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22 10:36:08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語文教案8篇【實用】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8篇【實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正確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語;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能用自然段歸并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3.能照樣子用“每當……總……”造句;能聽寫句子。能背誦課文第5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能劃出課文中具體描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詞句;知道聶耳能成為“杰出的音樂家”是跟他“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密切相關(guān)的,知道勤學苦練是事業(yè)有成的重要條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國歌導(dǎo)入,分步揭題

  1.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思考:這是什么歌曲?你知道它的原名嗎?歌曲的詞、曲作者都是誰?(板書:聶耳)

  2.愿意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聶耳嗎?學生匯報所相關(guān)資料。

  3.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聶耳小時候的故事。(板書:少年)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地讀課文,要求漢字拼音對照讀,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讀得快的`同學可以讀第二遍,第三遍,可以豎起手指頭表示遍數(shù)。讀得慢的同學要堅持到底,爭取完整地讀好一遍。

  2.同桌分自然段互讀,互聽,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分段讀課文。(巧妙劃分自然段)大家評一評,是否讀得正確、流利。

  4.你認為少年聶耳是一個怎樣的人?自由補充課題:少年聶耳隨機板書:喜歡音樂

  三、圍繞主線,品味探究

  1.默讀課文,用“”畫出寫聶耳少年時代就非常喜歡音樂的句子。

  2.合作探究,品讀重點詞句。

  (1)四人小組交流圈畫出的句子,每個人都說一說自己選了哪句話?從什么地方體會到聶耳喜歡音樂,為什么?

  (2)各小組選己組內(nèi)體會最深的句子,由組長匯報交流,其他組員作補充。

  (3)根據(jù)小組匯報情況,集體品味感悟重點詞句。

  如重點句①:聶耳誕生在云南省玉溪縣,少年時代他就非常喜歡音樂。

  引導(dǎo)抓住重點詞“非常”來領(lǐng)會。

  重點句②: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坐在石階上,手托著下巴,眼睛一眨也不眨地側(cè)耳傾聽。

  引導(dǎo)抓住重點詞“常常”“一眨也不眨”“側(cè)耳傾聽”,以及表示動作的詞“跑”“坐”“托”來領(lǐng)會。可以做一做動作,體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樣子,想像聶耳專心的神態(tài)(樣子),從而領(lǐng)會聶耳聽音樂的專注和入神。

  重點句③:抓住聶耳和師傅的對話。

  可以分角色讀一讀,讀出聶耳渴望拜師學藝的那種誠懇、迫切的心情,從而體會到聶耳從小就對音樂情有獨鐘。

  重點句④:哥哥去攀登龍門,聶耳卻獨自站在一棵大青樹下吹起了笛子。

  引導(dǎo)抓住重點詞“獨自”“站”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忘我之情。

  重點句⑤:傍晚,天空忽然陰云密布,下起了蒙蒙細雨。聶耳全神貫注地吹著笛子,似乎一點兒也沒有覺察到。

  可以結(jié)合自身實際體會聶耳的“全神貫注”。想一想,你在學習時遇到過“全神貫注”的人嗎?可以說看到的,聽到的,也可以說自己

  親身經(jīng)歷的。從而深刻理解“全神貫注”的重要意義。

  3.文章圍繞聶耳喜歡音樂寫了哪兩件事?(板書:向木匠師傅學吹笛子?搖西山大青樹下練吹笛子)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1.提出研讀問題,合作、探究學習。

  聶耳為什么能成為“杰出的音樂家”呢?這跟他少年時代的生活有什么關(guān)系?

  在文中找找答案:

  2.反饋(1):

  劃出描寫少年聶耳對笛聲迷戀的句子,劃出句中最能表現(xiàn)聶耳迷上了笛子的詞語

  (1)聶耳常常跑到木匠師傅跟前,……側(cè)耳傾聽。

  劃出“常常”、坐……等動詞。

  (2)有一次,……懇求……

  理解:懇求

  (3)從此,……天天……

  理解“天天”的含義。

  思考:

  3個句子都寫了少年聶耳對笛聲的迷戀,有什么不同?

