)朗讀課文,熟讀成誦,鞏固識字。

  (六)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認讀生字卡片。

  (二)隨文識字。

  記住字形(會寫字)。

  明確目標:會寫'一、二、三、十'這四個字。

  學習筆畫:'一'口念'寫一字,橫'。

  觀察:'二、三、十'有幾筆,都有哪幾筆。

  書空寫'二''三'。

  學習筆畫'丨'(shu)從上到下,豎要直。

  寫'十'字,知道先橫后豎,書空寫'十'字。

  說說自己怎么記這些字。

  (三)指導寫字。

  本課是寫漢字第一課,要指導學生會照田字格里的示范字正確地書寫。

  1.先指導學生認識田字格。

  2.指導學生觀察每個字的每一筆,應占格的位置。

  3.注意在示范中講清書寫筆順,掌握先橫后豎,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一'寫在橫中線上,兩邊要有空。

  '二'是兩橫組成,從上往下,先寫上面一橫,第一橫短,第二橫長。

  '三'是三橫組成,三橫之間距離相等,第一橫長,第二橫短,第三橫最長。

  '十'由兩筆組成,先寫橫,再寫豎。

  4.由于學生第一次書寫,教師要重視巡視指導,有基礎的'教師,告訴學生學習頓筆。從關心學生身體健康的角度,特別注意教給學生正確的執筆方法和寫字姿勢。

  學生寫字在課內完成,教師及時反饋。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中想象,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二、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老師要求學生根據“閱讀提示”,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問題答案,然后小組交流。問題是:這幅圖畫到底畫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三、賞讀,展開想象。

  《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

  學生讀文,看圖,想象。

  四、讀,表達情感。

  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圖的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其他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尾段導入,了解意義。

  課文最后一段點明了《清明上河圖》的學術意義,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請同學們把課文最后一段讀一讀,想想這幅圖畫在哪些方面,為研究我國宋代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形象資料。

  學生讀書,思考。

  二、小組合作,專題探究。

  接下來分小組學習,每個小組自定一個專題,如“風俗人情”“橋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際關系”等,然后從整幅的《清明上河圖》上認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畫面上的內容,把符合專題的`內容一一找出來。

  老師提供資料,供學生查找。

  三、班上交流,適時指點。

  班上匯報交流,老師要給予適當指點,特別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部分,老師給予補充;學生分析判斷錯的,老師予以糾正。

  風俗人情:一是游戲活動,二是清明活動,三是市招類。

  橋梁建筑:茅屋、瓦屋、華屋、殿宇、廟、攤子、戰臺、橋、墻、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車,三是轎子,四是駱駝。

  人際關系:做生意的商賈,騎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紳,叫賣的小販,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身負痛簍的行腳僧人,問路的外鄉游客,聽說書的街巷小兒,酒樓中的豪門子弟,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等。

  四、按專題習作。

  以《〈清明上河圖〉中的風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圖〉中的橋梁建筑》等寫一篇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短文,也可寫讀了課文或欣賞了這幅名畫的體會?梢詡人寫,也可以小組合作寫。寫后互相讀一讀。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 學會“趣、教、室、領”等12個生字,理解“有趣、活潑、愉快”等詞義。

  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 說句訓練:能仿說“ 是多有趣的 “等。

  4、 通過體會生物角的有趣之處,初步培養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學會“趣、物、教、領、活、潑、教、室、愉、游、搖、泡”等生字,理解“有趣、活潑、愉快”等詞義。

  2、 能用“愉快”說一句話。

  3、 初讀全文,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4、 體會生物角的有趣指出,激發對小生物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ㄒ唬┽岊}引入,激發興趣。

  1、 板書:多有趣的地方

  讀題,理解“有趣”,學“趣”字,數寫“趣”字。

  2、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ǘ┏踝x課文,整體感知。

  1、 自學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想想新詞在文中的意思,不懂得標上

  2、 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新詞,正音:游you 搖yao

 。2)同桌互查,讀通課文,引導糾錯。

 。3)質疑問難,梳理問題。

  問題:什么是紅領巾生物角?

