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

時間:2023-07-10 08:43:10 小學語文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小學語文教案模板合集十篇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師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領悟文章將作者敘述,信的內容和回憶插敘結合在一起的表達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師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為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贊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3)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詞語解釋。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制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里是對老板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后,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生在圣誕節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里,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后。)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為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教師目標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圣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里,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么?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于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的。從這兩段插敘中,反映出凡卡思念親人、思念家鄉的心情。

  3.導讀13、14自然段。

  (1)凡卡寫到請爺爺“摘一顆金胡桃”時,又插敘了什么?

  (“和爺爺一塊砍圣誕樹”這件事。)

  (2)凡卡回憶起砍圣誕樹這件事時,心情怎樣?可以用哪一個字來概括?

  (心情是快樂的。可以用“樂”字概括。)

  (3)從哪里可以體會出凡卡這種快樂的心情?

  (“他想起到樹林里去砍圣誕樹的總是爺爺,爺爺總是帶著他去。多么快樂的日子呀!”“要砍圣誕樹了,爺爺先抽一斗煙,再吸一陣子鼻煙,還跟凍僵的小凡卡逗樂一會兒……)

  (4)帶著快樂的感情朗讀13、14自然段。

  (凡卡這種快樂,是“苦中有樂”,朗讀時要帶著這種心情來讀。)

  4.說一說插敘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起到對比作用,凡卡想到在農村的“樂”,更襯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爺爺帶他離開的迫切心情。)

  (四)小結:

  在沙皇統治下的俄國農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樣美好嗎?不是的,那也是勞動人民的火坑,從爺爺挨凍、守夜、砍樹等足以說明爺爺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為凡卡在鄉下與親人在一起,得到爺爺的愛護,才產生農村生活比學徒生活好一點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教師目標

  (一)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描寫來表現文章的中心的。

  (二)體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過細節描寫來表現文章的中心的。

  (二)體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默讀全文,深化中心思想。

  小說通過凡卡在圣誕節前給爺爺寫信這件事,真實地反映了舊俄沙皇時代窮孩子的悲慘命運。

  作者是怎樣表達中心思想的?這篇文章為什么那么令人感動呢?

  (因為這篇文章寫得非常真實具體,對凡卡寫信的內容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都展開了細節描寫,寫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細節,抓住能表現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臨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點細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習第2段“寫信過程”的細節描寫。

  (1)請同學朗讀“信的內容”,并思考:凡卡在給爺爺的信中都寫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寫得最具體?

  (告訴爺爺學徒生活的痛苦,受盡種種折磨。)

  (2)默讀“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頓打……我就要死了!……”。思考: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層意思?作者是怎樣注意細節描寫的?

  (分四層意思:①挨打;②挨餓;③沒法睡;④離開這兒。抓住細節,讓學生體會:為什么挨打?“不知不覺”說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隨手”又說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樣打凡卡的?揪、拖、戳、撈這些動詞說明了什么?“吃的呢?簡直沒有。”“簡直沒有”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簡直沒有”?)

  2.在寫信過程中凡卡回憶了哪些往事?

  (1)默讀“砍圣誕樹”這件事。

  (思考:和爺爺一塊砍圣誕樹時,凍了的山林怎么樣?爺爺和凡卡冷得怎么樣?要砍圣誕樹時爺爺怎么樣?被砍的樹什么樣?砍樹的時候他們看見了什么?爺爺說了些什么?……體會這些細節描寫的語句。)

  (2)說一說,從這些細節描寫中,你體會到什么?

  (3)從“爺爺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著吭吭地咳”這些細節中,我們不難看出砍圣誕樹實際上是一種挨冷受凍的苦活,可是為什么凡卡現在回憶起來卻覺得那么有趣呢?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誕樹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憶中卻是那么美好、快樂、有趣,這正說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獨和痛苦。)

  3.學習第3段課文“寫信之后”,體會課文結尾的作用。

  (1)請同學們用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學第3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細節描寫,再說說你是怎樣體會這些細節描寫的作用的。

  (2)學生自學。

  (3)學生匯報自學情況。

  (4)討論:凡卡的夢能不能實現?為什么?