  (動作、語言、直接敘述。引導(dǎo)學生明白可以從不同角度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

  3.反饋(2):

  (1)哥哥去……,聶耳卻……

  理解“卻”在句中的作用。

  (2)可是,聶耳越吹越有勁,……

  “可是”是表示轉(zhuǎn)折的,你看看課文為什么要用上“可是”?

  4.反饋(3):

  還有一個人在支持著聶耳——哥哥。

  “哥哥從……看看……連忙……”

  這句話和描寫聶耳有什么關(guān)系呢?能不能從這里看出聶耳是個怎樣的人嗎?

  5.深化。

  板書設(shè)計:少年聶耳

  全神貫注的聽音樂

  雨中吹笛子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童年的回憶》

  2、歌表演《童年的回憶》

  3、復(fù)習童年游戲《老鷹捉小雞 》《丟手絹》

  4、選用內(nèi)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引導(dǎo)學生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培養(yǎng)學生完整聆聽音樂作品的良好習慣,引導(dǎo)學生動手主動參加音樂實踐活動,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

  二、通過自編動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憶》,體驗天真可愛、通過創(chuàng)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xiàn)體驗自己的情感,引導(dǎo)學生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引導(dǎo)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我們多么幸福》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較有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dǎo)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音樂課堂小常識:坐姿、歌唱的常規(guī)等。

  3:復(fù)習歌曲《搖啊搖》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二:新課學習:

  (一) 復(fù)習童年游戲:《老鷹捉小雞》《丟手絹》

  (二) 聆聽《童年的回憶》

  1、導(dǎo)入:(放背景音樂) 師:小朋友們,在小的時候,最開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讓學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幕

  2、 聽音樂: 邊聽邊用手勢按圖形譜的形狀劃動。學生隨音樂模仿小兔跳。再隨音樂模仿烏龜爬。

  3、師:說說誰的行走速度快?誰的行走速度慢?

  4、板書: 快 慢

  《難點解決》

  1、從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與烏龜比較。

  2、可請一個學生扮小兔跳,一個學生扮烏龜爬,再和老師走進行對比,

  引出“中速” 并板書。

  3、 聽《童年的回憶》說說第1、2 段速度怎樣?情緒怎樣?第3段速度怎樣?情緒怎樣?(完成書上練習)。

  (三)聽辨練習:用LU模唱3 5 6 三個音

  聽一聽老師彈奏的兩個益鳥中哪個高?哪個低?用手勢表示并用LU模唱。

  3 5 5 3 5 6

  5 3 3 6 6 3

  課堂小結(jié):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自愛、自強的健康心理和珍愛生命、正確對待平凡職業(yè)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

  2、在概括段意和層意的基礎(chǔ)上,能夠自行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

  3、學習多方設(shè)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1、學生的感悟和體驗。

  2、文章總體思路的把握。

  3、學習多方設(shè)喻,綜合運用各種修辭手法進行表情達意的寫作技巧。

  教學難點:

  體會和理解個體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方法:

  1、小組研討法

  2、質(zhì)疑點撥法

  3、辯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dǎo)入

  1、思考:在學習新課以前,請同學們思考:“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呢?”

  2、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當代作家畢淑敏女士就這一長期無人敢公開談?wù)摰脑掝},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她從人的兩重性,即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上深刻剖析了個體生命的價值,得出了“我很重要”的結(jié)論。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撼人心靈的女作家畢淑敏。

  二、檢查預(yù)習

  1、字詞檢測

  戰(zhàn)栗(lì)菽粟(sù)單薄(bó)回溯(sù)

  霧靄(ǎi)混淆(xiáo)微蹙(cù)一沓(dá)

  生死攸(yōu)關(guān)一模(mú)一樣

  這一題目的設(shè)置旨在幫助學生重視字詞的積累。可采用搶答的方式進行。

  2、文章體裁

  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明確本文的體裁,對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有重要作用。

  三、理清思路

  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明確:本文以“我很重要”為線索,從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的“我不重要”的思想出發(fā),引出了“我很重要”的觀點,最后又勇敢地宣布了這一主張。

  2、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7自然段):提出“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的問題。

  第二部分(第8自然段至第29自然段):分析為什么“我很重要”?