  理解:“生物”——“生物角”(這里的角指地方)——“紅領巾生物角”。

 。ㄈ╅喿x課文第2自然段,評品詞句。

  1、 四人小組合作。

  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圖結合文中詞句,說說生物角的有趣之處。(讀讀議議,劃出有關詞句)

  2、 引導點撥(視學生交流而定)。

  (1)理解“活潑可愛”可結合文中的句子,朗讀“它們在水里愉快地游來游去,搖著尾巴,吹著泡泡!

 。2)句子比較:A 它們在水里游。

  B它們在水里愉快地游來游去,搖著尾巴,吹著泡泡。

  理解“愉快”。

  用動作表演及充分來體會動態的趣味性。

  (3)“瞧”,找近義詞理解,與“看”比較,朗讀表達自豪感。

  (4)“不是 ┉卻┉”通過朗讀體會意思幾作用。

 。ㄋ模├首x指導,引導積累。

  1、 朗讀第二自然段,突出生物角的有趣。

  2、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第二自然段,通過讀義有關詞句來體會生物角的有趣指出,下節課我們還要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三段,去看看生物角里還有什么地方讓我們感到有趣的。

 。ㄎ澹╈柟套衷~,指導書寫。

  1、 認讀生字新詞。

  2、 分類指導書寫

 。1)“領”:認識頁字旁,注意“令”的變化。

  “物”認識牛字旁,注意筆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鞏固生字字形,理解“搖、迎、多么”等詞義。

  2、 訪說“ 是多有趣的 ”

  3、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背誦課文。

  4、 通過深入體會生物角的”趣”,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背誦積累

  1、認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的新詞,聽寫12個生字。]

  2、朗讀第二自然段,直到檢查背誦。(抓動態詞)

  3、課文通過“游、搖、吹”等表示動作的詞把小魚寫得非常可愛、有趣,讓我們也來試著寫一寫;“小雞在 愉快地 ,拍著翅膀,啄著 ”。(說一說)

 。ǘ╅喿x課文第三自然段。

  1、 回憶:我們是怎么來體會第二自然段中寫生物角的有趣的?

  2、用同樣方法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找出有關詞句),獨獨議議。)

  3、交流、隨機指導朗讀。

 。1)花兒朵朵開放。“朵朵開放”寫出了花兒開得很多很美。

 。2)小樹在搖

  小樹迎著風兒輕輕地搖。

  A 比較“搖”的意思 小魚搖著尾巴。

  小樹輕輕地搖。

  B.帶地詞寫出了小樹姿態的可愛。(表演讀)

  (3)朗讀體會“瞧、” “不是 ┉卻有┉還有┉”的意思。

  5、 表演讀,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ㄈ┬〗Y全文,再次品趣。

  1、 朗讀全文。

  2、 扣題回文理解:為什么課題取“多有趣的.地方”而不是“有趣的地方”?

  比較:多有趣

  有趣

  小結:通過比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詞句。(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3、仿寫:小花狗是多么有趣的 。

  丟手帕 。

  是多么有趣的 。

 。ㄋ模╈柟套衷~,指導書寫。

  1、 比一比,在組詞。

  2、 復習認讀新詞。

  3、 課堂作業:抄寫新詞。

  板書設計:

  活潑可愛的小魚

  瞧!多有趣的地方 多多開放的小花

  迎風搖曳的小樹

  2、你今天怎么遲到了

  教學目標:

  1、 知道秋生是為了愛護莊稼而遲到的,因此老師表揚了他,初步培養愛護莊稼的思想感情和行為習慣。

  2、 學會本課的生字,認識新偏旁。理解:遲到、早晨、稻田、稻秧、趕緊、拉住、牛繩、小聲、發生、表揚等詞語的意思。

  3、 學會看圖運用“趕緊”說一句完整的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識記本課8個生字,3個多音字。理解 “死而復生”“起死回生”“切 脈”“凝神”“厥癥”等詞語的意思。