  (三)總結:

  通過以上對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本文結構比較復雜,它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作者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凡卡信的內容,寫信過程中凡卡的回憶,其中凡卡的信的內容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三部分內容的表達上,抓住了細節,表現了凡卡,這個僅僅九歲的孩子復雜的內心活動,給爺爺寫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說明了他在莫斯科學徒生活的悲慘,使我們深深同情他的悲慘命運,更加痛恨那個吃人的黑暗社會。

  (四)作業。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難點:把自己的體會、感受較好地表達出來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方法:導析法

  教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

  評析學生習作。

  開心提示:這一環節在教師修改以后再進行。

  二、習作講評

  選出選材、結構、語言等方面具有特色的習作,請習作者欣賞,教師加以點評,鼓勵2對寫得不夠完善的'地方,也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全面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三、小節

  學生自由交流這次習作的收獲或一些好的建議,以完善今后的習作訓練。

  四、習作構思

  引導學生如何選材,如何人手來寫。

  1.這次習作圍繞什么來寫?(第一次)

  2.怎樣才能把自己第一次的經過清楚地告訴別人呢?(指名回答)

  說清自己第一次干的是什么,是怎樣做的。

  3.怎樣才能把這次習作寫好呢?(過程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4.討論交流,確定習作材料。

  五、資源共享

  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共享資源,擴大學生的信息量。

  六、習作方法

  1.把自己第一次做的經過寫清楚。

  2.可抓住場面細節展開描寫。

  3.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30課,齊讀課題《我是什么》,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么?到底我是什么呢?聽老師讀課文,你們邊聽邊想,等一會兒看誰能猜出來。

  二、師范讀課文。猜猜我是什么。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生自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多讀幾遍。

  2、齊讀課文,要求讀通順,字音準確。

  3、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哪段就回家多讀一讀。

  4、同桌學習我會認的字。

  A、讀出生字,要求字音準確。

  B、互相說說是怎么記住生字的。

  5、齊讀生字,說說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結構。

  6、交流怎么記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多。

  8、自讀生字,邊讀邊記。

  9、開火車檢測生字。

  四、我會讀。

  漂浮灌溉災害

  機器電器樂器

  沖毀毀壞毀滅

  暴躁風暴暴風雪

  五、學習我會寫的字。

  1、齊讀生字。

  2、給生字組詞。

  3、用學過的方法記字。

  4、描紅練習。

  六、作業:1、收集資料,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熟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0課,還記得文中的我是什么嗎?(水)

  二、作業反饋。

  1、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怎樣變的'?

  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

  三、講讀課文。

  1、自讀課文,哪個自然段講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壞事。

  2、齊讀第四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出水的特點。

  既然水有這些不同特點和作用,那我們就要多了解有關水的知識,讓它來為我們做好事。下面請看水的幾種不同形態。

  3、課件展示:

  水——汽——云——雨(雹子、雪)

  4、快速自讀課文,看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以上內容。

  5、講讀第一自然段。

  自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水——云(白云、烏云)

  指導朗讀,你最喜歡哪句讀哪句。

  6、講讀第二自然段。

  云——雨或雹子或雪

  7、齊讀一、二自然段。

  課件展示,一、二自然段的整個過程。

  8、自讀第三自然段。請生表演: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四、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來讀并背誦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通過對“姓”的研究,使學生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的興趣和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

  重點: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的興趣和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

  難點: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的興趣和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

  關鍵: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姓氏”更多相關的知識。

  課時:一課時

  教具:有關姓氏的資料

  學具:查找的資料

  相關知識點:了解中國的姓氏

  教學突破點:了解相關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的調查上首先要進行一個調查活動。調查我們班級同學的姓氏。

  1、教師示范,學生仿照進行調查。

  教師先做個示范吧。“我姓( ),姓( )的同學請舉手。”好,姓( )的共有( )人。誰能像老師這樣來進行調查?先在表中找到你自己的姓,然后問問大家。

  2、將本班的姓氏調查表補充完整。

  二、擴展

  1、說說你知道的和你同姓的名人。

  2、講關于姓氏的故事。

  《百家姓》為什么拿“趙”姓開頭?