  第一層(第8自然段至第15自然段):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

  第二層(第16自然段至第26自然段):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

  第三部分(第30自然段至結(jié)束),發(fā)出了“我很重要”的吶喊,充分肯定了個體的價值。

  學生討論回答。在此基礎(chǔ)上理清文章思路。

  四、初步體會文章主旨

  1、文章開篇為什么寫“我不重要”?

  明確:作者運用欲揚先抑的筆法。“當我說出‘我很重要’這句話的時候,頸項后面掠過一陣戰(zhàn)栗。”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說出這四個字就會有大禍臨頭的感覺?這一懸念很快調(diào)動了讀者的好奇心。

  2、人們?yōu)槭裁床桓艺f“我很重要”?

  明確:首先從文化心理上加以追溯。“許多年來,沒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謙虛是做人的美德”,因此,比之于國家、集體、他人,因此個人顯得“不重要”。作者列舉多年來“我不重要”的例證:士兵與勝利相比、個體與集體相比、女性與家庭相比、眾生與物質(zhì)相比,都是“我”處于次要位置,闡發(fā)了這個問題。

  引導(dǎo)學生研讀課文,找出內(nèi)容,理解主旨。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處理可以采用搶答的方式。

  五、作業(yè)

  1、完成課后第一題、第三題。作業(yè)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2、班級分成兩個小組,請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查找資料為下節(jié)課的辯論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導(dǎo)入

  學生辯論“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

  教師指導(dǎo):“我到底重要還是不重要”,這需要自己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感悟和體驗。無論持怎樣的觀點,都要懂得珍愛生命,欣賞生命,努力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展現(xiàn)生命的光輝。

  二、主旨探討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揭示出“我很重要”?

  1、從人的自然屬性進行論證。首先從人體的物質(zhì)構(gòu)成進行論證,每個人都是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yǎng)的萬物之靈。其次從人類的宏觀發(fā)展歷史進行論證,我們是人類進化最精致的一環(huán),擔負著傳承人類文明的神圣使命。最后從每個自我的個體誕生進行論證,每一個“自我”的誕生都充滿了人所不能把握的偶然性,概率如同“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一樣微乎其微,每一個“自我”都是造物主“鬼斧神工”的杰作。我們的降臨是如此的偶然和神圣,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說自己不重要。

  2、從人的社會屬性進行論證。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guān)系之中,文章著重從社會關(guān)系的五個方面論證了主旨。其一、父母。仰對父母,我們是“孤本”,承載著父母的關(guān)愛。此處,連續(xù)三段用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復(fù)句,以其強烈的語氣,充沛的情感,寫出了父母對我們情的傾注和愛的奉獻。其二、伴侶。以色彩的調(diào)和為喻,說明終身的伴侶是雙方感情的高度吻合。連用兩個比喻句,寫出了失去愛人的凄楚。失去了另一半,愛人的精神就會變得孤苦無依。其三、后代。我們有撫養(yǎng)后代的責任,失去了父母,孩子就永失淳厚無雙的'父愛、母愛,而且永遠無法彌補。這里作者運用夸張和想象,“天傾西北,地陷東南,萬劫不復(fù)。”、“傷口流血了,沒有母親的手為他包扎。面臨抉擇,沒有父親的智慧為他謀略……”道出了孩子失去雙親的痛苦,也從另一個角度闡明每個“自我”應(yīng)負的責任。其四、朋友。“千金難買是朋友”,作者用計算機中“不曾復(fù)制的文件”、“沙漠中的古陶”作喻,抒寫了知音的珍貴。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將永失可以暢談的知己,逢年過節(jié),只好在風口默默地將我們祭奠。其五、事業(yè)。每個“自我”在各自的事業(yè)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沒有人能夠替代。運用排比句式,說明每個“自我”在自己的事業(yè)中都是一道亮麗的獨特風景。