  2、朗讀課文,通過學習嘗試復述扁鵲為太子醫治的內容。

  3、過學習,體會扁鵲是我國古代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醫學家。

  教學過程:

  一、 開門見山,出示課題 (師板書:起死回生)

  1、這個詞誰來讀?(點名讀)

  2、誰能說說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

  生:將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醫術高明。

  生:就是死而復生的意思 (你是用近義詞的方法來理解詞語。)

  3、這是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第13課。誰能讀好課題?

  (注:若學生未說到“死而復生”,就讓學生讀讀課文,試著從文中找出“起死回生”的近義詞。)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文中究竟寫了件什么事呢?輕聲讀讀課文,讀完后,請試著選擇黑板上的詞語根據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

  生: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生:扁鵲使太子死而復生。

  生: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使太子死而復生。 (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起死回生”和“死而復生”,初步進行近義詞的辨析。)

  2、你們瞧,這就是扁鵲。(出示扁鵲的圖片)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生:扁鵲,原名秦越人。是戰國時候有名的醫學家。因為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就像傳說中的神醫扁鵲,后人就稱他“扁鵲”。

  三、 研讀課文,加深理解

  學習課文1—9小節 (出示課文第一小節)

  1、扁鵲醫術高明,經常周游列國,四處行醫。一天,他來到虢國都城,聽見街上的行人議論紛紛。原來(虢國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間就死了。)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導讀出驚奇、疑惑不解的語氣。)

  2、指導朗讀扁鵲與侍衛官的對話。

  (1)、扁鵲對于這件事也感到疑惑不解。(板書:納悶,指導讀準帶有多音字的詞語。)

  (2)于是,他忙趕到宮門口詢問侍衛官。輕聲讀讀扁鵲與侍衛官的這番對話。邊讀邊思考,扁鵲詢問了侍衛官哪些問題?

  a交流找到的`句子。

  b指導學生讀出著急的語氣。

  C師生分角色讀,生讀扁鵲說的話,師讀侍衛官說的話。

  (3)、扁鵲聽了松了一口氣,那是因為通過這三個問題他了解到哪些情況?

  生:他知道太子是早晨雞叫的時候死的。

  生:他知道太子還未入棺。

  生:他知道太子死前感到胸口悶。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早晨雞叫的時候、胸口悶、未入棺)。 (a點名回答 b連起來說)

  (3)、是啊,通過這番詢問(師板書“問”),扁鵲知道了太子死時的癥狀是(胸口悶)、死亡時間是(早上雞叫的時候)還了解到太子還沒有(入棺)。根據多年的行醫經驗,扁鵲覺得(太子可能沒有死,太子也許得的是厥癥,太子還有救)怪不得,他松了一口氣說(煩你通報一聲,就說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復生。)

  (4)、根據與侍衛官的對話,扁鵲覺得太子可能沒有死,但也有可能太子真的死了,可他為什么卻說:“我能使太子死而復生呢?”

  生1:他這樣說,侍衛官才能讓他進宮為太子醫治。

  師:有這樣的可能。

  生:根據多年的經驗,他對自己的判斷很有把握。

  師:是啊,可見他十分自信。但若是太子真的死了,扁鵲就犯了欺君之罪,那可是要殺頭的,他明知會有這樣的后果,為什么還要這么做?

  生2:他是一位醫生,只要病人有一絲生存的希望,也要去為病人醫治。

  師:是啊,醫者父母心,扁鵲深知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只要病人還有一絲生存的希望,哪怕付出自己的性命,也要為病人醫治!

  (出示:扁鵲送了一口氣說:“煩你通報一聲,就說我是秦越人,能使太子死而復生!