  3、復姓的介紹

  4、中國人、外國人姓氏的比較。

  三、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特色作業設計:

  回家把有關姓氏的故事講給家長聽一聽。

  板書設計:

  我們來研究姓

  我姓( ),姓( )的同學請舉手。”好,姓( )的共有( )人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教材說明:

  本次練習安排三個項目,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讀讀背得,學好鉛筆字和口語交際訓練。其中,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重點。

  教學目標:

  1、學習一些擬聲詞,初步掌握擬聲詞的構字規律,并運用擬聲詞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

  3、寫鉛筆字,認識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

  4、觀察圖畫,按要求進行口語交際,知道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知識與能力: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律,并學會運用。背誦4個成語和古詩《鵝》。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通過讀讀、想想,留意身邊的事物,要會看、會聽,善于模仿,不斷搜集加工身邊事物。

  情感與態度:學會如何向別人道歉和接受別人的道歉。

  教時安排:4課時。

  教具安排:小卡片,田字格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一些擬聲字,初步掌握擬聲字的構字規律,并運用擬生字將句子補充完整。

  2、朗讀、背誦四個成語和古詩《鵝》。

  重點難點:學習擬生字,掌握擬生字的構字規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顯示4組擬聲詞,指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

  2、引導學生說出四組擬生詞分別是鴿子、小雞、小貓和小青蛙的叫聲。播放它們的叫聲。

  3、對口練習,讓學生再次亮開嗓門模仿。

  二、教學第二題。

  1、指導學生說說這些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2、討論:為什么表示動物叫聲的詞語多是口字旁?

  3、歸納:人或動物發聲與口有關,所以表示它們聲音的擬聲詞一般都是口字旁。

  4、啟發學生說說還有哪些口字旁表示聲音的字。

  5、歸納引申,一些物體的發聲,擬聲字也加口字旁。

  教學第三題:

  1、小雞一邊地叫,一邊在找蟲子。

  2、指名讀句子,想想橫線上應填什么詞。

  3、在橫線上填上“嘰嘰嘰”。

  4、比較讀,體會加上小雞叫聲后句子顯得更加生動。

  5、學生自己動手完成余下的兩道題。

  6、交流反饋。

  7、比較讀,進一步體會。

  8、遷移運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對課文有哪些了解?

  首先讓學生以舊促新,為學習新課作好準備。

  二、學習兩次賽馬的段落

  1、小組討論: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課文。學習方式采用填表格、擺學具、畫出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分角色朗讀。(各小組分工合作)

  2、請小組長匯報學習結果。

  (1)填表格的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并解說;

  (2)請擺學具的小組派兩名同學匯報并解說;

  (3)請畫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的小組來匯報;

  (4)請分角色朗讀的小組來匯報;

  匯報學習結果我采取從易到難,首先是畫表格,接著是擺學具,然后是畫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最后是分角色朗讀。因為賽馬情節生動、文字淺顯,所以教師沒有必要講解,沒有提問,只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讀書的基礎上討論,動手操作,最后以學生解說的方式把前后賽馬的`過程讀懂,我在這幾個環節中,真正起到的是組織者的作用,也真正給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性。在朗讀評價時,引導學生抓住神態的詞,調整自己的音調、神態,領悟孫臏的冷靜、胸有成竹,田忌的不解、疑惑到堅定信心,齊威王從得意到目瞪口呆。以讀促講,讀中感悟,激發學生的情感。

  三、議取勝的原因,并討論取勝的條件

  1、過渡:同樣的馬,兩次比賽的結果卻是一敗一勝,原因何在?

  2、出示句子:“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馬的出場順序,就可以轉敗為勝。”

  提問:“出場順序”是怎樣調換的?如果用其它方式還可以轉敗為勝嗎?六匹馬一起跑,結果會怎樣呢?

  3、孫臏他會怎樣想?

  到此,學生對課文已很熟悉,這時讓學生自己在課文中找出取勝的條件,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四、談對三個人物的情感評判

  在這三個人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過:“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同時又要求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自由釋放各自的情感,然后在師生,生生互動的撞擊中達成理解。

  五、師生互動

  課文學習到了這里,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讓我們再一次分角色朗讀,要注意抓住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詞,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

  在這個環節中,我想跟同學一起來讀課文,這不僅體現了師生互動和平等,我也想用我自己的情感來調動學生的情感,使我們真正達到共鳴。

  六、總結課文

  1、提問: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2、課文提到了善于觀察、足智多謀、認真分析的孫臏,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認真觀察,靈活運用。做事情,勤動腦筋,打破常規,換個角度想,也許會有新的發現。

  在這個環節中,我對這篇課文作了總結,讓學生學習孫臏的好品質。

  七、課后延伸

  1、課后收集有關從智取勝的小故事,舉辦故事會或辦一個“智慧之花”專欄;

  2、以臣子、朋友的身份《給齊威王寫信》幫他分析一下第二次失敗的原因,再幫他設計一下第三場該如何比?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題)

  在這個環節中,我也不忘給學生自由選擇的空間,無論是第1題還是第2題,都是課文的延伸,能夠帖附在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目標上。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了解通訊的特點

  2.說明文和記敘文作比較

  教學方法:

  注意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區別和交叉。

  從本文寫作目的,記敘的完整性與比重,描寫的程度等方面同第一課作比較;將本文某些代表性段落改寫成說明文,達到更鮮明直接的比較目的.,對于交叉,可重點分析幾個代表性段落,摘取說明部分。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預習作業:思考題

  (1)本文里有哪些記敘成分?