  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恰當?shù)难a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培養(yǎng)學生揣摩文章關(guān)鍵文句的能力。

  作者在文章最后發(fā)出了怎樣的宣言?

  參考:從“身份和地位”,“從成就事業(yè)的角度”,對“我很重要”的命題作了進一步補充。“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一個人的價值,并不在于他的偉大。如一片葉子對于一株新生的樹苗、一段染色體碎片對于一個孕育中的胚胎、一個油封橡皮圈對于馳騁寰宇的航天飛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要我們在時刻努力著,為光明在奮斗著,”就是實現(xiàn)了人生的自我價值。

  三、寫作特點

  1、本文并不是一篇空洞說教的議論文,而是將“理”與“情”融會在一起,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某些語句、語段富有哲理,催人思考,令人深受啟迪。如“人類的精神之火,是連綿不斷的鏈條,作為精致的一環(huán),我們否認了自身的重要,就是推卸了一種神圣的承諾。”是說人類的文明是代代相傳的,發(fā)展到今天,已經(jīng)到了前人無可比擬的程度。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傳承者,我們有責任推動人類的進步。再如“重要并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說明只要我們時刻努力了,即使不能做出巨大的成就,也會無愧于自己,無愧于人生。

  2、文辭優(yōu)美,比喻、排比、反問、夸張、反復(fù)、設(shè)問等多種修辭格運用得恰切得體,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

  生動形象的比喻,如:“我們是一株億萬年蒼老樹干上最新萌發(fā)的綠葉,不單屬于自身,更屬于土地。”用綠葉來作比喻,突出新生生命的旺盛。“我們的生命端坐于概率壘就的金字塔的頂端”,用金字塔的頂端體現(xiàn)了生命的來之不易。“我們永遠是不可重復(fù)的孤本”中“孤本”一詞比喻我們是父母中無可替代的最獨特的一個。“假如我生了病,父母的心就會皺縮成石塊。”一句中“皺縮成石塊”生動而具體地把沉重的程度體現(xiàn)出來。“相交多年的密友就如同沙漠中的古陶”,古陶亦碎而珍貴,比喻朋友失去再也找不到一模一樣的了。

  排比的運用增強了語勢和情感力度。如開頭列舉四個“我不重要”的排比段,使人感到壓抑、沉悶的同時,又有一種想要大聲吶喊以證明自己價值的沖動。“我的獨出心裁的創(chuàng)意,像鴿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們的羽毛。我的設(shè)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灘上,等待著我把它用金線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線消失的遠方……”形象地說明了我在事業(yè)中“沒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別人”的獨特作用。

  反問句語氣強烈,起了突出強調(diào)的作用。如“難道可以對億萬粒菽粟億萬滴甘露濡養(yǎng)的萬物之靈,掉以絲毫的輕心嗎?”“面對這無法承載的親情,我們還敢說我不重要嗎?”、“面對相濡以沫的同道,我們?nèi)绦恼f我不重要嗎?”等等,突出強調(diào)了“我”的個體價值。

  夸張的運用增強了感染力。如“假如我們先他們而去,他們的白發(fā)會從日出垂到日暮,他們的淚水會使太平洋為之漲潮。”烘托了父母失去子女后的悲傷心情。

  運用整句形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氣勢連貫,意義鮮明。如文章中闡述生命的誕生時,運用了三個連續(xù)的假設(shè)關(guān)系的復(fù)句,抒寫了個體生命誕生的不可確定性。

  四、作業(yè)

  1、課后第二題、第四題。

  2、預(yù)習《我的四季》。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內(nèi)容分析:

  《草原》這篇課文選自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本文語言生動優(yōu)美,記敘了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的景色以及受到內(nèi)蒙古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課文用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將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盡致,讀來令人神往。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dǎo)入:

  1、同學們,請讀課題《草原》。感覺怎么樣?