  師:誰能讀好這句話? (指導讀出堅定、自信的語氣)

  學習課文10---14小節

  師:那扁鵲進宮后又是怎樣使太子死而復生的呢?輕聲讀讀課文第11、12小節。

  1、學習11、12小節,了解扁鵲如何為太子醫治,并嘗試復述扁鵲為太子治病的內容。

  (1) 一讀: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師:輕聲讀讀這兩段話,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 初步了解中醫診斷的方法。

  師:切脈,也稱把脈,誰能做一個把脈的動作? 它是醫生診斷疾病時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切診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扁鵲在為太子診斷時就使用了切脈的方法,不僅如此,他還貼著太子的胸口凝神聽了一會兒, (a理解“凝神”的意思 b扁鵲把耳朵貼在太子的胸口凝神聽什么?)這種通過聽病人的聲息來了解病情的方法叫做“聞診”。通過診斷,扁鵲斷定太子得的是(厥癥)c理解"厥癥”

  (3)二讀:通過邊做動作邊讀句子的形式了解我國中醫的診斷過程。

  師:了解了扁鵲診斷的方法,我們一起邊做動作邊讀描寫扁鵲為太子治病的句子。

  (4)初步了解針灸。

  師:剛才老師發現個別同學在扎針時嘻嘻哈哈覺得很有趣。 你們知道嗎?這種通過扎針醫治病人的方法叫做針灸。要知道,不同的病所扎的穴位也不同,一旦有所閃失,病人也許性命不保。 我們一起再來邊讀句子邊做動作,比比誰最像小中醫。

  (5)現在你能試著用上這些表示動作的詞來說說扁鵲是如何為太子醫治的嗎?可以用書上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出示:安、切、貼、聽、取、扎、撿扁鵲走到太子的病榻前

  a自由輕聲說

  b同桌互說

  c師點名說

  2、進一步體會扁鵲醫術的高明。

  (1)引讀太子在扁鵲的醫治下變得怎么樣的句子。

  出示:不多一會兒,太子的鼻翼開始扇動,眼皮也慢慢睜開了。太子喝了藥,沒多久,就恢復了健康。

  (2)“不多一會兒”、“沒多久”這些詞,說明了什么?

  生:扁鵲醫術十分了不起,在短短的時間內治好了太子。

  師:扁鵲醫術的確高明,他真是妙手回春,藥到病除啊!怪不得國王豎起大拇指稱贊扁鵲(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

  a點名讀

  b齊讀

  學習 14小節,體會扁鵲的謙虛

  1、讀扁鵲說的話,指導讀出謙虛的語氣。

  2、理解“世上哪有死而復生的道理?”這句話的意思。

  四、總結全文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第13課(起死回生)。通過學習使我們了解到扁鵲行醫來到(虢國),聽見路上行人議論紛紛,原來(虢國太子不知什么原因,一向好好的,突然就死了。)這使扁鵲十分(納悶)。于是,他連忙詢問侍衛官。通 一番詢問,他了解到,太子死的時間是(早晨雞叫的時候 ,死亡癥狀是(胸口悶),還了解到太子(未入棺)。扁鵲決定進宮為太子醫治。經過治療,太子很快(恢復健康)。國王見了,豎起大拇指稱贊道:“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學了課文,你想如何稱贊扁鵲?

  師:扁鵲是我國古代了不起的醫學家,早在兩千多年前,他就用望、聞、問、切的中醫治療法使虢國的太子死而復生。要知道,中醫是我國的傳統醫學,具有與中華文化相等的悠久歷史,經過千年承傳已成為中國文化中瑰麗寶藏。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抓住關鍵語句,有目的地篩選信息,了解納米相關知識;

  3、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體體現;

  4、領會納米的新奇所在,培養愛科學、學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自主、合作探究“新奇”的具體體現;

  難點:有科學依據的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造水平。

  教學準備:自制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ò褜W生由神奇的神話世界領進新奇的科學世界)