  (2)本文與《中國石拱橋》的不同表現在哪?

  生詞注意

  匝道(zā) 翌日(yì) 迥導(jiǒng) 鳥瞰(kàn) 湍急(tuān)

  老嫗(yù) 并行不悖(bèi) 疏浚(jùn) 矗立(chù)

  徜徉(dnáng)(yáng) 茴蓿(mù)(xu) 豁亮(huò)

  儼然(yǎn) 姹紫嫣紅(chà)(yān) 愜意(qiè)

  栓塞(shuān)(sè) 偃旗息鼓(yǎn)

  文學常識:通訊是新聞體裁,一般是記敘文,用敘述描寫等多種方法報道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通訊必須真實、詳細、生動、文學色彩較淺。

  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記事的通訊,它報道了北京立交橋的修建和建成后的情景,在給本文劃分段落時,我們要思考以下問題:

  (1)“立交橋”這個名詞最先出現于哪一節?(3節)

  (2)課文介紹立交橋時,先用什么順序?從第幾段起改換了記述順序?(先以時間為順序,從10節后改成空間順序)

  (4)從哪段開始是回顧立交橋出現之前的情景?(15節)

  (3)哪些段落是帶總結性的段落?

  (8節,從時間上總括上面幾段,介紹建橋速度和數量,9節、14節,從空間上總括,介紹立交橋的造型姿態)

  (5)從第幾段開始又說起立交橋了?(17節)

  弄清了上面幾個問題,我們就給課文找出了幾個分界處,那就是:2、3節之間;8、9節之間;14、15節之間;16、17節之間。

  是不是就應當以這四個分界處將課文分為五部分?若不是該如何合并劃分呢?(見書)

  (一)十年中北京立交橋飛速發展的情況。

  (二)北京立交橋的多姿多彩。

  (三)北京立交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短文,根據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2.引導學生留心以前學過的生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讀懂短文,根據題目問題找出答案。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談話導入: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值得我們探索的學問,哪怕是—個漢字。所以經常有人會這樣感嘆:處處留心皆語文。以前你通過學習處處留心這道題目,有什么收獲或感想嗎?

  2.審題。

  (1)指名讀題,其余學生仔細聽要求。

  (2)交流:聽了題目,請說說本題的具體要求。

  3.自由朗讀短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不跳讀漏讀,邊讀邊思考短文講了什么事情。

  (1)檢查自由讀書情況。

  (2)同桌交流,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默讀短文,思考后面的問題。

  (1)自己默讀短文,在文中找出有關答案。

  (2)同桌交流答案,相互。

  (3)全班交流。教師簡單介紹形聲字(漢字)的結構特點。

  (4)匯報學習感想,激發探究興趣。

  5.思考并交流第二道問題。過渡:原來漢字也有如此深奧的學問哪!

  (1)回憶,提出曾經有疑惑的生字,教師將其寫在黑板上。

  (2)根據已有經驗,展開四人小組討論,老師巡視點撥。

  (3)集體交流。

  6.課后延伸。每一個生字都有一個故事,祖先造字都是根據生活經驗、生產實踐進行的。激發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處處留心,探索生字的奧秘。

  板書設計:

  處處留心

  旱 睜 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背熟八個詞語。

  2.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重點:

  背熟八個詞語。

  教學難點:

  照樣子,寫好帶有“口”的字。

  教學過程: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的詞語和一個神話傳說有關。

  2.學生自學詞語。

  (1)要求讀正確,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快速地查詞典。

  (2)開展多種形式的讀,相機正音。

  3.理解詞語意思。

  (1)指名介紹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故事。

  (2)借助課文插圖相機出示并理解“混沌不清’,、“昏天

  黑地”、“大刀闊斧”、“開天辟地”兩組詞語,引導學生在神話典故中理解詞語含義。

  混沌不清:古代傳說中指天地未分之前渾然一體的.狀態。

  昏天黑地:形容天色昏黑不明。

  大刀闊斧:比喻像使大刀、用闊斧那樣,做事果斷、有魄力。

  4.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指名讀,師生評議。

  (3)小組合作練習背誦。

  5.反饋:指名背--小組賽背--集體齊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2.指導。

  (1)出示“吊、啄、若”三個字。

  (2)引導學生讀帖,重點觀察三個字的結構特點和關鍵組件的書寫要求。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作:三個字雖然結構不同,但都含有“口”;三個字由于“口”的位置不同,所以大小也不同。