  (生大聲讀課題,進入情境。)

  2、談?wù)勀阈哪恐械牟菰鞘裁礃幼拥模?/p>

  (學生想象后整理語言回答,既培養(yǎng)成了想象能力,又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二、 學習課文

  (一)理請文章思路

  1、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自由讀課文,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草原?從哪里感受到?

  學生回答:美麗的草原

  熱鬧的草原

  熱情的草原

  ……

  (個性化閱讀,每人組織自己的語言來談自已讀課文后對草原的感受,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

  (二)感受草原的“風光美”

  1、默讀課文后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從哪里能讓你感受到的草原景色的美麗。

  2、學生匯報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課件出示草原視頻,結(jié)合抓住關(guān)鍵詞語和想象理解句子的含義。通過品讀,體會作者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這個環(huán)節(jié),出示多媒體草原視頻,讓學生能夠親眼看到草原的廣闊與草原各種景物,使學生化抽象為具體,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學生閱歷上的不足,同時也成功地激發(fā)也學生對草原景色美麗的認同與傾心。這樣就體現(xiàn)了課程中的人文性。而對于字詞句段的訓(xùn)練,則通過找句子,畫詞語,加想像,談體會,品佳句等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這樣就體現(xiàn)了課程中的工具性。)

  (三)品賞佳句,背誦第一自然段:

  1、 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并把它背誦下來。

  2、理清第一自然段的敘述順序,指導(dǎo)全段背誦。

  (本課目標之一就是要背誦第一、二自然段,對于中下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在課堂作必要的背誦指導(dǎo),有利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增強自學能力。)

  三、練習延伸;

  1、教師提問:請同學們想象,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先生幾十年前去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樣的呢?你能想一想,說一說嗎?

  2、學生集體反饋交流。

  3、動筆實踐: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可以唱歌;可以寫詩,可以寫一段話來贊美草原……

  (學生想象現(xiàn)在大草原是什么樣的,并用語言描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及創(chuàng)新意識。,又通過動筆實踐,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 總結(jié)全文。

  自我評析:

  1、讓語文教學充滿人文情懷。

  我通過“朗誦課題導(dǎo)入——閱讀文章——圖片視頻展示——討論研究——品味欣賞——拓展延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讀書興趣,讓學生主動讀書,樂意讀書,學會讀書,達到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悟情的效果。

  2、讓語文教學突出探究學習的模式。

  學生通過探究、合作,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并從中達成信息交流,獲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啟迪,受到美的感染。

  3、讓語文教學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學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女媧補天的目的是從苦難中解救人類,體會母愛的偉大。

  3.使學生們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

  教學建議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女媧是人類的母親,她看到自己的兒女遭到巨大的苦難,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補好殘破的天空。經(jīng)過好她勇敢頑強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把天補好的志向,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早期人類,在自然災(zāi)害面前,渴望認識自然、戰(zhàn)勝災(zāi)害的理想,反映了人類在與嚴酷環(huán)境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

  教學這篇課文時可由學生準備,講述有關(guān)女媧的故事。

  這篇課文許多同學都知道對于生字的教學是個重點,可以采用分段獨立識字、讀書,說一說每段大意。分段學習生字。學生之間互相查讀書和識字的情況。

  對于課后題的教學,對于前一個問題可以對照第二段讀書,讀好她心痛極了,發(fā)誓要后一問對照第三、四段讀書。女媧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說明方法,應(yīng)想想女媧所承擔的使命多么艱巨,體會她遭受的磨難。同時復(fù)習這兩段的字詞。