  1、多媒體播放《西游記》影片中孫悟空變化成一只小蟲隨鐵扇公主喝茶時,進入了鐵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讓學生觀看《西游記》片段,然后請學生把看到的內容講給大家聽,并談談感受。

  2、歸納、總結:這是神奇的神話,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還有比這神話更神奇的!多媒體展示圖片(1)[中國科學家研制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血管中巡游,這機器人長約3毫米],這種機器人能自我復制,能殺滅人體內的有害病……]這樣微小的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機器人,它就是應用納米材料并使用納米技術制造的納米機器人,今天我就與大家共同走進《新奇的納米技術》,多媒體出示標題:新奇的納米技術。

  3、提問:同學們,當你看到這個標題,你有什么疑問,你最想知道些什么?

 。▽W生可能會說:什么是納米,納米的神奇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什么叫納米

  什么叫納米技術

  什么叫納米機器人

  閱讀匯報

 。1)學生自由回答

  歸納小結:

  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10億分之一米。

  納米技術:就是研究并利用這些特性造福于人類的一門學問。納米技術的研究對象一般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不但肉眼根本看不見,就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能為力。

  納米機器人:是在納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機器人。

 。ǘ┰僮x課文,體會說明方法。

  1、列數字:

  1)、納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長度計量單位,1納米等于10億分之一米。

  2)、納米技術的研究對象一般在1納米到100納米之間,不但肉眼根本看不見,就是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能為力。

  2、作比較:如果把直徑為1納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當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可見納米有多么小。

  3、舉例子

  1)、冰箱中的納米涂層;

  2)、碳納米管天梯;

  3)、納米機器人。

  三、細讀課文,感受“新奇”。

  1、大聲自由朗讀課文,一邊勾畫出納米神奇的具體體現;

  2、小組交流;

  3、匯報探究結果:(多媒體出示)

  1)、冰箱中的'納米涂層;

  2)、碳納米管天梯;

  3)、納米機器人。

  歸納小結:并板書

  四、拓展延伸

  大膽想象,創造神奇(衣食住行)

  開動思維,根據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力,使用納米材料和技術來發明創造一些物品,并作簡介介紹。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師適時表揚鼓勵。

  五、納米情報站,展示新奇

  把教師收集到的相關納米技術的新產品向學生作介紹:

  圖片1:美國已研制成功的“自凈”玻璃;(這種玻璃的神奇之處全在于它穿上了40納米厚的二氧化鈦“外套”,相當于頭發絲粗細的1/1500。自凈玻璃上的納米膜與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反應,會產生雙重作用:其一是催化作用,即能夠使可見光中的遠紫外線分解落在玻璃上的有機物,使有機污物化為烏有;其二它能使玻璃表面變成親水性的,能把雨點或霧氣變成一個薄層而使玻璃表面濕潤,并洗掉玻璃表面的臟物。通常,這個涂層被光照“充電”5日后,夜間也能工作。)

  圖片2:中國研制成功的納米材料陶瓷;

  圖片3:納米汽車坐墊

  ……

  六、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和同學們一起科海遨游,領略了納米的神奇,體驗了閱讀的快樂,大家還想了解相關納米科技的最新進展嗎?請查閱報刊、雜志,或上互聯網查閱資料,每一個人辦一份以納米科技為主要內容的手抄報。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閱讀課文,了解“死海”名稱的來歷,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書的原因,體會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樂。

  <知識與技能>:

  1.會讀會寫生字9個,認識3個。

  2.理解詞語五個在句中的意思,體會擬人手法在表達上的作用。

  3.繼續學習選用適當的方法,在所給答案中確定課文重點,并且說出理由。

  4.朗讀課文,詳細復述“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拍照”的有關內容。

  <過程與方法>:

  閱讀課文,課外書資料補充交流。

  教學重點:

  確定本課的重點內容是什么?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難得的快事”。

  教學準備:

  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述:今天我們學習第九課,躺在波浪上看書。

  2.學生質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書呢?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們就來揭開其中的秘密。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查學生課前預習。

  1.自讀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從容、奇特、變幻、溫潤、平衡、絮語、強勁、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我”游覽死海有哪些收獲?