  (3)教師范寫。

  ①提醒學生處理好各組件間的關系,擺好“口”的位置。

  ②提醒每個字的關鍵筆畫:“吊”是上窄下寬,最后一筆豎寫在豎中線上,強調豎中線問題;“啄”是左窄右寬,彎鉤在豎中線上起筆,回到豎中線時出鉤;“若”是上窄下寬,提醒寫好攔腰橫。

  3.練習。

  播放輕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擺正姿勢,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老師巡視指導。

  4.反饋:選出有代表性的作業引導學生觀察評議,既要表揚好的,又要指出敗筆之處以示提醒。

  板書設計:

  練習4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重點:

  談談看了漫畫以后的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

  教學難點:

  語言流暢,想象合理,內容描述完整。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以漫畫為話題,談話揭題。

  2.審題。指名讀,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投影出示漫畫,仔細觀察每幅漫畫,用一兩句話介紹一下每幅漫畫的主要內容。

  4.編故事,講故事。

  (1)進一步仔細觀察漫畫,引導學生從動作、神態等方面展開合理想象。

  (2)同桌互相交流所編的故事。

  (3)小組交流并推選代表全班交流。教師及時引導、,提高交際效率。

  5.漫畫交流會。

  教師出示“漫畫交流會”,請學生上臺將以前準備好的漫畫在小組內展示,談談自己看漫畫后的感受。

  板書設計:

  練習4

  漫畫交流會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學寫毛筆字,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重點:

  掌握單人旁和雙人旁的書寫要領,寫好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

  教學難點:

  掌握字的間架結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復習檢查:回顧基本筆畫“撇”和“豎”的書寫要領。老師相機演示。

  2.讀題,審題,明確要求。

  3.指導書寫單人旁和雙人旁。

  (1)教師范寫,學生用心觀察,尤其是雙人旁的兩個撇畫。(可提筆跟著老師書空)

  撇:逆鋒起筆,折鋒向右,轉鋒向右下稍頓蓄勢,用力直向左下撇出,形短而勢曲。

  豎:直接落筆,筆鋒向下力行,頓筆向左上收筆,微呈露珠狀。

  (2)學生執筆練寫,練習運筆方法,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書寫書上的兩個字。

  (1)指導觀察分析字體結構特點。(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老師范寫,講清書寫要點:左右之間不要擁擠,也不要彼此分得太開,左部寫得窄些,右部寫得寬些。

  (3)學生練習,播放古箏曲。仿寫時要提醒學生先看清楚范字,再動筆寫。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并對個別學生進行輔導。

  5.反饋。

  出示有代表性的作業,師生評議,表揚好的,指出存在問題,進行矯正訓練。

  板書設計:

  練習4

  化 行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會認7個生字。

  2、正確書寫8個生字。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學會關心同學。

  5、能用“可愛的”“高興地”造句。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

  2、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喜歡你周圍的同學嗎?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會以怎樣的方式來探望你呢?(抽學生說一說)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就有一個小朋友生病了,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樣探望他的。

  2、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用“□”勾出要求認識的生字。

  2、認記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齊讀生字。

  (3)選一兩個自己喜歡的生字組成詞語。

  (4)記一記生字,并給同桌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的。

  (5)抽學生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好記?你是怎樣記住的?哪個字最難記?

  (6)用多種方法讀生字。同桌互相抽認生字條,不認識的作上記號。并教會同桌怎樣記住這個生字。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在認識字的基礎上快速、輕聲讀課文兩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讀通順。

  2、同桌讀課文。

  3、想聽老師讀嗎?師范讀課文,學生仔細聽,聽聽老師是怎樣讀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畫“?”