  拓展練習

  一、看拼音寫詞語

  dahuo fangfudaguo feitengquekou

  tingxiezhangpengxiubuxintongjieshi

  二、把詞語補充完整,讀一讀。

  噴()而出日月()辰腰酸背()自告奮()

  環(huán)()四周若有()思晝夜燃()筋疲力()

  三、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排列句子,把序號填在前面的()里。

  ()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決心修補殘破的天空。

  ()她又用大龜?shù)哪_把天撐起來,天再也不塌了。

  ()遙遠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處是烈火洪水,人類面臨滅亡的災(zāi)難。()女媧熔煉五色石子,填補好了天上的缺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dǎo)入,引入情景

  1.同學們,你們愛聽神話故事嗎?你聽過哪些神話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板書:女媧補天)生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提問題)

  3.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這個神話故事。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隨文識字。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⑴自由讀文,標出小節(jié)。⑵畫出不認識的字,利用的方法,讀準字音。

  2.檢查識字情況。利用字卡或電腦出示本課生字,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生自讀課文,解決開始提出的問題。(指導(dǎo)學生體會母愛的偉大)

  2.再讀課文,小組內(nèi)談?wù)剬ε畫z的看法。(老師相機引導(dǎo)女媧的不畏艱難)

  3.小組匯報學習討論的結(jié)果。

  4.指名讀課文,指導(dǎo)有感情地朗讀。

  5.指導(dǎo)學生帶著對女媧的欽佩、喜愛再讀全文。

  四、指導(dǎo)寫字

  出示生字條中田字格中的生字,教師重點指導(dǎo):騰、禍

  1.觀察這兩個字的結(jié)構(gòu),想一想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漂亮?

  2.師范寫,生書空。

  3.生在田字格中練寫。

  五、總結(jié)全文

  1.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fā)?

  2.課下讀有關(guān)的神話故事。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偏旁“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4、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認識偏旁“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用投影出示課文插圖,引導(dǎo)學生觀察畫面,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投影出示課題:自選商場。(“商場”兩個生字是注音的。)

  2、指向本課生字“商場”,問:誰認識這兩個字:先指名認讀生字,再全班同學認讀生字。

  (二)、生活識字展示、交流

  1、讓學生認識商品包裝上面的漢字并讀給同學聽(四人為一組,進行識字交流)。

  2、讓學生將商品包裝貼在教室的墻壁上,以便更多的學生進行識字交流。

  3、小結(jié):自選商場里的東西真多(用投影出示)。學習生字:東、西。

  (三)、學習字詞

  1、通過生活識字,你認識了哪些字?(指名認讀不注音詞語。)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讓學生了解識字方法。)

  2、借助拼音認讀詞語。(然后在小組內(nèi)匯報自學情況。)

  3、讀書上9個注音詞語。(指名認讀,每個學生讀一行詞語。)

  4.鞏固字詞

  (1)認讀不注音的詞語(投影出示本課的9個不注音的詞語)。

  (2)認讀詞語中的生字(生字用紅色打出,學生齊讀詞語中的生字:將詞語中的熟字去掉,只寫下本課生字,指名認讀;將這幾個生字打亂順序再讓學生認讀。)

  (3)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漢字“本、筆”?出示一支毛筆,指出上面是竹子制成,下面是毛。那你怎樣記住漢字“筆”的?