  2.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全班交流討論: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死!蔽稳说牡胤皆谀睦?

  5.教師小結。

  四、課堂小結,書寫生字。

  1.教師小結。

  2.指導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在上節課里,我們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蕩漾的波浪上,從容地讀一本雜志。你們想看這幅畫面嗎?(CAI出示圖)在哪兒有這種奇跡發生?聽到死海這個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讀感悟。

  1.學生自由朗讀5---9自然段,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用筆畫下來多讀幾遍。

  2.交流匯報

  A“溫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像托浮著一片樹葉!

  B“細浪在我耳畔絮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我兒乎想在這溫潤的、搖晃的‘床’上睡一覺了!”

  (1)體會A句時,抓住“托浮”說明浮力大,“像托浮著一片樹葉”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擬人的寫作手法。

  (2)指學生朗讀、齊讀。

  (3)體會B句時,采用老師引讀,學生邊想象邊朗讀。

  (4)再次指名朗讀、師生配合朗讀。

  (5)假若是你,躺在這溫潤的死海上,你會聽到……感覺到……看到……

  (6)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過渡:作者說只要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樣舒服自在。如果身體不保持平衡,會出現什么結果?

  (7)指名學生朗讀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時被水嗆了,你會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齊讀第9自然段。

  三、小結及拓展

  1.我有跟隨作者游玩了死海,現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1)小組討論。

  (2)點學生說。

  板書設計:

  躺在波浪上看書

  / 輕輕涌動 像彩虹

  (死海)奇 樂

   含鹽量高 浮力大 /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講的是列寧登山看日出走過靠近深淵的小路,自覺鍛煉意志的故事。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聯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構想

  教學中,通過朗讀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重點指導學生讀懂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兩次走有什么不同之處,從而學習他自覺磨煉意志的品格。

  教學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過許多有關列寧的故事,誰來說一說?從中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

  今天,我們學習14課,出示課題:《登山》講的也是列寧的故事,又表現了列寧的什么品格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思考: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三、講讀課文,體會感情。

  (一)學習第一段。

  1、輕聲讀課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列寧為什么要走危險的小路?

  3、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二、三段。

  1、默讀課文,畫出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

  2、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理由。

  3、師生共同歸納。

  (1)指名讀直接描寫小路危險的句子,出示投影片,引導學生觀察、體會。

  (2)有關這條小路,巴果茨基是怎樣說的?你體會到了什么?

  (3)巴果茨基是怎樣通過這條小路的?

  A、指名讀相關句子,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

  B、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C、巴果茨基輕輕舒了一口氣,說明什么?

  (4)列寧是怎樣走過這條小路的?

  4、下山的時候,列寧仍然堅持走小路,第二次走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1)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

  (2)師生歸納。

  A、第一次必須走,因為要看日出,時間不夠。第二次是列寧自己堅持要走;

  B、第一次走:跟、停、定了定神、碎小的步子移動。第二次走:先走、毅然決然

  (三)學習第四段

  1、從山上回來,列寧為什么還要走小路?

  2、課文最后,列寧講了什么話?這段話每句講什么意思?這段話對你有什么啟發。

  3、齊讀第四段,反復朗讀列寧的話。

  4、在兩次走小路中間,作者還描寫了一段日出的景色,寫的非常美,誰愿意讀一讀?(指名讀)為什么寫這一段?(蘊含著“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寓意。)

  四、總結全文。

  作業設計

  1、從查找關于列寧的資料。

  2、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看日出 第一次:跟、停、定了定神、

  登山 碎小的步子移動 自覺磨練

  走小路 自己意志

  (危險)第二次:先走、毅然決然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春》教案01-29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先锋资源国产区一区二 | 熟女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精品在线 | 在线一区视频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