  4、請生評價老師讀的課文。

  5、歸納學生不懂的地方。

  指手畫腳:說話的時候手腳都在動。

  逗人:惹人喜歡。

  招兒:辦法。

  6、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學生自由讀課文兩遍,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說,抽生說。

  8、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說多少就說多少,師加以引導,體會科利亞、米沙及同學之間的友愛)

  9、假如你的同學生病了,你會怎樣去探望他?(四人小組討論,抽生說說)

  10、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抽生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把生字卡片鐵在黑板上,請生選擇喜歡的生字組詞,能組幾個就組幾個。

  3、學生自由觀察各個生字,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生字說說,寫這個字應注意些什么。老師相機點撥。

  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戶:獨體字,點在豎中線上,橫寫在橫中線上,要注意方框不要寫得太大,最后一筆豎 撇要立起來。

  亞:中間是兩豎,兩邊的點和撇要向上。

  周:中間的上面是“土”,不是“士”。

  病:注意介紹病字旁及其寫法。

  4、學生描紅、寫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完成課后練習。

  1、出示小黑板,上有課后題“讀讀寫寫”。

  2、讀句子,將“可愛的”“高興地”作比較:“的”“地”讀音相同,字不一樣,“的”后跟的一般是東西,“地”后跟的一般是動作。

  3、請學生用“可愛的”“高興地”說句子、寫句子。

  四、拓展訓練。

  課文中樹葉里的字還有兩個我們沒學,你認識嗎?認一認。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14個生字的讀音,認清巧、繡、紋、腹、襯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葦稈、小巧玲瓏、鮮艷等詞的意思。

  2、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3、讀懂課文第2自然段是怎樣圍繞總起句把翠鳥的顏色寫具體的。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描寫外形的語言,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

  難點:講解句段關系,弄清總分結構,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三)課前準備:錄象

  (四)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你能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你現在見到的翠鳥嗎?

  二、自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自學,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想一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翠鳥?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正音:襯衫、銳利.

  給帶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a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zhǎng

  cháng)著一張細長(zhǎng

  cháng)的嘴。

  b盡(jìn

  jǐn)管小魚只(zhǐ

  zhī)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hái

  huán)是難(nán

  nàn)以逃脫翠鳥的眼睛。

  (2)指名分段讀課文,評議。(每位學生讀課文總數在2遍以上)

  (3)交流: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討論得出結論,并找出相應段落:外形1、2自然段;行動3、4自然段;住處第5自然段。)

  三、學習1、2兩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翠鳥外形一個什么特點?找出概括性的一個詞。(小巧玲瓏)

  (1)理解小巧玲瓏一詞。

  (2)文中哪些地方寫出它的小巧玲瓏?(一雙紅色爪、透亮靈活的`眼睛,一張細長的嘴。看投影理解透亮。)

  (3)用喜歡的語氣讀這一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過渡:翠鳥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瓏,而且十分美麗。

  2.范讀第2段,邊聽邊標句序,思考:這一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用劃出。(1)自學。

  (2)反饋:這句話是: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用。。圈出這句話中最關鍵的一個詞。(鮮艷)

  小結:像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這句話既概括了一段話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話開頭,我們把它叫總起句,鮮艷是這句話中的中心詞。

  (3)讀24句:

  ①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翠鳥羽毛的鮮艷?

  ②作者是怎樣描寫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與原文比較:哪一處寫得好?為什么?

  ③用喜愛、贊美的語氣讀好24句。

  ④這3句話與第1句是什么關系?(點明這樣的段式叫總分段式。)

  3.齊讀這兩段,用一句話概括這兩段意思。

  四、指導書寫:巧、繡、紋、腹、襯衫。

  五、作業。

  (1)抄寫字詞。

  (2)熟讀12兩段。

  (3)比一比,組詞。

  逃()

  隱()

  疾()

  襯()

  桃()

  穩()

  病()

  村()

  (4)給帶點字選擇恰當的解釋。

  疾飛()

  ①病

  ②恨

  ③快,迅速

  ④疼痛。

  銳利()

  ①快或尖

  ②感覺靈敏

  ③勇往直前的氣勢。

  板書:

  總起分述的方法

  找出總起句

  主要寫什么

  讀分述部分

  從哪幾方面寫的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案01-10

語文小學教案01-12

《小學語文》教案01-26

小學語文經典教案01-08

小學語文老師教案小學語文教案10-11

小學語文《語文天地一》教案01-1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1-11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02-03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七》教案02-04

小學語文《語文園地三》教案10-10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精品一级毛片A久久久久,欧美一级待黄大片视频
夜夜精品视频网站 | 香蕉对碰碰97级久久久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 | 亚洲一区二区欧美精品 | 亚洲精品高清线久久 |