  (4)找一個學習伙伴,把你認識的`字讀給同伴聽。

  (5)在“識字迷宮”里認讀生字。

  (6)“找朋友”(拼合體字:場、奶、筆、作)。

  (7)出示商品(圖),學生貼商品標簽(詞卡)。

  (8)商品分類。哪些東西擺在同一個貨架上?指名擺詞卡。讀詞。

  (9)小結(jié):商品分類擺放,人們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

  (10)出示句子:“在自選商場里購物真方便”,指導(dǎo)朗讀。

  (四)、生活識字展示、交流

  1、指名認讀商品包裝上的漢字。

  2、學生去展板前認讀商品包裝上的漢字。

  3、總結(jié):希望同學們能在生活中認識更多的字。

  五、作業(yè)布置:去超市認商品。

  六、板書設(shè)計:自選商場

  七、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觀察自選商場,了解自選商場的售貨方式,體會它給人們帶來的方便。 2、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二、教學重點: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愿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四、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dǎo)入

  1、舉辦“擂臺賽”,復(fù)習詞語,請兩人讀詞語,其余同學做評委,比一比誰說得對。

  2、聽寫生字“毛、巾、牙、尺”。

  (二)、學習短文

  1、談話激趣:(出示圖)今天有一位小朋友第一次跟著媽媽來到自選商場購物,他有什么感受呢?我們一起來學習短文。

  2、指導(dǎo)讀短文。

  (1)自讀短文,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順。

  (2)指名分段讀,相機正音。

  3、理解短文內(nèi)容。

  (1)提問激趣:如果你是記者,會向圖上的小朋友提出什么問題?如果你是圖上的小朋友,會怎么回答呢?

  (2)同桌練習。(啟發(fā)學生依據(jù)圖和聯(lián)系自己的感受“提問”和“回答”)

  (3)上臺演示,指導(dǎo)評價。結(jié)合圖理解“東西真多”;知道“東西”指的是商品;聯(lián)系短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真方便”。

  4、指導(dǎo)朗讀。

  (1)讀好句中的停頓。學生嘗試讀,指名讀,齊讀。

  (2)指導(dǎo)用驚喜的語氣讀出“東西真多”和“真方便”。自由練讀,四人小組練讀,互評,推舉代表朗讀。

  (3)齊讀詞語和短文。

  (三)、擴展活動

  舉辦“商品展銷會”

  1、小組派代表介紹自己小組收集的商品包裝名稱。

  2、學生給商品包裝名稱分類。

  3、選派每類商品的促銷員,帶領(lǐng)大家認讀商品名稱,并用一兩句話介紹這種商品。

  4、開展“購物”活動。能讀出商品的名稱,就算購買成功。

  五、作業(yè)布置:

  1、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女—( )( )( )

  口—( )( )( )

  2、補充句子。

  我去自選商場買了( )、( )、( )。

  3、和家人一起去自選商場認識更多的商品名稱。

  六、板書設(shè)計: 商品展銷會

  七、課后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ìng,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地進行書寫。

  教學重點:學會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體認讀yìng。

  教學難點:讀準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記清字母的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5個前鼻韻母,還記得是哪5個嗎?(aneninunün)今天我們學習漢語拼音的最后一課,在這課中我們要學習4個后鼻韻母,在發(fā)音上有一定的難度,比比誰學得最好。

  二、學習ang、eng、ing、o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

  (一)學習韻母ang的音形

  1.出示書中第一幅圖,問:這是什么?

  2.出示圖下音節(jié)yáng。

  3.教師示范讀yáng,學生隨讀。

  4.教師范讀ang,學生隨讀ang。

  5.師講發(fā)音方法:發(fā)ang音時,先擺好a的口形,發(fā)a,緊接著舌頭往后縮,舌根抵往軟腭,氣流從鼻腔中出來,聲音響,氣流強,手指按著鼻梁有些顫動。

  6.學生讀中體會,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鞏固字母的音。

  7.在學生讀準ang的基礎(chǔ)上再讀讀yáng這個音節(jié)。

  8.請同學們觀察ang是由哪三個字母組成的?

  出示卡片:

  三個字母依次出現(xiàn):先出示a,再出示n,a和n組成的字母念什么?最后出示g,合起來就是ang。

  注:教師可以做一個由后面向前面翻動的紙片,讓a變?yōu)閑、i、o,使復(fù)韻母隨之變?yōu)閍ng、ing、ong便于后面字母的學習。

  (二)學習韻母eng的音形

  1.出示第二幅圖,說說圖的內(nèi)容。

  2.出示音節(jié)dēng,教師范讀,學生隨讀dēng。

  3.教師在音節(jié)中提出e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

  4.師講發(fā)音方法:以韻母e的口形開始,氣流從鼻腔中流出。教師范讀eng,學生練習體會。

  5.請同學讀dēng來鞏固eng的'發(fā)音。

  6.記憶eng的形:eng是由哪幾個字母組成的?

  學生邊說教師邊演示翻動卡片,使ang變成eng,只從后邊向前翻動e紙片,ng不用動,即成為eng字母。使學生可以比較出字母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學會后鼻韻母ang、eng、ing、ong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yìng,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地進行書寫。

  教學重點:學會韻母ang、eng、ing、ong的音形和整體認讀yìng。

  教學難點:讀準后鼻韻母ang、eng、ing、ong的音,記清字母的形。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一)學習韻母ing的音形及整體認讀音節(jié)音節(jié)yìng。

  1.出示書中第三幅圖:

  2.出示圖下整體認讀音節(jié)ying,教師范讀,請同學們說說和前2幅圖下面的音節(jié)讀法有什么不同?

  3.告訴學生yīng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不用拼,應(yīng)整體記憶。學生練習讀。

  4.教師范讀ing,學生隨讀。教師隨時糾正不正確的讀法。

  5.記憶ing的形:怎么記住它的形呀?隨著學生回答教師翻動紙片使eng變成ing。

  6.采取多種形式讀,鞏固字母的讀音。

  (二)學習韻母ong的音形

  1.出示圖,這是什么?

  2.出示圖下音節(jié)zhōng教師范讀,學生隨讀。

  3.教師提出ong進行范讀,學生隨讀,同桌互讀。

  4.記憶ong的形:說說ong與前邊字母有什么不同?教師翻動卡片使ing變成ong。

  二、書寫韻母ang、eng、ing、ong。

  1.自己試著練習抄寫韻母。

  2.展示學生書寫情況,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寫得還不夠好。

  3.教師強調(diào)3個字母要靠攏,不要寫成ang。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設(shè)計理念:

  1、《稱象》是一篇傳統(tǒng)課文,記敘了曹操的兒子曹沖在七歲時就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課文的重難點均應(yīng)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二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dǎo)地位,因此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教師可利用簡單的課件或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教師邊分析邊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

  3、保證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回答時間,指導(dǎo)學生評價各種稱象方法的優(yōu)劣,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學習,鞏固本課的重點字、詞、句。

  2.理解課文內(nèi)容,能說出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教育學生學習曹沖,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

  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會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并能用自己的話敘述。 教法設(shè)計:

  為突破本課教學難點,教學時應(yīng)采用實驗法。

  課前準備:

  玻璃器皿裝上水、木船、玩具象、小石子秤、紙片教具、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dǎo)入

  1、猜謎語:耳朵想扇子,鼻子像鉤子,雙腿像柱子,尾巴像辮子。

  2、說到大象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各抒己見)

  3、板書課題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

  2、說說第一段中都出現(xiàn)了哪些人,曹操的心情怎樣。

  3、指名讀第一段。(讀出高興的`樣子)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

  提問:這頭大象怎么樣?(又高又大)

  提問:課文中怎么具體描寫大象的?(像??像??)

  指名讀句子:“身子像堵墻,腿像四根柱子。”(議論、理解這句話,想象大象的樣子)

  師:“像??像??”這兩個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寫得既生動又形象。

  提問:官員們在什干么?

  學生回答:他們在議論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學生回答:他們在一邊看一邊議論誰有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師:這樣的一頭大象,要想稱出它的重量可不容易。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經(jīng)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亚洲午夜成人福利 | 亚洲一区免费看 | 中文日韩欧免费视频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免费人成视频 | 亚洲性爱网址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